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综合性实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113447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综合性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纺织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综合性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纺织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综合性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纺织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综合性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纺织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综合性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纺织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综合性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综合性实验(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纺织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综合性实验纯棉普梳纱品等检验一. 实验目的:1综合运用学习到的纺织材料学、纺纱学、棉纺工艺与设备、纺织工 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等课程的相关知识对纯棉普梳纱的质量进行坚定。2. 学习纯棉普梳纱品等检验的标准方法。掌握国家质量标准中的相关规定。二. 实验仪器与设备1. YG026PC 250万能强力机2. YG136型条干均匀度测试分析仪3. TL-02型天平4. Y802N型八篮恒温烘箱5. YG (B) 381型摇黑板机6. 标准样照(020、021、030、031)7. YG086型缕纱测长机三. 原理:给出棉纺企业生产出的一种纯棉普梳纱,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利用所学知识对棉

2、纱进行质量鉴定。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12月25日发布,1997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8-93。棉本色纱线(Cotton grey yarns)国家标准中做了如下分等规定:1。棉纱线规定以同品种一昼夜三个班的生产量为一批,按规定的试验周期和各项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并按其结果评定棉纱线的品等。2。棉纱线的品等分为优等、一等、二等,低于二等指标者作三等。3。棉纱的品等由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CV(%)和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CV(%)、 条干均匀度和一克内棉结粒数及一克内棉结杂质总粒数评定,当五项的品等不 同时,按五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4。 棉线的品等由单线断裂强力变

3、异系数CV(%),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CV(%) 和一克内棉结粒数及一克内棉结杂质总粒数评定,当四项的品等不同时,按四 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5。 单纱(线)的断裂强度或百米重量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时,在单纱(线)断裂强力 变异系数CV(%)和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CV(%)原评等的基础上作顺降一个等处 理,如两项都超出范围时,亦只顺降一次。降至二等为止。6。优等棉纱另加十万米纱疵一项亦作为分等指标。7。检验条干均匀度可以由生产厂选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或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CV(%)两者中的任何一种。但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发生质量争议时,以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为准。& 棉纱线重量偏差月度累计

4、,应按产量进行加权平均,全月生产在15批以上的品种,应控制在土 0.5%及以内。四:实验结果数据记录:1. 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CV(%)2.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百米重量偏差3.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和黑板条干均匀度10块板比例。4. 一克内棉结粒数及一克内棉结杂质总粒数五. 纱线的品等结果。六. 思考题1. 提出减少棉结杂质粒数的思路。2 .如何降低百米重量变异系数。(以上为实验报告内容)说明(一):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CV(%)的检验方法见单纱断裂强力实验。说明(二):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的检验方法见细纱号数、细纱重量偏差、 细纱重量不匀率试验。说明(三):条干均匀

5、度可以由生产厂选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或条干均匀度变异系 数CV(%)两者中的任何一种。但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发生质量争议时, 以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CV(%)为准。(本次实验采用YG136电容式条干均匀 度测试分析仪测试纱线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CV%和黑板条干均匀度检验方法检 验纱线的条干均匀度)。说明(四):一克内棉结粒数及一克内棉结杂质总粒数评定:检验过程:将纱线按照国家标准绕在黑板上,将浅蓝色底版插如试样与黑板之 间,上面压以深色压片,进行正反两面的每格内棉结杂质的检验,全部纱样检验完毕后,算出10块黑板的棉结杂质总粒数,求得一克纱线内的平均棉结杂质 粒数。每块黑板检验正反两面,每面有五

6、格,每格内(必须)有20根长度为5厘米的纱线,因此,10块黑板总的检验纱线长度为:10X 2X 5X 20X 5= 10000厘米=100 米则:一克纱线内棉结杂质(棉结)粒数=100米棉结杂线公:棉结数总 粒数X 10纱线公称号数关于棉结:棉结是由纤维、未成熟棉或僵棉因轧花或纺纱过程中处理不善集结而成:a棉结不论黄色、白色、圆形、扁形、大、小,以检验者目力 所能辨认者即计。b纤维聚集成团的,不论松散与紧密,都以棉结计。 c未成熟棉、僵棉形成棉结的(成块、成片、成条)以棉结计。d黄白纤维虽未成棉结,但形成棉索,且有一部分纺缠于纱线上的,以棉结计。e附着棉结以棉结计。f棉结上附有杂质,以棉结计,

7、不计 杂质。g凡棉纱条干粗结,按条干检验,不计棉结。 棉结定义:由一根或多根纤维缠结形成的未曾分解的团粒。 大棉结:其直径超过原纱直径 3 倍及以上的棉结。关于杂质:杂质是附有或不附有纤维(或绒毛)的籽屑、碎叶、碎枝杆、棉籽 软皮、毛发及麻草等杂物。 a 杂质不论大小,凡检验者的目力所能辨 认者即计。 b 凡杂质附有纤维,一部分纺缠于纱线上的,以杂质计。 c 凡一粒杂质破裂为数粒,而聚集在一团的,以一粒计。d 附着的杂质以杂质计。 e 油污、色污、虫屎、油线及色线纺入,均不算杂质。 注意:每格中只能有 20 根纱线,检验应逐格进行,不得翻拨纱线,检验者的视 线与纱条成垂直线,检验距离以检验人员

8、的目力在辨认疵点时不费视力为原则。 严重疵点: 严重粗节:直径粗于原纱 1至 2倍,长 5CM 及以上的粗节。 严重细节:直径细于原纱 0.5倍,长 10CM 及以上的细街。竹节:直径粗于原纱 2倍及以上,长 1.5CM 及以上的节疵5525-1522附录一: 单纱强力实验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 YG061 型电子单纱强力机测试单纱强力及有关参数。2. 学会使用YG024川型电子单纱强力机测试单纱强力及有关参数。3 了解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的国家标准。GB/T 3916-1997 eqv ISO2062:1993Determination of single-end breaki

