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DOC 13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11141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DOC 1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DOC 1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DOC 1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DOC 1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DOC 1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DOC 1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DOC 13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及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成长读书阶段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品有项链变色龙D.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南宋哲学家。该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答案】 A 【解析】【分析

2、】B.“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不妥。文中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D.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人。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逐项审读,仔细辨析。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课本内的注释知识的掌握,注意平时的积累。2下列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句话用了反语的修辞。B.“道德高尚”“拨动心弦”“中国方案”“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3、C.欧阳修,号放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D.“语言,人们用来表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是正确的。【答案】 C 【解析】【分析】C项“欧阳修,号放翁”对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3(2017北京)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各小题。(1)下面是名人故居

4、分布图。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途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然我沉醉其中。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D.朝

5、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3)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处写出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参观记录】时间:2017年4月13日 地点:郭沫若故居郭沫若,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女神开一代新诗风,是中国自由诗的代表作。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他制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对联】上联:诗坛领袖,_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下联:话剧大家,改变老故事,_乃历史剧先锋(4)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下面这段文

6、字是为展览拟写的前言,从上下文看,前两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轻唤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走近为唤醒民众而笔耕不辍的鲁迅,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这些名人故居的静穆,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吧!标点符号修改:_句子修改:_【

7、答案】 (1)老舍(2)D(3)自创;屈原(4)句中的“。”改“?”;句应改为“这些静穆的名人故居,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非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形式新颖,但难度不大。通过审读题干,可确定该题的入手点,即文常考查。提示语中提到了骆驼祥子,看到这一点,答案自然跃然纸上。(2)本题考查修辞赏析,答案一目了然。“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不能来形容“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二者矛盾。(3)本题考查对联,需结合材料信息与对联内容综合分析。第空,难度不大。结合参观记录中提到的的“ 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制作”与上联中的女神可直接写出答案。第空,则需要结合参观记录中提

8、到的“ 女神开一代新诗风”,且与下联提到的“改编”词性相对应。(4)句是选择问句,要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用逗号。句有两处表达欠妥。一,主语判定错误,该句主语为“名人故居”;二,用词不当,“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中的“平凡”一词不恰当,结合上下文语境不难看出,可改为“非凡”。【点评】(1)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熟悉作品内容,熟记文学常识,抓住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识记。(2)使用比喻手法时要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另外,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3

9、)拟写对联时,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位置相同的词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意境和谐,志趣高雅。(4)注意积累标点符号的用法。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4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好汉聚集,直到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有三位,他们分别是王伦、晁盖、宋江。B.陈涉复立楚国

10、社稷。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C.“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不属于这种文体。D.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罢,不禁令人想起发生在长江上的赤壁之战。曹操率大军南下,欲破江东孙权。孙权、刘备联手抗击曹操,周瑜巧设连环计,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大营。【答案】 B 【解析】【分析】B.错误,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 故答案为:B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

11、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5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的是( ) 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B.“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C.“河北”,古时指黄河以北的大片地区,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这个词可算是古今异义。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多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所为。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答案】 A 【解析】【分析】A.错误,“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 故答案为:A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

12、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6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全无定法,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B.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钢骨硬”。李老师说上下联挂反了。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C.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D.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40岁了,已经到

13、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答案】 B 【解析】【分析】A项错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项正确。 C项错误,赏月、猜灯谜不是重阳节的习俗。 D项错误,知天命表示年龄“五十岁”。故答案为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B.

14、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C.古人常言“二十加冠、三十而立、四十知天命、五十不惑、六十耳顺”。D.“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范仲俺。【答案】 B 【解析】【分析】A错误,典故不是出自于“伯乐相马”,而是出自于塞翁失马。 C错误,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D错误,稼轩是辛弃疾。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8根据下列四句话的内容进行推断,它们依次对应的作品是( )。这个走兽,穿着红袄,已经捉到他,还预备着细细的收拾他。所谓的画家却大多数是些骗子狂徒,只会向附庸风雅的愚人榨取钱财而已。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 A.朝花夕拾 儒林外史 傅雷家书 骆驼祥子B.骆驼祥子 傅雷家书 儒林外史 朝花夕拾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