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10235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总论 11.1 项目概述 11.2 结论 1第二章 项目区域背景和必要性 32.1 项目区域概况 32.1.1 某县县域概况 32.1.2 某镇镇域概况 42.2 政策背景 41.5 项目建设必要性 6第 3 章 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 83.1 指导思想、编制依据 83.1.1 指导思想 83.1.2 编制依据 83.2 基本原则、编制范围 93.2.1 基本原则 93.2.2 编制范围 103.3 整治区域选取原则 103.2 连片形式 114.1 连片整治区域概况 124.1.1 社会经济概况 124.1.2 村民分布概况 134.1.3 饮用水源概况 154.1.4 现有污染

2、治理设施概况 15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预期目标 165.1 项目拟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 165.1.1 整治区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165.1.2 污染形成原因分析 185.1.3 主要环境问题 195.2 项目整治内容 195.3 整治预期目标 195.3.1 总体目标 195.3.2 具体指标 20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20第六章 技术方案 216.1 总体思路 216.2 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216.2.1 处理模式及规模 214.2.2 拟建场址 226.2.3 进出水水质 236.2.4 处理工艺 236.2.5 工程内容 266.3 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案 276.3.1 处理模式

3、276.3.2 收集处理流程 286.3.3 工艺设计 306.3.4 工程内容 306.4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 316.4.1 工程设计 316.4.2 工程内容 326.5 项目工程量汇总 33第 7 章 投资估算 347.1 投资测算依据 347.2 其他费用编制说明 347.3 项目投资估算 35第八章 资金安排计划和项目实施进度 378.1 资金筹措 378.2 年度计划 378.3 项目实施进度 378.4 项目清单 38第九章 项目成效 399.1 项目效益分析 399.1.1 社会效益 399.1.2 经济效益 399.1.3 环境效益 40第十章 保障措施 4010.

4、1 组织保障 4110.2 资金和项目监管 42附图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 2 行政区划及连片整治区域图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述项目名称 :某县某镇方斗村、尖山村、大田村三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项目地址: 某县某镇方斗村、尖山村、大田村业主单位 :某县某镇人民政府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处理规模ioom/d的生活污水一体化设备两套、人工生态 湿地4处、8m3沼气池150 口;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联户1.6m3垃圾收集池50 口、生活垃圾收集车5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隔离网 800米、水源地 标识牌 4 个、隔离桩 200 个。受益区域 :某县某镇方斗村、尖山

5、村、大田村,受益人口10767 人,受益区面积26.3 平方公里。建设工期 : 6 个月。项目类型: 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资金来源及筹措 :实施某县某镇方斗村、尖山村、大田村三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 项目总投资 266 万元,其中申请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 161 万元,省级配套资金 28 万元,自筹资金 77 万元。1.2 结论实施某县某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可使村庄人居环境、生产环境得 到明显改善,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有利于实现四川省“十二五”总量减排任务。将带动地方建设投入,对扩大内需发挥 积极作用,环境基础设施及原材料需求将拉动企业生产。

6、通过发展农村废物资源化利 用,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对缩小城乡差 距,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因此,某县某镇方斗村、尖山村、大田村三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是一个受益 面大、受众人口多、可使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的工程,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此外,中央农村环保资金的投入将带动地方政府资金投入 77 万元用于方斗村、尖山村、 大田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单位专项资金带动的政府匹配资金 0.55 万元/ 万元,加大 了政府对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第二章 项目区域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区域概况2.1.1 某县县域概况1

7、. 县域基本情况某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川、渝、鄂、陕结合部,是全省 32 条重点整 治小流域之一州河的发源地,是扩权强县试点县、川陕老革命根据地县、国家扶贫 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人口超百万的山区农业大县,幅员面积 4271 平方公里,总体地貌 “七山一水两分田”。 辖 20个镇、 30个乡、4个民族乡、 494个行政村,人口 130万。2. 水文特征 某县属三峡库区上游嘉陵江二级支流。前、中、后河纵横全境于城东汇为州河, 州河县内流域面积占全县幅员 88%,天然落差 16.6-327 米,年均流量 34-160 立方米 / 秒,水能发电蕴藏量达 35.8 万千瓦,年电能资源 31.4 亿