9、ng force and elongation at break二实验仪器和试样1YG061 型电子单纱强力机一台2YG024川型电子单纱强力机一台3棉纱线若干三定义及执行标准1断裂强力: break force在纱线拉伸试验中,试样拉伸至断裂所施加的最大力。对于纱线,优先选用厘牛顿表示。2 断裂伸长率: elongation at break 由断裂强力产生试样长度的增量,以对试样原名义长度的百分率表示。3 断裂强度: breaking tenacity 纱线断裂强力与其线密度的比值。通常以厘牛顿/特克斯表示。4 等速伸长( CRE )实验仪Constant rate of specimen

10、 extension testing machine 实验仪具有一个固定的夹持器,用于夹持试样的一端,一个等速驱动的夹持器用于夹持试样的另 端,仪器应有显示和记录施加力值和伸长值的装置。5执行标准: GB/T 3916-1997四 原理及规范:1使用专用的仪器设备拉伸试样直至断裂,同时记录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采用100%(相对于试样原长度)每分钟的恒定速度拉伸试样。根据协议,自动实验仪允许采用更高的拉伸速度,允许采用两种隔距长度,通常为500mm (拉伸速度500mm/min),特殊情况为 250mm(拉伸速度 250mm/min)2. 等速伸长实验仪(CRE )满足下列要求:a隔距长度为 5

11、00mm2mm或250mm 1mm,最好两者同时具备。B 动夹持器移动的恒定速度为 500mm/min 或 250mm/min ,精确度为 2%。C 强力示值误差不应超过 2%。D 实验仪可以是手动型或自动型。E 夹持试样的夹持器应防止试样拉伸时在钳口滑移或切断和拉断,标准型的钳口应是无衬垫 的,但如果不能防止试样的滑移,根据协议可以使用其他型式的夹持器。例如,有衬垫的钳 口,栓柱式夹持器或其他制动型式的装置。夹持器的型式对试样的伸长回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各有关方面应该采用相同型式的夹持器。3. 强力示值最大误差不应超过 2%。4. 实验仪可以是手动型或自动型。5. 夹持试样的夹持器应防止试

12、样拉伸时在钳口滑移或切断和拉断,标准型的钳口应是平面无衬 垫的,但如果不能防止试样的滑移,根据协议,可以使用其他型式的夹持器。例如,有衬垫 的钳口,栓柱式夹持器,或其他制动型式的装置。夹持器的型式对试样的伸长率回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各有关方面应该采用相同型式的夹6. 实验仪应具有强力-伸长自动绘图记录装置,或直接记录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装置。7. 实验仪应能够设置预设张力,可以使用砝码,也可使用测量力值的装置。五. 实验方法和程序1 .根据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参数设置。2. 根据GB/T 3916-1997中取样的规定,准备试样。3. 测试样品30次。六. 试验结果计算1 .平均断裂强力(CN

13、)2. 平均断裂伸长率(%)3. 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 %)4. 平均断裂强度(CN/tex)七 .思考题:影响单纱强力的因素有哪些? 附:背景知识:标准差 S和变异系数C ( %)的概念:标准差S:标准差就是均方差。是表示离散程度的比较适当的指标。计算方法是:取各项变量与平均数的差值的平方值求平均数,再求这个平均数的平方根,就是均方差。均 方差的单位与变量的单位相同,均方差越大,表示各变值的差异越大,分布越分散,均方差越小,表示分 布越集中。用公式表示如下:均方差(T =变异系数C ( %):又称均方差系数,也称cv值,以百分数表示。它是均方差相对于平均数的百分率。用公式表示如下:C (

14、% )= = X 100%x附录二: 细纱号数、细纱重量偏差、细纱重量不匀率实验一. 实验目的:1. 学习测定细纱的定量、重量偏差及重量不匀率的方法。2. 检查细纱单位长度的重量是否符合工艺设计规定。二. 实验原理:1. 细纱号数实验就是检查细纱机纺出的细纱是否符合设计号数,并以此作为调整齿轮的依据。 纺出号数=纺出定量X 10X( 1 +公定回潮率)2. 重量偏差指的是实际纺出细纱的定量对理论设计定量的差异程度。用公式表示如下:百米重量偏差X 100%试样实际干燥重量一试样设计干燥重量试样设计干燥重量3. 重量不匀率(简称重不匀)是衡量纱线长片段重量差异程度的一个指标。是棉纱评“等”的依据

15、之一。X 100%重量不匀率=玄总平均小平均)小平均以下个数 总个数总平均在棉纺厂生产中普遍采用细纱定量的概念来表达纱线的粗细,其含义是:100米长度的纱线的干燥重量克数。单位是: g/100m。由于纺织纤维材料有吸湿性能,同号数的纱条,在实际温湿度情况下所测得的定量将随室内温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烘干无水的情况下,测得的定量为干定量。在标准温湿度(20C, 65%RH ),即公定回 潮率时,测得的定量为标准定量。在车间实际回潮率下所测得的定量为实际定量。日常生产中所说的定量 是无水干定量。各种纤维纯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如下:棉纱8.5%涤纶纱0.4%粘胶纱13%锦纶纱4.5%腈纶纱2.0%亚麻纱12%维纶纱5%苎麻纱12%根据细纱的实际纺出干定量,按下式计算公定回潮率时的纱线定量: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