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成功经验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4066146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成功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成功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成功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成功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成功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成功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成功经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产学研合作形式及成功经历作为产学研合作发祥地的美国,在其开展过程中出现过多种不同的形式,这些形式的形成,使得学术界与产业界建立起多种形式的联络和合作关系,从而推动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其中,最具代表性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主要有科技工业园区形式、企业孵化器形式、专利答应和和技术转让形式、高技术企业开展形式、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及工程研究中心形式,现分述如下。一、科技工业园区形式20世纪50年代,随着高新技术的兴起和开展,美国工商界和政府部门为了利用大学的研究力量,开场把从事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实验室设在研究性大学周围。从那时起,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建,在一些大学周围便形成了高新技术密集区,被人们

2、称为“研究园区或“工业园区,统称“科技工业园区。美国AURP(AssiatinfrUniversityResearhParks)将“科技工业园界定为:具备私立或公立的研究开发设施、高技术或科学技术导向型企业、以支持性效劳为目的而开拓的土地或建筑物;拥有大学及其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或是在大学及其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正式协作下运营;为了支持新型风险企业的成长和促进经济开展,必须具有促进产业界与大学间共同研究开发的作用;具有支持大学与人驻企业间技术和经营窍门转移的作用。1从美国科技工业园区的兴建方式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由大学组建。如在特曼教授建议下,斯坦福大学于1951年兴建“斯坦福研

3、究园,并由此带来了“硅谷的崛起。第二,由企业组建。如50年代出现的沿波士顿128号公路兴办的“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第三,由州政府主持组建。如北卡罗来纳州对开展高新技术有兴趣,于是选择了位于该州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和杜克大学于60年代共同组建了“三角研究园。1,斯坦福工业园的兴建和“硅谷的崛起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南部的硅谷,地处圣克拉拉县境内。20世纪50年代,圣克拉拉县是水果之乡,根本上没有工业。在斯坦福研究园的影响下,经过50年的开展,硅谷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最初这里叫做“西海岸的电子工业或“圣克拉拉县,1971,年美国?微电子新闻?周刊将此地正式称

4、为“硅谷,从此“硅谷扬名世界。在这50年的时间里,“硅谷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研究一般电子技术和半导体技术,60年代搞集成电路,70年代是微电子计算机,80年代集成电路和计算机产业继续开展,90年代开场向生物技术、环保技术开展,目前开展最快的两个领域是软件和工程与管理行业。硅谷的崛起与斯坦福研究园的兴建是密不可分的。由斯坦福大学于1951年创立的“斯坦福研究园是美国最早的科技工业园。它位于旧金山以南32英里,处于硅谷地区北部的帕洛阿尔托。主要的研究与开发领域涉及电子、航空与宇航、制药和化学等高新技术部门。斯坦福研究园的建立得益于特曼教授的建议。他说服校

5、方将校园中尚未开发的土地租给工业公司,以便在为大学增加经费收入的同时,详细理论他过去提出的“技术专家社区的设想,即将科研力量雄厚的大学和高新技术企业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促使最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于是,1951年,约占校园面积75的斯坦福研究园便在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中应运而生。2研究园的建立不仅增加了斯坦福大学的经费收入,而且由于它的成功开展,促进了整个地区经济的繁荣,影响了美国西海岸高新技术的开展速度,并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硅谷奇迹般的崛起奠定了基矗特别重要的是,以斯坦福研究园为依托开展起来的硅谷,作为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区,它为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科技工业园区的开展树立了典范。

6、2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的形成128号公路距波士顿市区约16公里,呈半圆形环绕着波士顿,建于1951年,全长90公里。从20世纪50年代开场到70年代初,沿公路两侧新建了上千家研究和开发机构。这就是著名的波士顿128号公路科学工业园区。需要指出的是,在波土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成功的道路上,位于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IT)作为128号公路创造创造的摇篮,有着突出的奉献。波士顿地区已有350年的文化教育历史,但原有的高等教育或为宗教界及政府培养牧师和官员,或侧重于纯科学,很少面向工业界。而IT首任校长罗杰斯(illiaBRgers)那么远见卓识地提出,IT应该成为“科学与理论并重的学校,