8、千瓦时。 4 条干流可通航, 通行里程 287 公里,可行驶载重 1.5-10 吨船只。3. 某县已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区域(1)天台乡尖包村和三河乡峰岩村已于 2009 年申请实施了中央农村环境综合项 目;(2)天生镇天生村、进步村已于 2011 年申请实施了中央农村环境综合项目。4. 本年度计划实施村庄 根据某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各村庄建设现状与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省环保厅 对全省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进度安排, 2012 年某县计划实施 6 个农村环 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村庄分别为:(1)清溪镇锣寨村、茶店村、燕窝村;(2)大成镇田岭村、柏林村、马滩村;(3)君塘镇印合村、大垭村、峰

9、石村;(4)某镇方斗村、尖山村、大田村 ;(5)胡家镇思乐村、石梁村、跳河村;(6)黄石乡铜鼓村、阳雀村、太平村。2.1.2 某镇镇域概况1. 地理位置某镇位于某县西北部,距县城 21 公里。东邻土主,北靠胡家、花池、隘口,西界 大成,南接柳池,是六个乡镇的中心地带。2. 行政区划全镇辖 12个村 1个社区、 96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 89平方公里,总户数 8800 户,总人口 3.4 万人,其中场镇面积 3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 1万人。3. 交通全镇交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210 国道、襄渝铁路、宣双路、双庆路横贯全境, 里程达 230.5 公里,是全县唯一的镇级交通枢纽中心。3. 社会

10、经济 某镇地处丘陵,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全镇有耕地 2.2 万亩,农业基础较好,种养殖业 是主导产业。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商贸流通繁荣活跃 , 某镇是川陕两省四县、 六个乡 镇的商品集散地,城镇饮食业、娱乐业、运输业尤其发达,是全镇重要产业支柱。文 化市场繁荣兴盛,以香炉山的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红色旅游基地中 共绥定道委遗址修复建设正式启动。生态旅游开发逐步推进,香炉山景区建设初见成 效。“十一五”以来,全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全镇以方斗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着力打造市 级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示范点。2.2

11、 政策背景近年来,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少数村组和旅游景区的生态 环境,降低了个别污染源的污染程度和范围,但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仍是 当前农村环境的现实,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 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为切实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各种农村环境保护政策。 2008 年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 农村环境保护电视电话会议,农村环保实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 2009 年 3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 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关于

12、实行“以奖促治” 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 ,旨在通过“以奖促治”, 推动污染防治的 重点流域、 区域和问题严重地区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 着力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2008 2011年国家实行“以奖促治”政策以来,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 金 80 亿元,带动地方资金投入约 150 亿元,支持约 1.7 万个村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 生态示范建设, 4000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中央财政共下达连片整治示范资金 56 亿 元,整合、带动地方投入 60多亿元,对 1.28 万个村庄进行环境整治, 受益人口达 2600 多万。为

13、落实“以奖促治”政策,确保“以奖促治”资金的专项使用,国务院办公厅、 国家环保部、财政部在 2009 年相继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 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 2009】 11 号)、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 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的 通知(财建【 2009】165 号)、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关于印发 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 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的通知(环发【 2009】48 号)等文件。国家“以奖促治”政策的实行也取得显著的成效,部分长期危害群众健康的农村 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例如贵州省 31 个村庄原土法炼锌和安

14、徽奎河水污染引发的疾 病问题;通过项目建设和“以奖促治”政策宣传,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环保意识逐步增 强,推动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层环保机构队伍建设加快,农村环境监管能力逐步 加强,四川、辽宁、宁夏、甘肃等省区在环保部门专门内设了农村环保工作专职机构, 并建立健全了各级环保执法监察机构队伍。为推进“以奖促治” 政策,四川省办公厅、 环保厅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印发了四 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以奖促治”加快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 (川办函 2009122 号)、关于加强中央和省级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的 补充规定(川环发 2009 117号)、关于实施 2010 年中央农村环境保

15、护“以奖促 治”、“以奖代补”专项有关事项的通知 (川环办发 201040 号)等文件。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自开展以来, 两年共投入 5000 余万元实施“以奖促治”, 解决了一批基层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能力解决的农村环境问题。结合四川省近年在全 省范围内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实际,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在全 省范围内开展“万村计划” ,即根据国办发 200911 号文和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 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指南 (试行)确定的基本条件, 选择 10000 个村开展环境综合 整治工作。为响应“万村计划”思想,某县县委县政府及县环保局积极筹建,设立县级项目 库,并从中选取实施条件较好、受益人口较多、匹配资金到位的项目进行本年度的中 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本项目就为其中之一。1.5 项目建设必要性(1)项目的实施是贯彻落实全国农村环保工作会议精神的需要, 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