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081830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考核办法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北海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充分发挥其在北海市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根据国家科技部关于印发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指南的通知(国科发火2010244号)(以下简称指南)的部署和要求,参照科技部颁布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一、指导思想引导北海高新区贯彻落实指南精神,按照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方案加快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坚持“产业主导、创新引领、开放合作、生态示范”的基本方针,以“打

2、造特色产业生态、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北海高新区特色产业和规模经济能力、整合资源和创新创业能力、开放合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和创新型特色园区指标进行考核和督促,引导北海高新区按照目标进度要求推进建设,更好地发挥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创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将北海高新区建设成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特色产业为主导,特色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创业生态更加活跃、开放合作持续深化、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的创新型特色园区,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引领发展区、中国东盟开放型经济合作区、北部湾创新创业示范区、北海市改革创新先行区。(二)到2020年的具体目标一

3、级指标二级指标2017年基数2020年目标经济规模园区营业总收入(亿元)740.3900工业总产值(规上企业,亿元)721.1950产业集群单一主导产业占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91.783工业增加值率(%)15.222百亿规模以上的企业(个)23五十亿元以上规模的企业(个)45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个)294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个)3350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总收入占园区营业总收入比例(%)14.720企业净利润额占园区营业总收入的比重(%)9.910出口额占营业收入比例(%)15.517创新创业国家级产业服务机构(家)47主导产业中的国家级研发机构(家)12企业研发投入占园区营业总收

4、入比重(%)45园区从业人口本科以上占比(%)25.730财政的科技拨款占园区全部财政支出比重(%)-5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的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数(件)4.110累计得到承认的国际标准数量(个)15创业孵化面积(万平方米)19.650资源利用万元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0.20三、考核管理(一)加强组织领导北海市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创新型特色园区目标管理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四个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目标任务下达后,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目标的日常管理、考核、落实以及协调各工作组工作,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为目标责任人,确保各项目标

5、顺利完成。(二)强化目标管理北海市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2018年开始每年年初参照分解目标设定年度指标任务,建立目标完成情况例报制度、临时抽查制度和目标完成提醒制度,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随时监测,准确掌握目标在各阶段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目标完成过程中的问题,对进度缓慢、目标完成不利的情况做到适时预警。(三)做好目标考核由北海市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考核小组,每年年底按照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考核小组评定的考核程序对北海高新区目标年终完成情况进行核实评定。将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目标考核与年度考核挂钩,加强日常考核督导和管理评价工作,适当提高季度考核在年度考核中的比重。四、验收管理2019年至2020年,配合国家科技部对北海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工作进行中期考核,检查和督促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对推进期的工作总结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完善创新型特色园区工作的政策措施。根据指南和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方案,对北海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验收。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