7、“我们为了在学校培养的学生到达出类拔萃的程度,就不仅要培养他们的科学知识,同时要使他们懂得理论。由于他们是科学家,他们还应能更好地运用科学以扩展理论的知识。3罗杰斯的这些主张为该校近百年来历任校长和师生们所继承和发扬。既注重根底科学研究又重视理论应用的IT为美国工业的起飞、军事的强盛和经济的开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特别是作为该地区最有学术声望、科学技术最先进的研究型大学,它通过产学研合作对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的建立起到了创造创造的摇篮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IT,就不会有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的形成和开展。43.北卡三角研究园的建立所谓“三角,指的是北卡罗来纳州三座城市和三所著名的大学,即

8、达勒姆市的杜克大学、查玻尔希尔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查玻尔希市分校和位于北卡州首府罗利市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这个大三角形东西有120英里,南北40英里。狭义的“三角研究园指的是一个南北长8英里、东西宽2英里的专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由于它正好处于上述三角形之中,故以“三角命名。广义的高新技术三角园区指的是在三个城市之间的整个区域,即由附近13个县组成的“三角地区结合体。二战刚完毕时的北卡州是个经济不兴旺的州。其主要经济来源是烟草、纺织品和家具制造业,居民收入在全美平均线以下。首府罗利市当时还是个缺乏7万人的小镇,而且是全美国唯一没有通州际高速公路的州府。1952年,北卡罗来纳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创始

9、人霍华德奥德姆提出了应该利用当地大学的人才和科研优势促进经济开展的设想。经过4年多的酝酿,一些企业界和学术界人士在1956年成立了一个私营公司,在三所大学之间的地带购置了5000英亩的土地,这就是今天“三角研究园的雏形。但是到了1958年公司仍没有什么大的开展,这使园区开发者认识到,光有一个想法和一块空地是远远不够的,要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在他们的建议下,由北卡州政府出面组建园区,在三角地带划出土地以每平方英尺50美分的特别优惠价供园区使用,并于1959年1月9日正式开园。经过40多年的建立,“三角研究园区已经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它集中了科研和消费优势,吸引了一批象IB、

10、爱立信、杜邦这样的大公司和美国环境与安康研究所等国家级的研究所,“三角研究园同时带动了整个附近地区的经济开展。这不但使三角研究园区同美国西海岸的硅谷和东北部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齐名,而且也使之成为整个北卡州与外部世界交往最著名的商标之一。其成功的因素,用三角园区基金会总参谋的话来概括,即“以大学的研究力量为依托,以政府的支持为坚强后盾,剩下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了。闷从中不难发现,这个地理上详细的三角形只是个简单的外在因素,在“三角研究园区开展和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个抽象的三角关系,那就是“大学企业政府之间互相关联、互动互补的三边关系。可以这样说,一个有形的三角十一个无形的三角=一个成功的范例

11、。除了上面介绍的三种类型也即三个举世出名的科技工业园区之外,美国还有一些颇有影响的科技工业园区,如得力于著名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田纳西大学的“田纳西技术走廊、效力于著名的佐治亚理工学院的“亚特兰大高技术园、由企业组建而成的佛罗里达电子工业带和由奥斯汀市政府全面协调的“奥斯汀高技术中心,它们亦可分别归人大学组建型、企业组建型和地方政府组建型。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二、企业孵化器形式孵化器(1nubatr)原是一种人工孵卵和培养雏禽的设施设备。它创造适宜的人工环境以进步雏禽的消费率和成活率。这里所说的孵化器是企业孵化器(BusinessInubatr)。它是一种为新产品和小企业诞生与成长提供帮助的

