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农作物概论复习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096636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农作物概论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完整版)农作物概论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完整版)农作物概论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完整版)农作物概论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完整版)农作物概论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农作物概论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农作物概论复习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作物概论思考题第一章1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对象、性质、任务是什么?答:对象:作物、环境及措施。任务:实现两高一优。性质:农业自然科学。2简述作物的概念广义讲,凡对人类有应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各种植物都叫作物,也就是栽培植物;狭义讲,指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及农业上所指的粮、棉、油、麻、烟、糖、茶、桑、蔬、果、药和杂等农作物。3. 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结合分类的方法作物可分为哪几类?五大部分、10大类别第八页答:(1)粮食作物(或食用作物)包括禾谷类、豆类、薯芋类3类作物(2)经济作物(或工业原料作物)包括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其他作物(主要是嗜好性作物)(3)绿肥及饲料作物(4)药用

2、及调味品作物(5)再生能源作物4作物分类部分有关作物的记忆?属,种,亚种。如籼稻属于禾本科,水稻属按植物学系统分类可明确作物所属科水稻种、籼稻亚种。温度:喜温作物:玉米、水稻、棉花、大小麦、大麦、燕麦、油菜、豌豆、蚕豆、亚按作物生物学状况和生理生态特征分类豆、甘薯、花生、谷子、高粱喜凉作物CAM(景天酸代谢)作物春播、夏播、秋播、冬播作物播种密度和管理情小麦、水稻中耕作物(控制间苗):玉米、马铃薯、麻光周期:长日照作物:麦类作物、油菜、甜菜、豌豆、马铃薯、草木樨、三叶草短日照作物:谷子、糜子、水稻、玉米、高粱、大豆、棉花、麻、烟草、紫苏中日照作物:菜豆、荠菜二氧化碳:C3作物:小麦、水稻、棉花

3、、大豆C4作物:玉米、谷子、甘蔗、苋菜按农业生产特点分类季节况:密植作物(控制播种量):甘薯同第三题5栽培作物与其野生祖先存在什么差异?答:1生长迅速。2产品器官变大。3产量提高。4品质改善。5成熟一致。6种子休眠性变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结合分类弱。7传播手段退化。6双低油菜指:芥酸,硫甙7. 提高粮食总产的途径:单产的提高,播种面积的增加,复种指数的提高8. 研究栽培作物的起源问题,实质目的是什么?找到更多的植物资源,建立基因库,使栽培作物更加多样性。9三大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第二章1. 作物生长和发育的概念是什么?关系如何?生长:指植物体积增大,重量增加的过程,是数量变化过程,同时伴随

4、着植株形态有规律的演化。发育:指作物在一生中,其形态结构及机能的质变过程,包括作物单一器官及整个植株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关系:在作物的生活周期中,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生长是发育的基础,没有生长便没有发育,没有发育也没有进一步的生长,生长为作物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发农作物概论思考题育则为作物的进一步生长创造了条件。2.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生长过旺,不利于生殖器官的形成和养分的积累,产量不高;相反,如果营养生长过弱,不能满足生殖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就会出现早衰,产量上不去。因此,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努力提高作物收获的产量和质量,是作物生产中一项重要的任务。营养生长是

5、生殖生长的基础,如果作物没有一定的营养生长期,通常不会开始生殖生长(1)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条件(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相当的时间内交错在一起(3)各方对营养物质有明显的竞争。3. 作物生长的“S”形曲线分为几个时期?生产上采取促控措施时如何运用?答: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生长量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初始期:指数增长期,群体叶面积小,干物质生产少,而且新长出器官还需消耗大量养分,故生长缓慢,成指数增长快速增长期:植株变大,叶面积增大,干物质积累加快,呈直线增长趋势缓慢停滞期:随叶片变黄衰老,机能缓退,以及同化产物向生殖器官转移调运,群体生长速度减慢。到成熟期,生长进入

