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管理复习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10225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公共管理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公共管理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公共管理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公共管理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公共管理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公共管理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公共管理复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2、农村公共管理;3、科层制;4、文官制度;5、农村公共管理组织;6、非政府组织;7、农业科技;8、农村教育;9、农村文化;10、社会保障;11、农业环境;12、自然资源;13、水体污染;14、土壤污染;15、可持续发展;16、农田水利;17、农业信息化;18、合作社;19、社区;20、农村公共危机。1、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社会公共组织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目的是最大化地实现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发展。2、农村公共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公共政策、与公共事业单位和所有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公共组织一起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对关系到农民基本生活

2、质量和共同利益的农村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切活动,目的是最大化地实现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发展。3、科层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法。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4、文官制度,就是指由法律或法令规定的有关文官的考试、录用、考核、任用、奖惩、培训、工资、福利和退休等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的总称。5、农村公共管理组织,是以实现农村社区居民的公共利益为目的,将提供农村生产、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所需的各项公共产品及相关公共服务作为其基本职能,按照法定程序建立起来的组织实体。6、非政府组织,指在一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一部分的协会、社团、基金

3、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且其不以营利为目的。即使如有赚取任何利润,也不可以将此利润分配。工会、商会、政党、利润共享的合作社或教会均不属于非政府组织。(此句可以不要。)7、农村科技,是人们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方法,通过交流、培训、提供信息等方式,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建设,引导、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村经济水平。8、农村教育,是在农村区域发生的,以农村人口为主要对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区域性教育。9、狭义的农村文化,是指一定区域的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村文明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

4、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的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的程度。广义的农村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文化。即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特定民族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特定农村区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社会生活规范、文化发展模式以及由之产生的功能机制。(都可以,与之意思相近均可。)10、社会保障,是依照法律和相关规定,政府通过征税、收费、接受捐赠等手段筹集资金,向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暂时无收入者或者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的基本生

5、活保障。11、农业环境,是影响农业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以及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是农业资源环境和农业社会环境的综合,它以农村自然环境为主,农业环境在地域上涵盖了农村、牧区、农区、林区等。其组成要素主要有水体环境、土地资源环境、大气环境、聚落环境。(此句可不要。)12、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或: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综合。13、水体污染,是水体因污染物的影响,导致水的物理特性、化学性能、生物组分等方面特征发生改变,致使水质恶化,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

6、破坏生态环境。14、土壤环境污染,简称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15、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需要,也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发展所需的能力。16、农田水利,是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治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17、农村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等信息技术,构建农村综合信息化体系,使农村得以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快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完善和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18、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19、社区,是

7、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的个人、群体和组织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社会文化规范结合而成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20、农村公共危机,是指一系列严重危害农村社会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其危害在于对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冲击,从本质上讲,农村公共危机最根本的原因是公共产品供求失衡。1、我国农村公共管理的特点有哪些?(1)农村居民日益上升的非经济需求要求公共管理的目标多元化(2)农民公共需求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3)农民公共需求供给主体的多元化4)农村公共管理对管理手段和方法要求因地而宜5)农村公共管理具有较高的管理成本6)农村公共管理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2、新公共管理的

8、基本内容是什么?(1)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2)治道变革,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3)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4)重视效率追求。(5)改造公务员制度。(6)创建有事业心和有预见的政府3、农村基层政府在农村公共管理中的职能有哪些?(1)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3)文化职能(4)社会管理职能4、计划的5W1H分别是什么? 什么(What);为什么做(Why); 时做(When);何地做(Where);谁来做(Who);如何做(How)。5、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哪些?(1)教育经费严重短缺(2)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平衡(3)教育内容与实际情况未能实现有机统一(

9、4)教育体系不健全(5)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突出(6)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多6、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意义有哪些?(1)利于解决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需求的无限性与环境资源供给以及容量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发展高效农业。(2)利于重塑农业发展模式,摈弃粗放的农业发展模式,提升农业发展功能。(3)通过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式解决农村贫困、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4)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节约、推动农村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也推进全国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7、分阶段总结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在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1)资金投入不足与投向不合理共存,政府资金投向结构不

