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范本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109390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140 大小: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昌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陈昌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陈昌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陈昌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陈昌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昌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昌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范本(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编制原则11.1编制依据11.2编制范围11.3编制原则12. 工程概况22.1线路概况22.2主要技术标准22.3征地拆迁简况22.4工程特点23. 所在地区特征43.1自然地理特征43.1.1地形地貌特征43.1.2工程地质特征43.1.3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53.2交通运输情况63.2.1铁路运输63.2.2公路运输63.3沿线水、电、燃料等可利用资源情况63.3.1水源63.3.2电源63.3.3燃料63.4沿线建筑材料分布情况63.4.1砂石料63.4.2粉煤灰73.4.3水泥74. 施工组织安排74.1建设总体目标74.1.1质量目标74.1.2安全目

2、标74.1.3工期目标74.1.4环水保及节能目标74.1.5技术创新目标74.1.6职业健康目标74.2建设管理组织机构和施工任务划分84.2.1建设组织机构84.2.2主要管理人员及部门职责94.2.3施工任务划分及施工队伍安排11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114.3.1总体工期安排114.3.2总体施工顺序114.3.3主要阶段工期安排114.3.4施工进度安排依据及原则124.3.5主要进度指标的确定124.3.6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144.4施工总体平面布置示意图145. 临时设施方案145.1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原则145.2施工道路145.3混凝土拌和站155.4临时通讯

3、、电力、给水及其它大临设施155.4.1 临时通讯155.4.2 施工用电155.4.3 施工用水175.4.4 临时住房175.4.5 大临工程平面布置图186.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186.1总体施工方案186.2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186.2.1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196.2.2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236.2.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257. 资源配置方案697.1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697.1.1材料供应方案697.1.2材料采购方案697.1.3主要材料保供措施697.2主要施工装备配置方案697.2.1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及

4、测量仪器配备707.2.2主要试验、质量检测设备及测量仪器的配备707.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供应方案727.4主要机械设备保供措施727.5劳动力计划727.5.1 劳动力组织安排的原则727.5.2 专业技术工人的来源与岗前培训737.5.3 劳动力配置及组织计划747.5.4 特殊时期劳动力保证措施758. 管理措施758.1四化管理758.2质量管理措施768.2.1质量管理机构768.2.2质量保证体系778.2.3质量保证管理措施798.2.4施工质量控制要点858.3安全管理措施868.3.1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868.3.2安全生产管理重点918.3.3 安全生产

5、保证措施918.4工期控制措施958.4.1组织措施958.4.2技术措施988.4.3合同管理措施998.4.4经济措施998.4.5制度措施998.4.6 资源措施998.4.7 后勤保证措施1008.4.8 工程进度的监控措施1008.5应急预案1148.6特别说明116附 录1117附 录2118附 录3119附 录412020 录5121IV1. 制依据、编制范围及编制原则1.1编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2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20公路隧道通风照明技术规范JTJ026.1-1999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2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

6、TJ012-9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20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2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20358号)隧道铁路工程设计手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20)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20)1.2编制范围 新建陈昌隧道,里程从K146+460至K147+245,全长785m。隧道正洞的开挖、初期支护、出碴、二次衬砌、仰拱及填充、附属设施等施工。1.3编制原则

7、我标已对陈昌隧道地表进行了踏勘填图,走访了当地居民了解地方地表水资源情况,本隧道施工大力推广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典型引路,试验先行”的原则施工。(1)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目标、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等要求;(2)体现科学性、合理性、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3)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4)充分考虑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少占耕地,保护农田;(5)注意站前、站后工程以及各相关专业的衔接;(6)内容重点突出、简繁得当,表述清楚,语言简练,保证措施充分,不写空话、套话。(7)根

8、据现有初步设计图及咨询图进行初步实施性施工组织编制。2. 工程概况2.1线路概况1、 陈昌隧道进口里程K146+460,出口里程K147+245,隧道全长785m;2、 公路等级:四级公路;隧道计算行车速度为2020/h;按单洞双车对向交通设计;3、 建筑界限:隧道直线段净宽:7.0m=23.00m+20.25m +0.25m+0.25m;净高5.0m;4、 隧道路面横坡:双向坡1.5%(直线段);区域地震基本烈度:,按度抗震烈度进行设防;2.2隧道总体设计1、内空断面隧道净空除满足建筑限界要求外,还考虑了照明、排水等附属设施所需空间,并考虑土压力的影响、施工方法等必要的富余量,结合衬砌结构受

9、力条件,经过优化分析确定隧道内空断面。隧道内轮廓(直线段)按建筑限界宽7.5m,高5.0m拟定,采用三心圆断面,为曲墙半圆拱,曲墙半径7.26m,拱半径4.26m。2、隧道运营通风参考国内外类似公路隧道的通风设计,本工程隧道长度和交通量都不大,因此本隧道推荐按照自然通风设计。3、隧道照明本工程隧道交通量不大,考虑到隧道运营成本,本隧道不设照明系统,只在洞内设置反光轮廓标、突起路标。2.3隧道土建设计1、洞口及洞门型式设计 按因地制宜、早进晚出的原则确定洞口位置,尽可能避开滑坡、崩积体等不良地质现象。洞口边仰坡防护形式应合理、有效,以确保洞口边仰坡的稳定。洞门型式应综合洞口地形、地质、原生植被、