6、停滞状态,干物质积累停止运用:(1)作物生育不可逆,曲线可以检验作物生长是否正常。(2)栽培中采取各种促进或抑制作物生长的措施,都应该在最快生长速度到来之前进行,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否则措施的作用就不理想。(3)采取措施控制某一器官时,应该注意对其他器官的连带影响,必须将其作用效果综合考虑。4. 作物的种子与植物学上通常所指的种子有何不同?答:植物学上的种子是指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有性繁殖器官。而作物生产上所说的种子则是泛指用于播种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它包括植物学上的三类器官,第一类即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种子;第二类为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第三类为进行无性繁殖的根或茎。5. 举例说明单子叶

7、和双子叶作物根,茎,叶的区别?答:根系单子叶作物如禾谷类作物的根系属于须根系,由种子根(或胚根)和茎节上发生的次生根组成。双子叶作物如豆类、棉花的根系属于直根系,它由1条发达的主根和各级侧根构成。茎单子叶作物的茎多数为圆形,大多中空,如稻、麦等,但有些单子叶作物的茎为髓所充满而成实心,如玉米、高粱等,茎秆由许多节和节间组成;双子叶作物的茎一般接近圆心,实心,由节和节间组成。单子叶作物的茎主要靠每个节间基部的居间分生组织的细胞进行分裂和伸长,使每个节间伸长而逐渐长高,其节间伸长的方式为居间生长(1分),双子叶作物的茎,主要靠茎尖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伸长,使节数增加,节间伸长植株逐渐长高,其节

8、间伸长的方式为顶端生长。叶单子叶作物的叶(真叶)为单叶,一般包括叶片、叶鞘、叶耳和叶舌4部分;双子叶作物有两片子叶,其真叶多数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6. 作物群体层次结构是怎么划分的?根据作物群体结构的功能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把整个群体分为:光和层、支架层、吸收层。光和层:包括所有绿色叶片,穗和茎的一部分,吸收光能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进行水分蒸发,是同化场所。农作物概论思考题支架层:光和层之下,包括茎杆和分枝,支持光和层,并行使地上部和地下部之间水分和养分的运输传导功能。吸收层:在地面以下,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并进行一些代谢与合成作用7. 子叶出土类型?子叶出土,如棉花、大豆;子

9、叶不出土,如蚕豆;子叶半出土,如花生。8. 作物生育期与生育时期的概念是什么?生育期:栽培实践中,把作物种子出苗到新的种子成熟之间的总天数,即作物的一生,称为作物的生育期(出苗到成熟的天数)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如麻类,薯类,牧草,甘蔗,甜菜等,生育期则是播种材料出苗到主产品收获时期的天数(出苗到主产品收获的天数)需要育苗移栽的作物如水稻、甘薯、烟草等,通常将生育期分为苗床(秧田)生育期和田间(本田)生育期(秧田期加上大田期的天数)出苗期到开始吐絮的天数(棉花)全生育期是指从作物播种到新的种子成熟之间的天数。生育时期: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及内部结构总是呈现阶段性的显著变化,这些

10、变化是我们观测作物生育进程的基础,称为作物的生育时期。9. LAI、LAD、NAR名词解释LAI:叶面积指数,作物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据的土地面积的比值。LAD:光合势,在某一生育期间或整个生育期内作物群体绿叶面积的和数,即每日叶面积的累加。NAR:净同化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积累的干物质的数量。10.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概念生物产量:指作物在一定的生育阶段内或生长周期中,单位面积所积累的干物质的总量。(作物全生育期内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所积累的各种有机物总量)经济产量: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数量,不同作物经济产量概念不同,同一作物栽培目的不同其经济产

11、量概念不同。经济指数(收获指数):指作物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反映了作物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11. 自花作物,异花作物,常异花作物多选题自花授粉:大麦,小麦,水稻,大豆,豌豆,花生异花授粉:同株异花:玉米、蓖麻、桑、瓜类。异株异花:大麻、银杏、菠菜、木爪、石刁常异花授粉:(自花为主,异交率较高)棉花,高粱,蚕豆第三章1. 简述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作物的自然环境地球:提供作物生存的一切物质基础太阳:基源动力作物的人工环境:地膜 环境因素:A气候因子:包括光照强弱,日照长短,光谱成分,温度,降雨等B土壤因子:土壤有机质,结构,温度,水分、养分、空气、酸碱度等C生物因子:植物因子

