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其培养路径-最新教育文档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09902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其培养路径-最新教育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其培养路径-最新教育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其培养路径-最新教育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其培养路径-最新教育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其培养路径-最新教育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其培养路径-最新教育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其培养路径-最新教育文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其培养路径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需要长期不断地努力才能够逐渐形成并发展。 教学能力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系, 因此探讨教学能力不能离开教学活动过程 1 。从教学活动的角度来划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 进行教学反思的能力、 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一、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师要能够对学年计划、 学期计划、 单元计划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对具体的到课时的教学方案设计更应重点把握,因为这将影响到上课的效果。因此,学校每学期初都要求教师上交学期计划, 并不定期抽查备课本。 进行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好的教案是上

2、好一节优质课的前提。因此,作为一名教师, 尤其是年轻教师, 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呢?首先要熟悉教材, 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 然后了解每个单元以至每节课在学期和学年中的地位,以及各单元和课时的重难点。其次,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 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删选,使教学内容的难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当, 并选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再次,要注意因材施教。 十个手指有长短,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进行差别化教学, 为不同水平的

3、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好的教学设计最终也要付绪于实践。 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所。因此,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由于组织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要素很多,包括教态、教学风格、教学实施步骤、 提问的技巧、 时间的把握、 作业的布置、板书等各个方面,新教师往往会顾此失彼。因此,很多学校在新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方面做了很多积极有效的工作。 例如开展老教师帮扶年轻教师的“一帮一”活动, 要求结对的老教师经常听年轻教师的课, 并进行指导, 评论课堂组织的优点和缺点。定期组织

4、新教师上入门课,老教师上示范课,并进行评课。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提高教师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另外,通过统一上课和远程教育等方式组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 包括对教学理念、 教学策略和教学法等专业知识的培训, 能够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与时俱进, 不至于落后时代发展的步伐。三、进行教学反思的能力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在教师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 对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教育、 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 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2 。孔子曰:

5、“学而不思则罔。”不仅学习需要反思,教学更需要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与改进的过程中,教师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然而,很多中小学校的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 导致有的教师虽然教龄很长, 教学水平却增长缓慢。要培养教学反思的能力,就要先了解教学反思的过程和方法。教学反思包括四个阶段:确定要关注的内容;观察和分析;重新概括;实际验证 3 。首先教师通过对实际教学的感受,确定要关注的内容, 然后观察自己的教学过程并进行分析, 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改进方法,最后在实际中进行验证,从而又进入一个新的循环阶段。 通过周而复始的反思和改进, 教学水平自然而然会得到提高。四、进行教

6、学研究的能力教学研究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示问题的本质, 发现教学规律, 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中学教师参加教学科研活动, 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之一 4 。21 世纪的教师不仅仅是能进行知识传播的教学实践者, 还必须是能进行教学理论研究的工作者。 新时代的教师要能够运用理论武器指导教学实践, 并在实践中产生新的教学理论, 从而再用于指导实践, 形成良性循环。为了提高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 教育部门采取了很多有力措施。例如要求教师必须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量, 包括发表论文、精品课程建设、参与或主持教改项目等。五、创新的能力创新能

7、力是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出的一个新的课题。 教学活动是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 而不是年复一年简单乏味的活动。 在信息更新速率加快, 知识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 没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必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成为一名庸腐的、 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教书匠。创新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接受新生事物的思想, 不能一成不变地用老套的教学方法来教育随时代发展而千变万化的学生。 然而,这并不是说培养创新能力就要抛弃基本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始终是进行教学的基础, 只是在实际运用中要根据适时予以调整, 发展新的理论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路径包括教学设计的能力、 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说课的能力、教学反思的能力、教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的培养, 但并不是简单的叠加。 教学能力内部的各个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例如,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组织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些能力。只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能力的培养路径,就一定能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栋梁之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