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初一教师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083288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初一教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初一教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初一教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初一教师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初一教师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初一教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初一教师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课题:致同学们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教师应按照课标内在的要求,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初步了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习惯。设计思路 :一、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其重点是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由于假期进行过辅导,他们对校园环境也较熟悉了,为此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发学校的“问题资源”展开教学。基于本节课的问题较多,所以应首先把学生暂时分成几个组,暂定小组长,以后根据学生素质的个体差异作合理的调整,并说明小组长轮流当,然后让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组长汇报。同时要非常重视如何组织

2、教学,应制定相应的课堂规则和设计形成性评价方案。如使用档案夹,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讨论时声音不宜过大,别人发言时其他人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指出这也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课堂规则和每节课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是课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运用好。同时引入报刊有关科技发展方向及课改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及进行课改的必要性,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配合。 二:1.引入:放一首歌曲校园的早晨,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的关系。 2.让学生明白今年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以

3、及上课方式,培养目标学习方式的变化。3.给学生提出当今科技两大革命之一有生命科学技术革命,为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打下伏笔。4.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每节课应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这对组织教学很重要。5.(问题资源)从学生生活实际及学校具体情况出发,让学生思考:学校目前面临的问题并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1)学校的垃圾问题,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2)学校的厕所问题,怎样解决?哪种方案最好?(想象) (3)提示学校的花草树木发现学校某些树木、花草长势不好,原因是什么?(如果学生知道不多,留待以后学习生物知识后解答,并将知

4、识应用到实际中,改变此现象。) (4)学校的沟渠问题,污染较严重,怎样解决?什么途径最好? (5)伙房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6)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 (7)为什么政府要制订禁止焚烧秸杆的措施? (8)今年天气的变化造成粮食的减产,说明什么问题? (9)关注学生自身: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长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更健壮吗?更聪明吗? 6.师生共同阅读课程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提高文学修养。讨论:生活离得开生物吗? 7.教师启发,通过平常看报、看电视、看书、听

5、广播或在网上查询的资料,谁能说说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以外,你还知道关于生物学的其它方面的知识吗?(最后教师补充) 8.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觉得生物知识有用吗?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公民,是否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是否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呢? 9.对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作评价。 因为本节课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交流,所以无论对与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辩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为此本节课的评价的侧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比例为着80%,能力目标(体

6、现在思维和表达能力方面)占15%,知识目标占5%。 10.效果反馈:本节课达到了预想的目标,上课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占三分之二以上。为了更了解学生,下课布置作业:写一篇自己对生物学的肤浅认识,题目为你喜欢生物科学吗? 本节课体现了学生自主、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式。课题: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难点和重点重点: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增强热爱大自然,保

7、护大自然的情感。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或准备实物、图片。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学生: 学生观察生活环境,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学生准备生物标本。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什么是生物 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 观察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挂图,说出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或实地考察大自然。(适合班额小的农村学校,班额大,需要分小组进行。) 学生拿出自带的物体。通过观察常见的物体,如盆栽花卉、西红柿、黄瓜、蝴蝶、

8、课桌、讲台等,来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播放多媒体课件。 提出问题:“请举出画面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展示挂图,启发学生找出图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无条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学校可用此法) 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特征 实物对比,通过分析小鸟具有的一些生物特征后,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生物与小鸟对比,说出这些生物具有的与小鸟相同的特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得出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结合自身,分析表述。 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然后学生分小组,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

9、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 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时可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阅读课文。提出问题:“想想你具有哪些生物特征?”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生物特征,教师可提示学生,帮助分析。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除我们已经了解

10、到的生物特征之外,谁知道生物还具有哪些特征?”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巩固练习 多媒体打出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学生讨论哪个是生物,并说明理由。 找观察过珊瑚的同学,给大家描述珊瑚和珊瑚虫的关系,大家讨论后得出答案。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去分析。 对平时认真观察生物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说明观察环境对学习生物学的意义。背景资料(1)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2)含羞草遇到刺激所作反应的说明。课题: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

11、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重点: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难点: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调查表格,确定调查路线,(有条件的可带照相机,放大镜等)。教师: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进行调查) 学生根据经验举例,说说什么是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调查我们身边生物的方案,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

12、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根据经验,分析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工作(或说说我国是如何进行人口普查的),从而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出什么是调查,再以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为实例,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的方案,最后和书上关于调查方法的介绍对比,总结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详细的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实地调查 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作调查记录,拍照) 注意安全,爱护生物资源,遇到不会的问题向社区管理员请教。 注意爱护农田,有问题向农民伯伯请教

13、。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而选择调查地点。 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教育学生爱护生物资源。 进行社区生物种类调查。调查中教师应注意安全第一,并注意引导学生爱护生物资源。 进行农田生物种类调查。注意引导学生爱护农田。整理统计各组同学共同整理,归类书写调查报告。 教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展示,交流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交流会。各组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叙述各自的调查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调查报告展示会。各组将调查报告以板报的形式共同展出,同学互相观摩,从中吸取经验。 老师在交流展示中起引导、帮助的作用。布置课下内容写一份调查后的感受。 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并与全

14、国初一学生相比较。 课后各组整理照片,举办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图片展。 提出要求:身高要求是净高,以小组为单位,注意组员间的通力合作。 以班为单位,请各小组互相协作。课题: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重 点: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难 点: 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课前准备教 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多媒体,展示宇宙中各大星球的外貌,从而和地球作出对比;没有条件的学校可收集各大星球的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另外,还准备一个地球仪。学 生: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中各大星球的资料。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生物圈的概念学生观看生动的课件,然后根据自己在课下收集的资料,共同讨论太阳系中各星球的状况。学生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