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姥姥的剪纸_4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073630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姥姥的剪纸_4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2姥姥的剪纸_4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2姥姥的剪纸_4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2姥姥的剪纸_4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2姥姥的剪纸_4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姥姥的剪纸_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姥姥的剪纸_4(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 -12 姥姥的剪纸12 姥姥的剪纸 一、 教学目标 1. 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 掌握边读边想边批注自己感悟的学习方法。感受姥姥剪纸的高超技艺, 体会与姥姥彼此之间的浓重亲情。2.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 理解句子熟能生巧, 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的意思。3. 抓住姥姥的剪纸 这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写写亲人对自己的爱。二、 教学重、 难点 1.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品味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和对我 浓浓 的亲情, 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2.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写写亲人对自己的爱。三、 前置学习

2、活动 1. 搜集有关剪纸的文字资料或图片, 了解剪纸文化, 初步感受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魅力。2. 默读课文, 想想哪写内容打动你的心弦, 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四、 教学课时2课时 五、 教学过程环节一、认识 -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 1 出示几幅剪纸图,你对剪纸有哪些了解?(1) 学生交流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我国非常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在生活中广泛使用。1/10( 2) 课文中, 也有一些句子描写了剪纸, 浏览课文, 画出这些句子, 我们读一读。出示学生找出的句子齐读:一幅喜鹊登枝 便完成了。嗬! 梅枝和喜鹊形象生动, 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抢过来看了, 是一只顽皮的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

3、牛背上。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总是在干活儿。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是一片开阔的草地。透过这些描写, 你对剪纸有什么感受? (很美等主观感知)( 3) 在第二段, 有一句话概括了剪纸艺术的表现内容你能找出来吗? (人物、 动物、植物、 器物, 无所不能) 小结:剪纸艺术表现内容丰富, 无所不能; 表现艺术形象生动。(二) 围绕事例, 感知人物 1 再来看题目, 今天读的这篇文章, 是在写姥姥的剪纸 , 那么姥姥的剪纸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1) 默读课文, 围绕姥姥的剪纸 课文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讨论交流:(也可以提供小标题帮扶学

4、生感知文章结构剪纸熟能手巧; 剪纸中祖孙情深; 剪纸中的期盼) (2) 指名按照三部分朗读课文,首先关注读得是否正确、 流利, 相机纠正。重点推进读懂文章表达的意思, 读出自己的理解, 从每一部分-最新资料推荐 -所写的内容感受姥姥的剪纸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要推进学生读进课文情境) 指名读第一部分, 相机纠正不正确、 流利的地方, 重点推进读懂文章表达的意思,读出自己的理解。教学设计:学生读第一段, 这一段作者想说明什么学生体会, 姥姥心灵手巧, 剪纸非常受欢迎。那你能读出这些文字的意思和情感吗? 继续读注意读好啧啧赞叹 有求必应 调皮刁难耍赖 熟能手巧 等。指名读第二部分, 相机纠正不正确

5、、 流利的地方, 重点推进读好祖孙俩的对话, 读知文字中包含的情感。注意读好不解、 笑了、 夸、 缠着, 以及兔子和老牛的温馨画面 指名读第三部分, 相机纠正不正确、 流利的地方, 重点推进读好对剪纸的描写画面,以及作者抒发的情感。(3) 交流:姥姥的剪纸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不仅技艺高超, 还饱含深情) 2 围绕事例, 感知人物。( 1) 教师介绍文章背景:作者笑源的童年在姥姥的呵护下成长,剪纸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童年乐趣。长大以后,笑源外出学习工作,和姥姥相聚很少。3/10姥姥去世了, 笑源每逢去给姥姥扫墓, 便会回忆起童年和姥姥在一起的快乐童年, 深有感触的他写下了这篇文章。听了老师的介

6、绍, 你觉得作者用姥姥的剪纸 做题目, 是在写剪纸呢, 还是在写姥姥这个人呢? (明确是在写人, 是在透过剪纸、 用剪纸作为文章线索写人) (2) 作者和姥姥共同生活的许多年, 自然所见所感的事情也很多。那么多的回忆, 作者选择了哪些事来写呢? (按照课文记叙的顺序交流:对姥姥的啧啧赞叹;姥姥有求必应;我刁难姥姥剪纸;姥姥用剪纸拴住了我; 离家后收到姥姥的剪纸) (3) 在作者回忆的每一件事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怎样的姥姥呢? 逐段默读课文,把你的感受在有关的语句旁做批注。(学生默读、批注, 老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环节二、实践- 重点突破, 语意兼得 (三) 左邻右舍眼中的姥姥 课文中首先从