10、洞口排水及边仰坡稳定等因素确定。2、洞身结构设计2.1洞身衬砌设计原则本隧道依据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洞口及洞身级围岩段采用复合式衬砌。复合式衬砌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组成。初期支护由喷混凝土(网喷混凝土)、锚杆组成,并辅以钢拱架等支护措施;二次衬砌根据围岩级别不同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衬砌。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设置防水板及土工无纺布作为防水层。技术经济比较及工程类比,确定洞身衬砌支护;洞身段级围岩地段采用喷锚衬砌。洞身支护参数详见设计图。 2.2特殊洞身结构设计洞口浅埋段的处理洞口段衬砌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为锚喷支护,同时辅以钢架支撑,由于洞口段风化裂隙较发育。施工时应在进洞之前首

11、先作好边仰坡的防护和加固,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抗震设计隧道的抗震设防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尽量降低洞口段边仰坡开挖高度,并采取可靠的喷锚网与护面墙等防护措施;严格施工程序,减少岩体扰动,减少塌方,对于超挖空洞、塌方地段须回填密实;洞口段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洞门的端墙采用C2020浇,与拱圈之间用插筋连成整体,以增加其抗震稳定性。3、防排水设计3.1洞身防排水设计原则隧道防排水设计遵循 “防、排、截、堵相结合,重视生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达到排水畅通,防水可靠、经济合理、不留后患的目的。 3.2洞身防排水措施A.隧道排水系统:隧道排水系统由排水沟、衬砌背后纵向、环向排水盲沟组成,具

12、体布置如下:两侧人行道下设置排水沟,其纵坡与隧道纵坡一致,与横向排水支管连接。渗水流处设置橡塑板盲沟,设计按10米一道计量;渗水面积较大地段橡塑板盲沟可并排设置。集中股水流处设置50HDPE管盲沟,设计按2020道计量;盲沟管端部应穿越初期支护直接与股水流处对接以达到更好的排水效果。隧道两侧边墙初期支护底部分别设置100HDPE单壁打孔波纹纵向排水管以引排盲沟水(单壁打孔波纹管内径为100,外径116),洞身每隔10m横向设置100单壁无孔波纹泄水支管,使墙背水排入边沟。在拱部有淋雨状地下水导致喷砼困难时,可设置橡塑排水板遮挡。在进行喷砼施作。有股水流处直接用50HDPE管引至排水沟内。墙背纵

13、向排水管必须严格按设计的高程埋置到位,不能呈波浪状,引起积水和排水不畅,隧底横向泄水支管埋设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坡度的管口高程埋置,避免积水倒流;各排水管件交叉处必须用三通或者多通管连接;各有孔排水管件均外裹透水无纺布。B洞身防水措施结构防水。二次衬砌模筑砼采用防水砼浇筑,防水砼等级为S6,防水砼中应掺入防水剂以增加砼抗渗抗裂能力。三缝防水。对于沉降缝和变形缝,在衬砌靠近围岩侧设置背帖式止水带,在衬砌中部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并用防水材料嵌缝;对于施工缝(环向、纵向边墙)采用带注浆管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并涂刷界面剂,注浆管可引至边墙脚、电缆沟边角等隐蔽部位,并避免注浆管堵塞,另外环向施工缝在衬砌靠近围

14、岩侧加设背帖式止水带。 模筑砼衬砌外防水。明洞应在衬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拱圈背部以砂浆涂抹平整。采用“三油二毡”设置防水层,即应在拱圈外侧涂上一层热沥青后,立即敷设卷材防水层;敷设时应粘贴紧密,相互搭接错缝,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再涂抹2020厚的水泥砂浆。暗洞衬砌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EVA防水板,为保护防水板并形成渗水通道,防水板外侧应设无纺布,无纺布与防水板之间不得复合。铺设衬砌背后的塑料防水板前,应在防水板内侧(靠近围岩侧)先铺设350g/m2无纺布,无纺布用暗钉圈固定在喷层上。隧道内边墙下部的HDPE纵向排水暗管应外包一层无纺布,以避免土砂颗粒进入管内,造成管道淤塞。C洞内路面水隧道路面水通过路面横坡排至路缘边沟内。3.3洞口防排水设计为防止地表汇水冲蚀洞口工程,在洞顶设置洞顶排水沟,在边、仰坡以上还设置了洞外截水沟。将水排入路基水沟或天然水沟中。4、路面工程隧道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面层为24cm厚水泥砼,其设计抗弯强度不小于5Mpa,并设置横向缩缝,整平层为平均16cm厚C15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