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084564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蜿蜒起伏、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景色宜人,学习环境描写的方法。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动作,体会他对人才尊重的优秀品质。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4、体会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体会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和动作,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2)难点:理解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2)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生版)二、教学过程一、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导入

2、新课课前二分钟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MjYzNzc0NTI4.html(设计意图:雄浑豪迈的歌曲把学生带入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去,再由教师的叙述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历史人物刘备、诸葛亮有了初步地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三顾茅庐,体会人物特点。板书课题:三顾茅庐。齐读课题二、复习词语,把握全文1出示词语:片2,分小组齐读:(1)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这些都是课文的主人公的名字)出示片3:(2)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都是写隆中景色的词语)(3)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进、恭敬等

3、候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写刘备动作的)(4)群雄纷争、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统一中国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都是写诸葛亮策略的词语)(5)一起读这四排词语。你发现了什么?(把这些词语连贯地说出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2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过渡:是的,说得真好。课文主要写刘备诚心诚意到隆中拜访诸葛亮。3、交流课前学习微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是的,环境描写在这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烘托出了诸葛亮的人物性格特点。,为下文刘备的诚心诚意相邀做好了准备。出示片4,思考:1、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2、刘备为什么对诸葛亮这样诚心诚意?4、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得到了哪些回报?下面,请同

4、学们带着问题,随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三、精读感悟,体会人物特点。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划出有关句子,找出关键词语,读一读,旁边写好自己的批注。学生交流、汇报。(一)分析人物对话,感悟人物品质。出示片5,男生齐读。(1)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什么叫“嚷”?谁来读一读张飞的话?指名读过渡:刘备听了怎么说?女生齐读(2)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点出“生气”。刘备怎样“生气”地说?谁来读一读刘备的话。指名读(3)从二人对诸葛亮不同的

5、态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二人的对话中作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刘备对人才的敬重。(4)分角色朗读。读出二人对诸葛亮的不同态度。过渡:到了隆中后刘备又是怎样做的呢?(二)分析人物动作,体会刘备诚心诚意。出示片6: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齐读:1找出描写刘备动作的词。指名说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进、恭恭敬敬地站着等候、快步走进2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必答部分)(

6、1)为什么离诸葛亮住处半里多路就要“下马步行”?诸葛亮又看不见?(文官落轿,武官下马,这是古人对特别有地位或对自己特别敬仰的人表示极大的尊敬。可见刘备对诸葛亮是多么尊敬,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是多么高啊!)(2)“轻轻敲门”说明了什么?学生生模仿动作。(怕惊扰诸葛亮)(3)童子说诸葛先生正在睡觉,刘备“轻轻地走进去”,说明了什么?(怕打扰诸葛亮的休息)(4)“恭恭敬敬地站”又说明了什么?(亲自恭候更能让诸葛亮体会到他的诚心,打动诸葛亮。)这一等等了多久?(等了半响工夫;又等了一个时辰,)“恭恭敬敬地站”是怎么个站法?谁来模仿一下?指名模仿动作: 小结:诸葛亮在温暖的被窝里美美地睡着,而刘备却在

7、春寒料峭的早春,在阶下恭候了几个小时,可见,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心是多么诚恳啊!(5)当诸葛亮醒来时,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又说明了什么?(不想让诸葛亮等得太久,同时也体现了自己求贤的迫切心情)(6)体会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刘备诚心诚意地尊重人才。(7)齐读,感悟刘备的诚心。(8)出示三顾茅庐影片, 2、在这句话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3、把这句话用一个词语形容?师出示:(拨云见日)过渡:再后来,刘备对他们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说,出示片9,齐读。B、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自学要求:在这句话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8、?生交流意见不一致的部分:既说明诸葛亮具有雄才大略,又说明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很密切。把这句话用一个词语形容?师出示:(如鱼得水)过渡:诸葛亮真是个足智多谋的人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那么诸葛亮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C、出示片10,齐读: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象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过渡:诸葛亮就住在隆中的卧龙冈,这是一条怎样的山冈?出示片11,齐读: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1)齐读这句话(2)在这句话中,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作者把蜿蜒起伏的山冈比

9、作卧龙。(3)这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像谁?(诸葛亮)。等待谁让他腾飞?(刘备)(4)除了因为山冈的形状像卧龙,还说明了什么?指名说。这句话也暗示诸葛亮有着雄才大略。出示片12:分析比喻句A、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B、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C、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1、这三个句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指名说,(都是比喻句,都暗示了诸葛亮是一个具有杰出才华、雄才大略、旷世奇才的人。) 2、要是这样写好不好?(1)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2)刘备听了茅塞顿开;(3)我得到诸葛先生真好。齐回答。(不好,写得不具体。)(2)揭示关系

10、: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形象具体的说明。过渡:现在大家明白了刘备为什么对诸葛亮这样诚心诚意了吗?指名说。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怎么能不让刘备尊重呢?正因为刘备对人才的尊重,所以他才如愿以偿得到了诸葛亮的辅助。四、小结课文,延伸拓展。出示片13:1、诸葛亮出山以后又有哪些精彩的故事?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出示片14: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智降姜维、取荆州(三气周瑜)、空城计、舌战群儒。2、展示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出示片15:如鱼得水、拨云见日、形影不离(刘、诸)、空城计(诸)、七步之才(曹植)、一身是胆(赵云)、乐不思蜀(刘禅)3、想进一步了解刘备和诸葛亮,请同学们课

11、外阅读小说三国演义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五、全堂总结,升华“尊重”出示片16:板书:现在我们共同回顾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你们看,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把一个“诚心诚意、尊重人才”的刘备的形象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环境描写、比喻描写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同学们,学完了三顾茅庐,两个已经随着历史的长河滚滚而去的英雄人物形象又鲜活在我们眼前,一个是刘备,一个是诸葛亮。“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唯一让我们记住的那就是“尊重”,出示片17。让我们齐读这个词语:“尊重”,让我们记住这个声音:“尊重”六、作业出示片18: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板书: 三顾茅庐刘 备语言、动作 诚心诚意、尊重人才诸葛亮环境、比喻 雄才大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