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10026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八妇女节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八妇女节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八妇女节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八妇女节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八妇女节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八妇女节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八妇女节暨“改革创新发奋有为”大讨论发言稿|改革创新发奋有为大讨论发言稿三八妇女节暨“改革创新,发奋有为”大讨论发言稿 首先感谢校领导与曹主任的信任,也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的这个交流与借鉴的平台。 乘着“改革创新,发奋有为”大讨论的东风,我选取了“我与课堂”,“我与学生”及“我与鲁教师”三个角度来聊聊我的一些教学常规,以及对于将来,我的一些考虑。 一、我与课堂 课堂上我努力实现创新,不断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线性构造课堂,向教师承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的方向转变。努力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生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沉浸在课堂中,感受地理课堂的美妙。 课堂上,我注重知识间的内在

2、联络,注重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探求本质,注重帮助学生构建每一课,每一章或是跨章节的知识网络,以期学生可以从宏观层面掌控知识网,从而在知识的提取上,可以有效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知识间的联络,好似神经突触,不断刺激,不断强化,才可以使突触更加强壮,突触间的联络更加稳定,从而使神经网,也就是知识网可以被定向编织。微观层面,对于知识点的落实,我会采取图文结合式,联想记忆式,谐音记忆法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识记,并适时地检验学生是否可以成功地提取知识点,并给予点拨和指导。 二、我与学生 在组织教学中,我努力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于优等生,我会用温和的目光肯定他们,让他们大胆地考虑,英勇地

3、答复以下问题,发挥他们的正能量作用,引领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对于中等生,我更多的是鼓励,微笑着认真地倾听他们的发言,让孩子们感觉到,他们的发言至关重要,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从而树立信心,暗示自己可以做到更好;而对于差一点的学生,我那么会温和而坚决地给他们提出最根本的要求以及伸手就可以触及到的成功,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己不是什么都做不好,认识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价值。 我认为,学生存在问题并不可怕,毕竟孩子们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惩戒教育是应该有的。但,大多时候,我仍然采取鼓励和表扬的方法,和学生成为同一阵营,与学生连手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连手来打败学生。这样,时间久了,学生会看出你的真心,也会理

4、解你的用心,便同你一起打攻坚战。 三、我与鲁教师 接下来,再聊聊我和鲁教师在日常工作间的互通有无。我们平时会就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细节深度交换意见,形成统一步调。例如,对于教材的整合与取舍,教学重难点的演绎与打破,单元复习的方案与施行,作业布置的内容与形式,考试前学生的检查与考核等等各个方面,我们都会共同进退,交流分享,毫不保存,共生共赢。 以上内容虽然只是我教学工作中的几个侧面,但确实是点点滴滴用心为之的真实片段,希望可以和各位同仁交流商讨。 那么,对于将来的教育,我也有一些自己的设想与期许。 第一,当下“互联网+”的浪潮已席卷社会的各个层面。在这样的契机下,我们应该搭上这趟高速列车,探

5、究如何将教学最大限度地嫁接到这个平台上,让它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最大化。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值得大家群策群力的领域。 第二,教师们应该具备“跨界整合”的思维。如今的考试越来越趋向于综合才能的考察,以及跨学科分析p 问题的思维。因此,在自己的教学中涉及到学科边界的问题,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充分挖掘,搭建由此岸通向此岸的桥,拓宽学生视野的宽度和思维的深度。 第三,消除“盲人摸象”式教学,把学生带入森林,让他见到浩瀚的美妙。而不是只给他看树木,那样学生永远只能低效学习。因此,深度构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打通任督二脉,应该成为我们深化考虑并研究的课题。 时间仓促,多有想得不周到,不成熟的地方,望各位领导和同仁提出珍贵意见,我一定虚心聆听,谢谢各位!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