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流通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077064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资流通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农资流通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农资流通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农资流通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农资流通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资流通行业分析报告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资流通行业分析报告文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农资流通行业分析报告 / 目 录一、行业管理体制61、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62、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63、农资综合补贴政策84、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95、“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等政策116、其他政策12(1)增值税减免政策12(2)化肥出口淡旺季差别关税政策12二、行业发展概况131、国外农资流通行业发展概况13(1)美国13化肥产业向原料地和种植区集中13产销一体化贴近客户14化肥经营和为农场服务有机地结合14化肥供应和粮食收购结合14(2)印度152、我国农资流通行业发展概况16(1)行业发展历程16化肥17农药种子17(2)我国农资消费特点18分散性18

2、季节性18种植结构差异性19地域性19(3)农资连锁经营情况20连锁经营行业20农资连锁经营行业情况21(4)农资连锁经营的优势22三、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231、行业企业概况23(1)供销社系统农资公司与其改制设立的农资流通企业23(2)“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农资生产企业24(3)其他类型企业242、市场竞争特点24(1)行业集中度不高24(2)经营主体多元化,竞争激烈25(3)同质化竞争严重,竞争秩序混乱25(4)服务品牌建设滞后,农户认同度低25(5)终端销售渠道“小、弱、散”,农技服务水平低263、行业的主要企业与其市场份额26(1)资金壁垒27(2)网络壁垒27(3)品牌信誉壁垒

3、27(4)管理能力壁垒28(5)人才壁垒285、我国农资流通行业的发展趋势28(1)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28(2)流通渠道扁平化29(3)连锁经营将成为行业主导经营模式29(4)销售网络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30(5)销售与农技服务一体化30(6)一网多用,双向流通316、市场供求状况与变动原因31(1)世界农资产品供求状况与变动原因31需求现状与未来趋势32供给情况33(2)我国农资产品供求状况与变动原因34化肥34农药与种子387、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与原因39四、行业上下游产业简况401、行业与上游厂商关系402、与下游客户关系41(1)农业41(2)工业41五、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4、和不利因素411、有利因素41(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41(2)行业整合大势所趋42(3)粮食安全形势严峻43(4)下游需求领域不断扩大44(5)农民收入持续增加44(6)上游供给充足452、不利因素46(1)资金短缺46(2)规模较小,实力较弱46(3)竞争秩序需进一步规46(4)人才匮乏47(5)运输瓶颈47六、行业经营特征471、行业特有的“淡储旺销”经营模式472、区域性特征473、季节性特征48七、进口国有关进口政策、进口国同类产品的竞争格局481、产品进口国的有关进口政策482、贸易摩擦对产品进口的影响与进口国同类产品的竞争格局48八、行业主要企业简况491、农资集团492、倍丰农业

5、生产资料集团503、九禾股份504、开元集团505、天盟农资连锁XX公司516、农农资连锁集团股份517、辉隆农资集团股份51农资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简称,是农户或农业企业从事农、林、牧、渔各业生产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总称,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种子、农膜、饲料、兽药等。一、行业管理体制1、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农资流通行业属于零售业中的其他零售业(行业代码为H1199)。行业管理部门为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和全国供销总社等,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农资流通协会(英文缩写CNAMPCA)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英文缩写CCFA)。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是

6、经民政部批准,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国家一级行业协会,成立于1992年10月18日,由全国供销总社主管、全国从事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的企事业单位和相关部门自愿联合组成的全国性农资行业社团组织。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于1997年在民政部注册成立,是连锁经营领域唯一的全国性行业组织。 2、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位置。2004年以来,连续7年中央1号文件均围绕“三农”问题展开,多次强调要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资连锁经营,重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资供应方面的主力军作用。2004-2010年中央1号相关政策文件和容具体如下表所示

7、: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与国务院文件精神,近年来,国务院与相关部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农资流通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发布与容如下表所示:3、农资综合补贴政策2004年以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增加了农民的种粮成本。为减少因农资涨价引起的种植成本上升,中央于2006年出台了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在粮食直补制度基础上,对种粮农民因柴油化肥等农资增支实行综合性直接补贴。 农资综合补贴是我国农业补贴的主体。目前,中央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共有四类: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以下简称“四项补贴”)。2006-2009年,中央财政支付的四项补贴总额合计3,084.3亿

8、元,而农资综合补贴则达1,907亿元,占四项补贴总额的60%以上。 2009年8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又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财建2009492号),就农资综合补贴基本原则、补贴规模与补贴资金的拨付与管理作了明确规定,进一步促进了农资综合补贴管理制度化、规化和科学化。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支农惠农政策,其目的是为了减轻种粮农户负担,保护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其直接受益者是广大种粮农户,对公司的经营业绩起着间接的积极影响。 4、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为解决化肥常年生产、季节使用的矛盾,促进化肥企业均衡生产,满足用肥旺季需求和稳定化肥市场价格,2

