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认识写作学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065536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认识写作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庆认识写作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庆认识写作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庆认识写作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认识写作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认识写作学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新认识习作教学首先让我们来认真思以下几个问题:1、 学生写作的阅读对象是否只是语文教师?2、 课堂或者考场是否成为你的学生写作的唯一情境?3、 作文分数是否已经成为学生写作的唯一目的?(如果你的回答均是“是”,那么说明我们的写作学习是有问题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那是因为)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写作一定是为了特定的读者为了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交际活动。所以今天我要跟大家交流的话题就是:重新认识习作教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我看今天参会的女老师居多,女士最喜欢的活动,我想莫过于逛商场了。你看,你到商场里买衣服,服务员热情接待使劲忽悠,结果你买回家发现有问题或者不满意,于是你去商场要求

2、退货。可是,服务员不同意,而且态度恶劣,于是,我们就想给商场有关负责人写投诉信。写投诉信就是一个写作的话题。这个信写给谁呢?商场经理这就是写作的读者。写投诉信的目的是什么?退掉这件衣服。这就是写作的目的)话题、读者、目的就是写作任务中的三个关键要素。我们先来看看话题。话题,通常所说的写作内容 ,关涉写作“些什么”的问题,它是写作学习任务情境中最显见的要素。(对写作者而言,话题可以分为自发生成的,外在要求的)自发生成(写作者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所选择的写作题材和内容),外在要求(写作者根据特定的写作要求完成指定的写作任务)。(在写作学习,我们要多鼓励学生写自发生成的话题。但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3、往往也需要布置一些特定要求的话题。)读者,写作所预想的明确或潜在的阅读对象。(在写作学习中,往往要预想不同的读者。预想的读者会影响写作的内容的选择和行文方式的变化。所以,我们在设计写作学习任务时,必须明确谁是读者,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所谓读者意识:写作时心中存有的倾诉或交流的对象。这是一种成熟的高级写作能力的体现。(例如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详略得当。学生是不清楚的,什么叫详略得当?什么时候要详?什么时候要略?增加多少叫详?减少多少叫略?似乎都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引入读者意识,就可以很容易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要点。郑桂华老师上的“我们的校园”给新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介绍我们的校园,

4、那么学校的历史、学校的格局就应该详细。给毕业有年的校友介绍,则重点介绍学校的近况以及母校在校友毕业后发生的变化。)讲到这里,你看写作一定是为了读者的写作。(每个写作的人都是写给某人看或为某人而写,不管他心目中的读者对象不明确到何等程度。)读者的存在类型是十分复杂的。他们既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群体;既可能是明确的,也有可能是不明确的;既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作者自己。你看,写在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它的读者就是大众群体,给妈妈写一封信,读者当然是妈妈了,考试作文,读者是阅卷的老师,日记呢,读者当然是我们自己了。毕业推荐信,读者是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的领导。如果缺失了读者意识,可以想象我们写出的文章是多么的

5、可笑。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目的。写作的目的,是指期望写作要达到的效果,是写作的意图与用途。不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每次写作都有一个或多个目的。它可能是传达信息、融通情感、发布经验、唤起行动,也可能是宣泄不满,也可能是为了娱乐等等。不同的目的,往往决定了不同的写作内容与写作方式。比如前面提到的投诉信,如果我们要达到退掉衣服的目的,我们势必要研究商场有关规定,势必会以一种公函的形式去写,势必要陈诉商场的有关规定,依据有关规定去退货。当然措辞一定要委婉。如果,我们只是宣泄内心的不满。那我们大可不必去了解商场的有关规定了,只管将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不满发泄出来就可以了。由此看来,写作教学中,有了读者意识,

6、我们才能明确文章写给谁来读,有了目的意识,我们才能进一步明确写什么,怎么写?可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和目的意识是进行写作学习的基本路径。因此,当我们回头重新审视我们的写作教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写作学习其实是具有双重取向。一是学习取向,二是交际取向。学习取向,写作学习的目的,是指向学习者对写作知识、写作技能和策略的掌握,指向写作能力的提高。交际取向,写作任务的设计与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运用语言文字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写作活动要趋于一致,有具体的写作目的,有明确的读者。(我们目前写作学习任务情境设计的普遍问题是关键要素不全。往往只有话题而没有特定的“读者”和“目的”。那么,如何使学生正在学习的写作,既有写作技能的学习,又变成具有某种具体用途、针对具体的读者对象,能够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真实”的写作呢?这是我们目前习作教学突破的方向。)如果大家对这问题感兴趣,我推荐一本书给大家写作教学教什么作者王荣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