10、合理(2)制度设计的缺陷(3)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4)水利设施体系构成不合理(5)市场化改革不到位8、农村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1)发布频率低,缺乏有效整合与共享(2)信息服务能力弱(3)用于软件开发和网络运行维护的经费投入不足(4)复合型农业信息技术人才数量不足(5)东、中、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不平衡9、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新思路有哪些?(1)推动村民自治向新型乡村治理转型。(2)创新体制机制,明确牵头部门。(3)找准关键问题,实施重点突破。(4)运用系统方法,妥善处理多重关系。(5)以新乡贤推进当代中国乡村治理10、写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并举例说明

11、。1、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2、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3、培育农村良好社会风气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4、努力建设农村人才队伍5、创新农村文化管理机制1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制度有哪些?(1)组织机构健全;(2)民主选举;(3)民主决策;(4)民主监督;由退出;(6)章程完善。12、实现我国农村社区管理的路径有哪些?环境友好的基础上,5)自愿加入与自1)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2)促进流动人口有效参与农村社区服务管理3)畅通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社区建设渠道4)推进农村社区法制建设5)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6)推动农村社区公益性服务、市场化服务创新发展7)强化农

12、村社区文化认同8)改善农村社区人居环境综述:1、简单总结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并根据总结分析公共管理在治理方面有哪些变革。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并总结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在乡村治理方面进行了哪些制度改革,这些制度改革的成效如何。2、总结实行社会保障的原因。分别从工具价值角度、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和竞争角度分析建立和实施社会保障的作用。3、分析我国新农合的特点,并总结现阶段我国新农合面临哪些难题。4、分析总结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总结,分析总结改善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可行性对策。1、简单总结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并根据总结分析公共管理在治理方面有哪些变革。结合我国的实际情

13、况,分析并总结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在乡村治理方面进行了哪些制度改革,这些制度改革的成效如何。治理理论在经济社会发展到20世纪末期才逐渐出现。西方学者认为,应用治理理论来替代统治理论,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民主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治理理论产生的根源和背景:1)最为根本的因素之一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及全球化给社会带来的全面影响,尤其是对公共行政管理的影响;2)工业主义和理性主义对公司管理的共同启示;3)治理理论的产生受惠于现代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4)治理理论的出现是一种对国家传统的官僚制和市场形势的批评的回应;5)世界各国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和市民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治理理论的产生。公共管

14、理在治理方面的变革:1、从政府垄断走向市场参与举例说明2、从金字塔的科层官僚组织走向扁平式结构举例说明3、从集权行政走向分权行政举例说明4、从统治行政转向服务行政举例说明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在乡村治理方面进行了的制度改革有:1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如在农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既起到了农户联合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作用,又促进了农业技术推广,有效解决了以家庭承包制为核心的农地制度导致的农户规模小,农业生产经营风险高的问题。2、重视公民的参与管理积极性,实现管理民主化。如在农村实行乡村自治。乡村自治的出发点是好的,使农村摆脱了人民公社制一类的严格的行政管理,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农村

15、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在农村主要人口是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村民自治的效果并不好。2、总结实行社会保障的原因。分别从工具价值角度、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和竞争角度分析建立和实施社会保障的作用。实行社会保障的原因:保险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动机和理由。举例说明年轻人缺乏远见和家长主义观点所致。举例说明减轻道德风险的考虑。举例说明节省决策成本和管理成本。举例说明社会保障是收入再分配的实现途径,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举例说明建立和实施社会保障产生的作用。从工具价值角度理解,社会保障对于经济层面的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实施宏观调控,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平滑风险扩大内需,为贫困者提供收入支持以缓解贫困。社会保障对于政治层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促使低收入阶层服从于精英阶层的统治,增强对政权合法性的认同,有利于通过民主和进步推动社会实现公正,进而维护政治和思想稳定举例说明从推动社会进步的视角分析,实行社会保障有助于回应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切,通过构建惠及普通民众的社会安全网,加强民众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举例说明从竞争角度看,国家提供一系列福利制度,是为了达到甚至超越他国,争取成为福利国家典范,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举例说明论述题字数一般在600字以上,至少也要有500字。总结原因是在对实例进行分析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