12、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形式。它孵化的对象不是卵,而是具有商业化前景的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出来的不是雏禽,而是新产品和小企业。美国NBIA(NatinalBusinessInubatinAssiatin)对“企业孵化器的定义是:在向新企业提供廉价而富有灵敏性的场地的同时,通过提供各种支持性效劳,为管理、技术、融资援助牵线搭桥,提供与其他专家和企业家的交流时机等,从而到达促进企业成长和开展的目的。6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为了更好地促进本国产学研的亲密合作,满足开展高新技术和小企业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弥补科技工业园区形式的缺乏,又进展了新的尝试创立企业孵化器。追根求源,企业孵化器形式仍发源于美国。

13、曾经是美国第一批工业城市之一的纽约州特洛伊城,随着传统工业的衰退,城市经济开展急剧下降。位于该城的伦塞勒综合工学院,在斯坦福研究园和硅谷的启示下,试图通过建立高新技术区来振兴该城的经济,于70年代初推行了一项“培育箱方案,扶植了一批根底力量薄弱的小型高新技术公司,并获得了很大成功。1981年在学院附近开拓了1200公顷的土地,创立了伦塞勒技术园区,1982年又将技术园易名为“工业创新中心。此后企业孵化器便在美国兴起,并蔓延到欧洲。由于各国情况不同,类似企业孵化器这种扶植小企业的机构,在各国有不同的名称,如“企业培育中心、“企业创业者中心、“革新中心、“苗圃、“技术孵化器等。名称虽异,本质是一个

14、东西。企业孵化器的历史虽不长,但它在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形成和开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反映在它大大进步了新办小企业的成功率。据美国企业孵化器协会统计,凡未经孵化器孵化的小企业,50在创办的头5年内倒台,而经过孵化的小企业80都在剧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得到开展,成功率大大进步。在企业孵化器诞生前的20年中,美国年平均新增9000家企业,在企业孵化器诞生之后的5年中,年平均新增74万家企业。8事实说明,这些企业孵化器在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创新才能强的小企业、造就企业家队伍、振兴地区经济和国家经济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美国企业孵化器可分

15、为四种类型:第一类由地方政府或非盈利组织主办,约占孵化器总数的51。创办这类孵化器的主要目的是创造就业时机,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多样化开展,扩大税收来源。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于1984年10月采取公民投票方式,通过了发行19亿美元的州债券议案,随后州议会又通过了将债券销售收入作为流动资金的11个详细经济开发方案的?宾夕法尼亚经济再开发法?。该法第111条规定:在州商业管辖之下,成立以企业界、劳开工会、大学及州政府组成的官方合作机构本福兰克林,并赋予该机构为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器设施而支付贷款和补助金的权利。这个方案就叫“中小企业孵化器投资方案。此前,俄亥俄州州议会于1983年也通过了一项投资方案叫?托马

16、斯艾迪逊方案?。根据该方案设立了7个艾迪逊科学技术中心、艾迪逊种子开发中心和6个艾迪逊企业孵化器。除地方政府创办外,有些非盈利组织出于举办公益事业的目的,也参与经营了一些企业孵化器。如美国的“芝加哥产业开发委员会就办了一个孵化器,其目的是扶植当地小企业,使芝加哥荒废的地区恢复活力。第二类由大学和研究机构主办。这类孵化器是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了增强在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中的竞争力,迅速推广科研成果和使学校所在地区的研发活动生气勃勃而创立的,约占孵化器总数的18,多为大学主办。如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于1980年成立了孵化性质的“最新技术开发中心,该中心成立以来已有近50家企业“毕业。这类孵化器除了有增加收入的考虑外,主办者还想通过办孵化器吸引更多的科研工程和高科技人员。第三类由私营企业主办。这类孵化器一般由风险投资公司、种子基金投资公司主办,也有大企业和房地产经营者合办的,约占孵化器总数的22。目的是通过给参加孵化器的企业投资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