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第一课时2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080672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第一课时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第一课时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第一课时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第一课时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第一课时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第一课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第一课时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一章节练习题课题一1(2010北京理综,1)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2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腐乳时只有毛霉发挥作用B豆腐的表面长出青色物质则标志着腐乳制作完成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D制作腐乳时加盐是为了促进毛霉的生长3下列关于病毒、醋酸菌、毛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病毒与后两者比较,没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是RNAB醋酸菌是好氧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其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和核仁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能产生蛋白酶,分解

2、豆腐中的蛋白质为肽和氨基酸D三者在培养过程中,只要培养基中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都能正常生长繁殖4(2010江苏生物,7)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和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和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和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5(2011广州一模,6)以下关于生物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需借助胚胎移植技术才能获得克隆牛B单倍体育种过程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C用自身干细胞培育的器官,移植后一般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D果酒与果醋的制作过程需要保持缺氧状态6(2010广东理综,25)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

3、酵装置中进行试验(见图),恰当的做法是(双选)()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B一直打开阀b通气C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D把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实验7下面是有关食醋和泡菜制作的实验。请回答: (1)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填中间产物),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这一过程可用(填淀粉指示剂)来检测,因为该试剂遇淀粉呈蓝色,遇上述中间产物呈红色。第二步:用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 。第三步:用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氧气。(2)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还有

4、少量的亚硝酸。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色化合物。进行样品测定时,还要取等量水进行同样的测定,目的是。8(2011广东肇庆一模,29)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按如下左图装置进行了实验,并使用如右图所示的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请分析回答:(1)排气口的胶管设计成长而弯曲的目的是。(2)实验的最初阶段,由于、,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3)在上图所示的计数室中,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4)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

5、验时应进行。(5)请你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9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制作泡菜时需要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其方法是。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为,引起生物致癌。引起细胞癌变的原因是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使细胞中的 发生。(2)1993年,美国科学家K.B.Mullis因发明了PCR技术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PCR技术和生物体内DNA的复制都必需的条件包括、模板DNA、能量、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和;在生物体内DNA复制所必需的,而在PCR技术中不需要的成分是 。(3)为获得一种能高效降解农药的细菌(目的菌),向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将

6、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中,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处理后再倒掉,这样做是为了 。10低度的果酒、果醋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下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同学甲用A(带盖的瓶子)装置制葡萄糖,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之后再将瓶盖拧紧。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制果醋的发酵。同学乙用B装置,温度控制与甲相同,不同的是制果酒阶段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橡胶管也用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制果醋阶段适时

7、向充气口充气。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据此回答有关问题:(1)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 。从制酒和制醋两阶段对装置的处理方式判断,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2)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用反应式表示出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 。(3)B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 。(4)制葡萄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而制葡萄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原因是。葡萄汁为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是 。(5)制作过程中一般不需要额外添加

8、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即可完成。为了提高果酒品质也可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利用 培养基可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如在培养基中加入 可以从细菌和酵母菌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酵母菌。(6)为提高水果的出汁率,使果汁变得澄清,在果汁生产中常用到 。专题二1(2009安徽理综,6)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2下

9、列对四种微生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CO2和NH3分别是硝化细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NH3的氧化BCO2和硝酸盐分别是褐藻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太阳能C糖类和N2是乳酸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乳酸的氧化分解D葡萄糖既是酵母菌的碳源也是其能源,但CO2一定不是酵母菌的碳源3酵母菌的培养最好使用下列哪种培养基()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麦芽汁琼脂培养基C蛋白胨酵母膏培养基 DMS培养基4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运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消毒不能杀死物体内所有的微生物B利用平板划线法可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常用于微生物的接种D微生物

10、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和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培养基成分不同5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或纯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B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C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D分离自养型微生物的方法是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6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A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土样不同B可以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C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

11、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DB、C选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7(2009宁夏理综,40)(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和渗透压等条件。由于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其中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常用的方法是;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

12、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8(2010山东理综,34)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1)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

13、是法。(2)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法直接计数;从微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以确定其应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技术使脂肪酶能够重复使用。(3)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技术。9从自然菌样筛选较理想的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环境采集。(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的培养基,并在条件下培养。(3)下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