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412151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边 城 高 级 中 班 级 姓 名 考场号 座位号 密封线 2012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试卷语 文一、积累与运用(20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5分)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噪热了,使tin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澈大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摘自安塞腰鼓(刘成章)(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黑体字注音。(2分)tin静( ) 亢奋( )(2)解释“羁绊”在句子

2、中的意思。(1分)羁绊: (3)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错别字: 改正: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神州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保密的原因而鲜为人知。B.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叹。C.他的诗将郁积在人们心中的“愁”书写得淋漓尽致。D.他为了揭示中华文化的传承规律,他潜心贯注,耗费了毕生精力。3、背诵优美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尽你所知,在下面的横线上补齐所缺的名篇佳句。(11分)“歌以咏志,诗以传情”, 李白“ ,何人不起故园情”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杜甫“正是江

3、南好风景, ”抒写的是时世凋敝、人生飘零的感慨之情。不必说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木兰诗中整理用比喻的手法赞颂木兰乔装之妙的句子是: ,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是 , 纵览中华五千年历史,英雄辈出,书写了一幅又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使人想起清人赵翼在论诗中的名句: , 。 3、综合实践训练。(2分) 学校开展以“龙年话龙”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 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两则,参照示例,探究中国龙的象征意义。(3分) 【材料一】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

4、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摘自歌曲龙的传人)【材料二】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身体叫“龙体”,脸叫“龙颜”,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睡的床叫“龙床”,乘坐的车子叫“龙辇”,就连皇帝的子孙也叫“龙子龙孙”。【材料三】 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喜欢舞龙灯,跳龙舞,赛龙舟,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材料四】 龙具百兽之形态,汇天地之灵气。古人有“龙有九似”的说法:角似鹿,头似驼 (马),眼似兔(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能显

5、能隐,千变万化,腾云驾雾,上天入海,呼风唤雨。 示例:我选材料三,探究的结果是:龙象征着吉祥平安。我选 ,探究的结果是: 二、阅读题(44分)(一)欣赏古诗(4分)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安西:唐时边疆。渭城:陕西咸阳。:湿润阳关:今敦煌县西,唐时通往西域的要道。4、这是一首送别诗,整理在 送别友人,表达了对朋友的 之情。(2分)5、请把送别时的自然环境用自己的话描写一下。(2分) (二)社戏选段(7分)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

6、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摇 荡 点 撑)开船,在桥石上一( )(碰击 磕 撞),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

7、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6、文段中两处空白处依次填_、_。(2分)7、选文的前三段中各有一句写“我”的心理活动,请从下面选出一个适合“我”心理的词语填在横线上:(3分)第一处:_(活泼 轻松 沉重 平静)第二处:_(急切 焦虑 兴奋 无所谓)第三处:_(惘然 陶醉 平静 激动)8、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所写的内容。(2分) (三)狼选段(13分)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8、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9、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1)一狼径去( )(2)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 )(4)屠自后断其股(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1、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2分)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又数刀毙之C、借旁近与之 D、于舅家见之12、本段中表现“狼亦黠矣”的句子有哪些?各用的是什么描写方式?(3分)

9、(四)点燃一个冬天(13分)游 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谋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女人说。

10、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路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喂喂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

11、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姜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