9、005年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国家建立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以下简称“淡储”)。主要容包括: (1)化肥淡储遵循企业储备、银行贷款、政府贴息、市场运作、自负盈亏的原则。(2)化肥淡储区域、品种与数量由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确定,承储企业原则上通过招标方式确定。 (3)化肥淡储期限为6个月,一般为当年10月至次年3月。 (4)化肥淡储年度总量不超过800万1实物吨,原则上按农业生产区域用肥需求配置,主要安排尿素、磷酸二铵等高浓度化肥。 (5)化肥淡储承储企业以农资流通企业为主,兼顾大型化肥生产企业。 (6)化肥淡储承储企业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在中国境具备合法化

10、肥经营资格与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注册资金原则上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化肥流通企业近三年年均销售量30万吨以上、化肥生产企业拥有销售网络且近三年年均生产量40万吨以上,淡储区域近三年年均销售量不少于淡储标的量;具有与化肥淡储规模和区域布局要求相适应的仓储能力。 (7)化肥淡储和企业正常经营相结合,承储企业淡储期间在标的区域累计调入量不少于近三年同期平均调入量与标的量之和、平均库存比近三年平均库存高出标的量的50%以上、调入化肥主要从化肥生产企业购进;同时,淡储期间化肥累计购进量或生产量应比近三年同期数量增加。 (8)化肥淡储到期后,承储企业应在标的区域与时销售库存化肥。淡储化肥只限

11、于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不得用于出口。 (9)淡储化肥所需资金由银行提供,中央财政给予利息补贴。 (10)中央财政负担的贴息资金,按委托单位确认的贴息成本、淡储数量、淡储期限和半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基准利率计算,对承储企业包干。 2005年1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又联合发布了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补充规定,进一步规了化肥淡储工作,主要容如下: (1)淡储品种。淡储化肥以尿素为主,各承储企业淡储化肥总量中尿素应占70%以上。个别地区承储企业可以根据当地用肥需要,并在报淡储委托单位备案核准后,适当调低尿素所占比例,但不得低于淡储化肥总量的50%。 (2)淡储考核指标。在淡季商业储备化肥管理办法考核指标

12、基础上,增加一项淡储库存考核指标。即:在淡储期的后2个月中至少有一个月的月末淡储化肥库存量要高于淡储任务量。 (3)利息补贴。贴息成本不分淡储化肥品种,由委托单位统一参照国家规定的尿素中准出厂价和合理运杂费用逐年确定;没有国家出厂中准价时,参照淡储期间全国尿素平均出厂价确定;利息补贴期限为六个月。 (4)淡储化肥优先购买权。在淡储期间,如宏观调控需要,淡储委托单位与其指定企业对承储企业的淡储化肥有优先购买权。 (5)淡储招标和承储企业管理。考虑企业经营周期和市场供求变化,对承储企业与承储任务实行一次招标、三年稳定、奖优汰劣的办法。 除国家建立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外,全国大部分省级与省级以下地方

13、政府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也建立了地方财政贴息的化肥淡储制度。 5、“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等政策2005年,商务部提出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6年,全国供销总社开始实施“新网工程”。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旨在鼓励包括农资流通行业在的各类大中型连锁企业在农村地区发展农资等市场流通网络建设。 6、其他政策(1)增值税减免政策根据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若干农业生产资料征免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113号)相关规定,除销售给工业企业客户的部分化肥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外,销售其他化肥、农药和种子免征增值税。 国家对化肥、农药等农资销售实行低税率

14、和免征增值税,减轻了种粮农户负担,对整个农资流通行业起着间接的积极影响。 (2)化肥出口淡旺季差别关税政策为保障国农资消费旺季时化肥供应,国家对部分化肥品种淡旺季出口实行差别关税政策,即在国化肥消费淡旺季时按不同的暂定税率征收出口关税,同时在旺季时还征收特别关税。以尿素为例,根据2010年关税实施方案,其淡旺季出口关税税率分别为:由于旺季化肥出口关税税率高,国农资生产流通企业一般均选择淡季时出口。未来,若国家取消该政策或大幅下调旺季化肥出口关税税率,将对存在化肥出口业务的企业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二、行业发展概况1、国外农资流通行业发展概况因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水平不同,世界各国的农资

15、经营模式也各有特点。 (1)美国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经营主体以家庭农场为主,实行机械化耕作和规模化经营。相比中国化肥产业价值链,流通环节更短和扁平化,流通成本得以大幅降低。 化肥产业向原料地和种植区集中根据美国工业调查中心分类,美国化肥行业主要包括氮肥行业、磷肥行业和混配肥行业。 从化肥行业布局来看,美国化肥生产企业主要邻近于原材料产地和传统农业种植区域。大约有70%的合成氨生产企业集中在天然气供应充足地区,而大量硝态氮肥生产企业则分布在用肥高强度的中西部地区、南部中心和海湾地区。佛罗里达中部和北卡罗来纳有美国最大的磷矿基地,因此磷矿石开采与深加工则主要集中在这里。 从行业规模来看,美国化肥行业呈现一种大小企业并立、分工合作的局面。在磷肥行业,由于磷矿石开采与深加工具有规模经济性质,企业只有实现纵向一体化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