7、屯里左邻右舍眼中的姥姥写起, 围绕这部分内容, 你感受到一位怎样的姥姥, 请你结合具体的语句来谈谈自己的认识。(主要抓以下两处) 1 感知剪纸神 (1) 读课文第二段,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 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 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 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 人物、 动物、 植物、 器物, 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 剪猫像猫, 剪虎像虎, 剪只母鸡能下蛋, 剪只-最新资料推荐 -公鸡能打鸣。无所不能的意思是什么(用这句话中词语就是要什么就有什么 ) ?这段话中和无所不能意思一致的一个字是什么?(神 )这句话中与无所不能意思相对的词语是什么?(普普通通)这个词采用叠词出现,还连

8、用两个,对于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可以起到什么作用?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这句啧啧赞叹该怎样来读。(感情读)难怪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姥姥剪的母鸡真能下蛋吗?公鸡真能打鸣吗?(不能) 那邻居们为什么这么夸姥姥, 这不是言过其实吗?(运用夸张的写法,更能表达出姥姥剪纸技艺高超)你能学着乡亲们也来夸夸姥姥吗?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能,剪能。2 感受勤劳善良难怪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这不仅是因为姥姥剪纸神还因为(交流:广结善缘、 有求必应)读第三段, 姥姥擦擦手, 就剪纸, 来的人一定是乐颠颠地走了,为什么还要写姥姥接着干的活儿呢?(进一步衬托姥姥尽管劳

9、动辛苦,还是有求必应)齐读这一段, 感受这位勤劳善良的姥姥形象。(四) 我眼中的姥姥关于我眼中的姥姥,作者选取了三件事来写。5/101 理解熟能生巧, 总剪, 手都有准头了 , 感受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 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 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 一幅喜鹊登枝 便完成了。嗬! 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1) 在别人眼中姥姥剪纸神了, 我自然要刁难一下姥姥。刁难 理解吗? 默读这件事例, 为了突出表现我对姥姥的刁难 , 作者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具体写了我死死捂住、服了还挑剔、 眼珠子按冒了) 作者表现姥姥剪纸技

10、艺高超, 为什么对喜鹊登枝 只写了一句呢, 对于我的刁难行为却写得这样细致呢? (可以衬托突出) (2) 这里有几个词语用的非常特别, 调皮蛋、 刁难、 挑剔、 耍赖 , 课前大家查了字典, 理解词语的意思吗? 请你任选一个说一个句子。你发现这些词语是在夸奖人吗? (感知词语感情色彩的贬义)但是在这里, 我自称调皮蛋 , 强调自己刁难 姥姥, 无可挑剔 ,是说挑剔了吗? 还一再耍赖 , 这一些词语用在我身上, 你有没有感觉我行为令人讨厌呢? (没有)那你体会到了我 的什么? (可爱, 在姥姥眼中我的可爱) 你能用上其中的一个说个句子, 表现小弟弟的可爱吗? 小结:这些词语虽然原意有些贬义, 但

11、用在一些语境中也能表达可爱、喜爱的褒义, 这用词语的运用的方法叫贬义褒用 , 反而能够更好-最新资料推荐 -凸显褒义。( 3) 捂住眼睛姥姥照样能剪纸, 这是因为读熟能生巧, 总剪, 手都有准头了 你能结合下面一段话和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数九隆冬剪, 三伏盛夏剪, 日光下剪, 月光下剪, 灯光下剪, 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 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文字虽短, 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这段文字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或俗语呢?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姥姥的赞美) 再看看每一组句子, 你还发现

12、了什么特点? (对偶、排比) 简洁的文字, 丰富的画面, 浓浓的情感, 读起来还富有节奏, 我们一起读一读, 再来感受一下。2 理解拴 , 感受姥姥对我的爱。姥姥的剪纸神不仅在于技艺高超, 还在于能拴 住我。( 1) 默读课文用什么样的剪纸拴 住了我? 指名分角色再现姥姥用剪纸拴 住我的场景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拴 住了我? (总是缠着) (3)剪纸有什么力量, 是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啊剪啊?出示描写剪纸的句子,品读:我抢过来看了,是一只顽皮的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7/10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看看这些剪纸的内容和我们祖孙的生活有哪些联系, 体会这些剪纸中的什么力量拴住了我? (姥姥对我的爱, 姥姥的勤劳、 呵护让我快乐、 自由、 无忧无虑的生活) (4) 感知语言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