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074308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1、施工方案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即厂拌法施工,有利于保证配料的准确性和拌 和的均匀性。2、施工准备 、材料:粗集料应采用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轧制而成的 碎石(粒径应在37.54.75mm之间);细集料应采用2.36mm以下的石屑(缺乏石屑时,可以添加细砂砾或粗砂)。碎石的压碎值应不大于35%,针片状含量应不超过20%。 、在铺筑级配碎石底基层(垫层)前,应从填筑好的路基上将所有浮 土(特别是新老路搭接处的浮土)、杂物清除干净,并严格整形和压实(填 前碾压不得少于2遍)使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路床表面上的车辙或松软部分和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

2、规 定要求的表面都应翻松、清除或掺填同类材料重新进行整修碾压,使其 达到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 、施工前对路基进行复验,同时保证路基排水设施的完好。 、恢复中线测量:直线段每1020m设一桩,平曲线每510m设一 桩。 、测量放样:根据恢复的中桩放出两边底基层设计宽度的边桩,再在 边桩两则3050cm设高程样桩,经过水准测量在样桩上做好标记。3、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路基检查验收一测量放样一混合料拌和一混合料运输一混合 料摊铺一碾压一养护4、施工技术、程序与质量控制A、严把路基验收关,必须严格按规范与设计要求进行路床验收,不 合格的地段要进行返工处理,待处理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底基层的施 工。

3、B、严格按施工程序进行施工,首先必须铺筑100-200m的试验路段, 根据试验段结果指标:松铺厚度(机械摊铺的极限值不得小于20cm、人 工摊铺的极限值不得少于21cm)、压实机具组合及压实顺序、速度、与 压实遍数、压实度的检测方法(灌砂法)等来指导底基层的施工。凡属 未按施工程序报验的一律不许下道工序的施工。C、混合料的拌和与运输:采用级配碎石混合料设计配合比进行掺配, 拌和方式采用机械进行集中拌和;且必须控制好最佳含水量(正常情况 下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0.51.0%为宜),在高温季节其含 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2-3%为宜。混合料的运输:装料时,车要有规律 的移动,使混合料在装车

4、时不致产生离析现象。且应采用大吨位自卸车 进行运输,并保证足够的运输车辆从拌和场运至施工段。D、混合料的摊铺:有条件的可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一般情况下, 可采用推土机配以平地机进行摊铺整平,且必须严格控制好松铺厚度(按 试验路段结果指标)。在摊铺过程中,必须按设计标高和松铺系数来确定 摊铺厚度,且必须在测量放样的样桩上挂线进行摊铺,确保填筑厚度。E、碾压:采用18T以上压路机碾压,碾压方向均应与中心平行,其 碾压顺序一般是:直线段由边到中,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依次连续均匀 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使每个摊铺碾压层整个厚度和 宽度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压实后表面平整、无

5、轮迹或 隆起,并有正确的断面和适当的路拱。压路机碾压速度的控制,头两遍 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 用机夯实直到达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底基层压实度应控制在96%以上。 碾压后的底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无粗细料局部集中现象,碾压轮迹 深度不得大于5mm。否则已施工的级配碎石底基层需再次碾压到设计与 规范要求为止。、接缝处理:、横向接缝处理: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 第一段摊铺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 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进行碾压。、纵向接缝处理:应避免纵向 接缝。在必须分两幅填筑时,纵缝应搭接拌和,前一幅

6、全宽碾压密实, 在后一幅摊铺施工时,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30cm宽搭接拌和整平后 一起碾压密实。5、检查验收、底基层的外形检查底基层外形检查内容有标高、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都 必须符合路面底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 、底基层压实度检查底基层压实度凡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路段,应分别采取补充碾压、换填 好的材料等,并按规定进行检查与验收。成型后如有弹簧现象、不合格 地段要进行返工处理。 、底基层沉降检查底基层的表面沉降速率应达到连续两个月小于15mm/月才可铺筑基 层。S202线新沙洲至小寄山公路改建(二期)工程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培训资料S202新沙洲至小寄山公路改建(二期)工程监理处2011、 2、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