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考试复习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085973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教育考试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音乐教育考试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音乐教育考试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音乐教育考试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音乐教育考试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教育考试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育考试复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音乐教学论重点1、 教育实际应该划分为三大类:学校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2、 美育的特征:美育是诱发的,而非强制的。美育寓于具体形象、具体情感之中。美育寓于娱乐、欣赏之中,而非乏味说教中。美育是主动的、创造的、而非被动的、灌输性的。3、 音乐教育的最基本的“元素”教师、学生、音乐4、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5、 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6、 音乐教育是 研究有关音乐教育实践及其理论的科学,是研究音乐教育全部过程,揭示音乐教育性质与规律,全面指导音乐教育实施的学科7、 1903年清政府正式将音乐列为学校的必修课,设立“唱歌”

2、和“乐歌课”,这就是近现代中国以“学堂乐歌”为特征的学校音乐教育的起源。8、 1917年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法“代替”教授法“9、 三种不同的音乐哲学观:他律论、自律论、实践论、10、 三种不同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审美论、;功能论、美育论、11、 音乐能力的定义: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音乐心理指得是认从事音乐活动的心理状态及心理能力,有人把这两者称为音乐感和音乐能力,也有人把音乐感一并归于能力范畴,统称音乐心理能力;。12、 音乐能力的构成:1、音乐的感受能力(核心)2、音乐的感知能力3、音乐的运动觉能力4、音乐的记忆能力5、音乐的想象能力13、 如何培养音乐能力?1、音乐的情绪体验是一切音乐能力

3、发展的前提、2、聆听音乐3、体态律动4、听音与视唱5、演唱与演奏6、音乐创造14、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的教育“礼教”相当于现代的“德育”,“乐教”相当于现代的“美育”15、 教育学家孔子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思想16、 (秦汉时期)音乐教育的中心由官学转向了私学。乐府是音乐教育中心转移的明确标志,他作为官办音乐管理和教育机构存在两百多年,可谓世界上创办期最为悠久的教育机构之一。17、 (魏晋南北朝)琴学在汉代就成为文人音乐的标志18、 (隋唐五代时期)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教坊、梨园,在太常寺领导下教习音乐。据教坊记记载,教坊的成员有男有女,还有儿童。 隋唐音乐教育的发达,

4、主要体现在宫廷音乐教育活动中。19、 音乐课程资源是 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音乐课程或服务于学校音乐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20、 课程资源的来源和分类(一) 校内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学生资源、 教师资源、 教学资源(二) 校外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包括: 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媒体传播资源。1、开发家庭教育资源2、开发媒体教育资源,3、开发社区教育资源21、 音乐教学基本原则是: 音乐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是指导教学的基本原则。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不仅要反映出普通教育的普遍规律,而且更要体现出音乐艺术学科的教学规律和特点。22、

5、音乐教学基本原则包括:1、学生本位原则,2、音乐本位原则,3、情感体验原则,4、寓教于乐原则,5、主动参与原则,6、协同融合原则,7、创造发挥原则23、 音乐教学的过程阶段:1、起始阶段,2、展开阶段,3、形成阶段,4、结束阶段24、 音乐教学模式:1、自主吸收2、发现探究3、讨论交互4、合作共进5、开放生成25、 音乐选修课大致可以分为:音乐知识、音乐技能 两大类26、 聆听音乐培养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27、 如何培养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一)“多听“,”反复的听“是发展和提高音乐感受能力的关键(二)有分析的听(三)有选择的听28、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理念瑞士29、柯达伊教学匈牙利 柯达伊教育体系

6、教法要点:1、以集体歌唱为主要教学形式 2、以五声音阶和四分、八分音符节奏为视唱教学的基础 3、采用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及节奏读法。(首调唱名法)是柯达伊教学法中视唱教学的基本工具和手段30、奥尔夫教学法德国奥尔夫教学法“元素性音乐教育”是该体系的独创的风格和特色。奥尔夫教学法的教法要点:1、结合音乐、动作、舞蹈进行音乐教学2、注重培养节奏感3、乐器与多声结构4、注重培养创造力31、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1、审美性2、游戏性3、综合性32、音乐教学评价的定义: 依据一定的音乐教学目标,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各种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效果、完成和满足个体音乐能力发展

7、需要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33、音乐教学评价的原则:1、导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5、开放性原则34、“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可以说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35、音乐学习水平检验可分为 形成性检测 和 终结性检测36、音乐教师教学评价内容:1、音乐专业素养评价2、教学能力评价3、理论研究能力评价4、思想观念及教学态度的评价 37、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为音乐生活的指导者2、教学由重传授向重发展的转变3、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4、师生关系由教师居高临下向师生平等融洽的装便5 、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的转变38、音乐教师

8、的专业化: 所谓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其实际是要强调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从职业的角度来评价教师所具备的条件,即并不是仅仅指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技能,而是指在这个专业领域内,作为教师的职业能力 。39、音乐教师的素质:(一)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 1、首先,是音乐教师的人格2、其次是,音乐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心理素质。(二)音乐素质 必备的制约知识技能:歌唱技能、器乐演奏技能、识读乐谱技能、指挥技能、音乐创编技能、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三) 教育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四) 教育研究能力40、高师音乐教育的特点: 1、师范性 2、专业性 3、基础性 41、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性要求是:第一:具

9、备正确理解音乐、音乐学科、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课程在学科体系、文化、教育中的位置和特点、能力,并能够以此为指导来进行学科课程的教学实践 第二:具备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多项音乐专业基本技能、技巧的能力第三:具备丰富的民族音乐和多元文化、学科综合的知识和能力。第四:掌握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体、注重实践、提倡创造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第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第六:掌握学科的教学评估理论、方法,具备正确评价自身、他人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状况的能力第七:具备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传授音乐的能力。42、教育实习的目的:教育实习要起到“桥梁的作用”

10、 教育实习要起到”定向的作用“教育实习要起到”检验的作用“教育实习要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43、音乐教育实习一般包括: 课堂教学实习、 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与辅导、 班主任实习、 教育调查 44、音乐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一)历史研究 (二)定量研究 (三)定性研究采蘑菇的小姑娘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选的教材是人民出版社六年级的第二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育学生养成热爱劳动、懂得和别人分享快乐的好品质。(一) 说教法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提问法 3、讲述

11、法4、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二)说学法 学法上,应该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演唱法,提问法七:教学过程: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去山上玩过吗?那你们都去山上干嘛呀?你们知道吗,雨过天晴的山上景色更加的迷人漂亮,被雨水冲刷过的大山,小草更绿了、花儿呢,更艳了饿,更奇特的是:小蘑菇也撑着小伞从泥土中冒了出来,享受着雨天的欢乐。用到了提问法。引出本课内容。难 点歌曲中休止符与衬词部分的演唱。 重 点带有感情的演唱整个曲子。巩固练习: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来再次演唱歌曲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学习小姑娘以劳动为光荣的好品质,还应该积极培养热爱劳动的精神。以及休止符、反复等音乐技法。板书: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曲谱。此板书全面而简明的将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有感情的朗读。结束语;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首歌曲。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