12、,动物因子,微生物因子D地形因子:地势,海拔高度,坡度,坡向2,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温度概念有哪些? 平均温度:日,旬,月,年、多年平均。 极端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的温度,反常的低温或高温。高温伤害是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继续上升对作物造成的危害,如小麦干热风。冻害:指温度下降到冰点以下,作物组织内部发生冰冻而引起的伤害。农作物概论思考题冷害:指生长季节内0摄氏度以上的低温对作物的伤害。霜害:指秋、春季节由于气温急剧下降到0或0以下,在作物叶面结霜(或者未结霜)使其受害。 界限温度:用于反映农事活动及农作物生育与温度条件之间的关系。 三基点温度: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每一生命活动过程都具有3个基

13、点温度,即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称为三基点温度。最低和最高温度时,作物停止生长,但可维持生命活动。 积温:作物某个生育时期或整个生育期内高于一定温度度数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有效积温: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值总和。活动积温: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 无霜期:一个地区连续大于0C天数的总和,也就是晚霜之后到早霜之前的一段时间。3生产上常见的3种土壤类型各有什么特点?沙土类:通气性好,透水性强,保水保肥力差;好气微生物活动强,有机物质分解释放迅速,土壤有机质积累困难,潜在养分含量低,施入肥料转化快,肥效猛而不稳,有效期短;土温升降容易,昼夜温差大;适耕

14、性好,有利于耕作出苗,但后期容易脱肥早衰,属于发小苗不发老庙。黏土类:通透性差,土壤内部排水不畅,作物易受涝;土壤紧实,氧气不足,不易扎根保蓄性强,养分含量高,分解缓慢,易于有机质积累;紧实易板结,湿时泥泞,干时坚硬,耕作费力,易耕期短,种子不易出苗,属于发老苗不发小苗。壤土类: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性较强,土温比较稳定,耕性良好,宜耕期长,适合各种作物生长,既发小苗也发老苗,是农业生产最理想的土壤。4目前调控作物生长方式的栽培措施可概括为几类,直接作用于生物体的,如整枝,打茬,喷洒激素等;b直接改善作物的生活因子或者通过该面某一生态因子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c同时作用与生物体和改善作物生活因子

15、的5. 选择日照长度与作物的关系长日照作物:小麦、大麦、黑麦、燕麦、油菜、甜菜、豌豆、马铃薯、草木犀、三叶草等。短日照作物:谷子、水稻、玉米、高粱、棉花、麻、烟草、紫苏等。中日性作物:菜豆、荞麦、黄瓜、茄子、辣椒等。定日照作物:甘蔗提高CO2质量分数的有效措施。通过增施优质有机肥,增加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的数量,增强其活力,可释放出更多的CO2,是一项提高CO2质量分数的有效措施。土壤酸碱度(比较耐酸:养麦、甘薯、烟草、花生比较耐碱:甜菜、高粱、棉花、向日葵、紫花苜蓿等。)紫花苜蓿被称做改良盐碱土的“先锋作物”,种植水稻也是改良盐碱地的一项措施。耐涝、抗旱作物抗旱作物:糜子,谷子,高粱,甘薯,绿豆,耐涝作物:黑豆(洼地保收作物),水稻(喜水),小麦幼苗不怕水(拔节后怕水淹),玉米抽穗后较耐涝(苗期及抽穗前怕水淹),高粱(短时间,不过顶则有收成)。.名词概念 生态因子;指作物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 生活因子:日光、热量、水分、养分和空气是作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是作物的生活因子,又称基本生长条件。农作物概论思考题 光补偿点:照光后,作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并随光强增加光合速率相应提高,当达到一定光照强度时,叶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表现光合速率等于零,这时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 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