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国培心得体会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107775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国培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职国培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职国培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职国培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职国培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职国培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国培心得体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职国培心得体会中职国培心得体会的范文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中职国培心得体会的范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范文一:中职国培心得体会 20XX年3月-6月,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科技学院的国家中职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这次长达三个月的的国培,是你们给了我一个平台。让我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现我将我在这次国培中的一点点收获与大家进行分享,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提出你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便我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有所进步。 一、更新了职业教育观念 培训中聆听了许多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他们用自己多年来研究的成果,结合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理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特别是赵一鹏博士的讲座,让

2、我了解了外国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设置,培养目标以及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等等,而通过申家龙教授的讲座,使我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也让我看到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在思想认识上和教学理念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必需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更新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及育人观念,把发展学生能力作为我们教育的目标。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我们要注重基础教育的同时,狠抓技能训练,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作为教师,我要在技能教学中大力推广“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推广使用模块化

3、教学法及仿真教学法等适合职教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使教学更贴近企业生产的环境,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二、认真学习,增强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非市场营销专业的学员,以前对本专业的课程是一知半解。因此在专业课学习中,我认真上每一节课,通过老师的讲解,通过案例的分析,我学到了很多系统的营销专业知识,很多专业术语。其中有很多策略和能力的培养使我获益非浅。并且我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参透着很多营销的道理。特别是老师讲到文化营销,城市营销时,我想到我们学校所搞的“寝室文化节”不正是文化营销的真实运用吗?并且通过我的认真学习,我顺利通过认证考试,我相信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

4、,对我以后的工作必定大有帮助,我会利用所学的知识来从事我的汽车营销工作,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三、积极实践,提高专业技能 在培训基地领导和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进行了营销人员必须的拓展训练及企业实践。通过“穿越沼泽”、“信任背摔”、“绳鼓托球”、“孤岛求生”等等项目的拓展训练,增强了个人的全局观念和竞争意识,让每个人认识体验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团队中个体的成功并不代表着整体是成功的,而团队整体的成功却归属每个个体。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员,与团队共生存、同荣辱。 在赴双汇、华兰生物等企业实地考察实践中。我们熟悉了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流程,与此同时,通过和有关营销人员进行的零

5、距离交流,体会到了企业经营的艰辛。认识到制定出合理的有步骤的发展目标,决定着企业能否长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大大加深了我们对企业需要职校培养什么样人才的认识,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教育教学研究的进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收获了经验与友谊 本次培训中有幸结交了来自全省各地的朋友,大家都来自职业学校的第一线,对职业教育都有较深的体会。培训中,大家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职业教育的招生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我们不仅了解了各个兄弟学校发展的状况,而且就有些大家在工作中感到困惑的问题通过讨论也达成了一定的公识。例如:

6、全国技能大赛中一些学校公关所起的作用,受国家委托对新疆学生的培养的办学模式等。每个学员都毫不保留地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学习心得,学习中大家相互鼓励,生活上我们互相关心,大家增长了知识,收获了经验,增进了友谊,并且建立了详细的联系方式以便日后相互交流与学习。我感到特别高兴的是,我们学校的办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在同行院校中都走在了前列。 总之,通过三个月的培训学习,使我们从专业知识上,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上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学无止境,只有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不断地提高和更新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在今后的

7、工作中,我将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理念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为职业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范文二:中职国培心得体会 我非常有幸的参加了20年度中等职业学校化工工艺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的学习,来到了山西这座美丽的城市。时光转瞬即逝,培训学习接近了尾声。我留恋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山西大学。这短短三个月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山西大学国家级职师资培训基地和山西大学化工学院为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职老师所做的工作和付出让我终身难忘。虽然在山大的学习只有这短短的三个月,可在这里的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些难忘的画面将深深的铭刻在我的记忆中。回想着这段学

8、习生活,我的内心充满的感动!我有必要将这三个月的感受写下来、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我的国培学习是从20年3月18日开始,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是职业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的学习。它是由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他们选派职业教育研究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为我们授课。专家、教授们精彩的讲授和辛勤的付出,让我们在短时间里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的最新理念有了快速的提升。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我的收获最大,感受也是最深。我从事职教二十多年,亲眼看到、亲身体验、亲身经历着我国职业教育在这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现阶段虽然在数量上和规模上发展壮大,但在职业学校教学和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都是我国职业教育

9、发展迅猛,而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配套政策置后及不完善所引起的。我们这些在教学第一线的工作的中职教师,对与中职教育的现状体会最深。我是带着一些问题困惑和思考来学习,希望能够通过系统的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来提高认识,解决疑难。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的最大收获是职教理论得到充实,职教理念得到更新,更重要的是在写作方法上有所感悟。 在职业教育理论学习中,有幸听了南海老师的课,并拜读了他的著作职业教育的逻辑一书,南海老师著作中序言里对南海老师写作方法的评价-哲学价值的研究方法的逻辑,即“应然实然偏差原因对策”。让我有所感悟,我是理工科出身,没有写作基础,没有系统的学过哲学,不知道哲学价值的研究方法。以前写的

10、文章只是出于一种的本能有感而发,通过现象去看一些现实中存的一些问题去分析、去思考、将体会写下来,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写。看到这句话,我有所感悟. 通过两周系统的职业教育理论学习,我的职业教育理论和观念得到大大提高。也对现阶段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思考。我一直在思考有关免学费政策与中职在校生流失有无关系?今年国家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免学费政策扩大,“九地中职全面免学费政策”,表面上看来惠及了中职学生,有利于职业教育,但实际不然。我直觉这种做法,国家是白投资了。有了想法后,我立题想写中职学生流失原因与对策。我查阅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发现这方面的文章已有好多,而且已

11、有定论。“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近日公布了一期研究简报应放缓全面 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 该机构是教育政策领域的核心智囊机构,经常受财政部委托进行教育财政方面的相关政策研究。”结论是:“免费教育的经济账:中职学生流失率% ”。(21世纪经济报道 马晖 北京报道 XX-05-19 00:42:22 全国教育部门中职学校的XX级学生在XX-XX年期间总共流失了88万人,流失率达到%。换句大白话来解释:国家掏钱让孩子们读中职,很多学生最后辍学了。)我明白了,写这类文章,有时效性。哪为什么国家要实施免学费政策?我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职业教育的逻辑这本书,南海老师在职业教育的社会公益性上这方面

12、已经讲的很明白。国家实施免学费政策是有它的道理,而要将这项工作做好,需要职教专家和专门的研究机构通过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为政策的实施提供建议和指导。通过这件事深刻的理解了“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又指导理论”;职业教育理论必须要有前瞻性、指导性。体会真是深刻。这更让我明确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才能跟的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从4月2日起我们进入化学工艺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培训的学习。 本部分培训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实施方案为依据,把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培训列为核心内容,充分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和完整性特点,以达到专业教育质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培训内容共包括个十四个讲座和十四项实验实训。它包括煤化工工艺及发展、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高分子化学与工艺、化工 4 生产技术和工艺、化学化工前沿、化工实验等方面的内容。 山西大学化工学院针对化工工艺专业特点为我们精心安排各门课程,为我们聘请了既懂教学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为我们授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