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75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060982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75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75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75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75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75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7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75(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1. 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 )。A.腾贼章汁B.徒问辩背C.勉海谐盗D.后美碧途参考答案:B2. 晋灵公不君中“君”的意思是君子。( )A.对B.错参考答案:B3. 战国策赵策四:“左师触龙言:原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这段话中解释正确的是( )。A.盛气:怒气很大B.揖:作揖,古代的一种礼节C.揖:当作“胥”,“须”的通假字,等待D.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E.谢:谢罪,道歉参考答案:ACDE4. “反不讨贼”中的“反”后来写作“返”。( )A.对B.错参考答案:A5.

2、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6.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哪些形式?( )A.两个名词性词组并列,如:荀卿,赵人。B.不用判断词,句末有语气词“也”,如:张骞,汉中人也。C.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如:陈轸者,游说之士。D.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句末有语气词“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参考答案:ABCD7. “师之出”的“之”是结构助词。( )A.对B.错参考答案:A8. 下面“其”作语气词的是( )。A.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B.天之苍苍,其正色也C.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D.首其请于寡君参考答案:B9. “十年树木”中“树”是动词。(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

3、0. 齐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只是齐国的一任皇帝。( )T.对F.错参考答案:F11. “梁客辛垣衍安在”中的“安”是疑问代词。( )T.对F.错参考答案:T12. 从诗经起,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是( )。A.晦涩B.曲折C.浅显D.口语化参考答案:D13. “其身正,不令而行”句中“令”的意思是( )。A.时令B.发出命令C.县令D.敬词参考答案:B14. 下列各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众若眉而B.间益逐鸟C.初齿网休D.牧采取射参考答案:D15. “崤有二陵焉。”中“陵”的意思是山。( )A.对B.错参考答案:A16. 下列各组汉字,不具异体字关系的有( )A.說悦B.烟煙C.綫

4、線D.距拒参考答案:AD17. 近体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的地方是( )。A.第三句句尾B.第二句句尾C.第五句句尾D.第一句句尾参考答案:D18. 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A.校 信 原B.戒 及 炎C.友 武 叔D.上 过 本参考答案:B19. 下列句子中的“平”,含有“平允,公正”之意的是( )。A.从上观之适与地平B.昊天不平C.法平则吏无奸D.既和且平参考答案:BCD20. 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是( )。A.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C.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D.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详参考答案:A21. 引申义是由本义派生出的几个

5、相关的意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2. “其可再乎”表示感叹语气。( )A.对B.错参考答案:B23. “我闻忠善以损怨”中“损怨”的意思是减少怨恨。( )T.对F.错参考答案:T24. 下列句子中的“官”,表示“官员,官吏”之意的是( )。A.任官然后爵之B.在官言官C.举不失选,官不易方D.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参考答案:ABCD25. 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 )。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B.伯牛有疾,子问之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参考答案:C26.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是用其假借义的有( )A.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B.故错人而思天,

6、则万物之情C.八月剥枣D.吴起须故人而食参考答案:ABCD27. 下列关于“以”的解释错误的是( )。A.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以,连词B.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虚而代之,彼自以之。以,介词C.左右以告。以,介词D.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以,介词参考答案:B28. 论语中“子曰”的“子”,指的是( )。A.男子的尊称B.儿子C.专指孔子参考答案:C29. “为国以礼,其言不谦”句中“谦”的意思是( )。A.道歉B.谦让C.谦虚D.谦敬参考答案:B30. 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的是(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B.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7、C.撅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范雎至秦,秦王庭迎参考答案:ACD3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出自孟子。( )A.对B.错参考答案:A32. 下列义项中,属于“诛”的本义的是( )。A.索取B.治罪C.声讨D.以言语批评人参考答案:C33. 下列句子中的“说”,含有“劝说”之意的是( )。A.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B.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C.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参考答案:AB34.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中的“亲”和“子”属于( )。A.形容词意动用法B.名词作状语C.形容

8、词使动用法D.名词用如意动参考答案:D35. 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凭借的是(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B.太祖累书呼C.天下云集而响应D.秦稍蚕食魏参考答案:B36. “劳之来之,匡之直之”中“劳”的意思是( )。A.劳动B.劳累C.慰劳D.使他劳累参考答案:C37.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的正确翻译是“在我还没有跌进沟里的时候想把他托付给你”。( )T.对F.错参考答案:F38. 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C.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参考答案:D39. 下列判断句,表示造成某种结

9、果的原因的一句是( )。A.良庖岁更刀,割也B.夫战,勇气也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D.是皆秦之罪也参考答案:A40. 以下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A.吾B.我C.余D.予参考答案:ABCD41. 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的是( )。A.豕人立而啼B.嫂蛇行匍伏C.、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D.失期,法皆斩参考答案:ABCD42. 名词用作使动是主语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3. “风乎舞雩,咏而归”句中“咏”的意思是( )。A.唱歌B.咏叹C.歌颂D.咏颂参考答案:A44. “乃遣兵数百于冬界要之。”句中的“要”

10、意为( )。A.腰身B.中间C.中途拦截D.要挟参考答案:C45. “赵太后新用事”指的是赵太后刚刚办完喜事。( )T.对F.错参考答案:F46. 象形字的特征是字形整体上描摹了某一事物的特征和轮廓。( )A.对B.错参考答案:A47. 下列句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客何好B.责毕收,以何市而反C.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D.梁客辛垣衍安在参考答案:C48. 下列句中“莫”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D.君有疾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参考答案:D49. 晋灵公不君中“君”的意思是君子。(

11、)T.对F.错参考答案:F50. 从政治思想体系来说,孟子属于( )A.墨家B.儒家C.道家D.纵横家参考答案:B51. 郑伯克段于鄢的“克”是“战胜”的意思。( )A.对B.错参考答案:A52. “恭”与“敬”是同义词,“恭”着重在外貌方面,“敬”着重的内心方面。( )A.对B.错参考答案:A53. 下列对“亡”解释正确的是( )。A.逃跑B.灭亡C.死D.通“无”参考答案:ABCD54. 关于律诗的对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颔联一般不用对仗B.中间两联一般用对仗C.尾联一般用对仗D.首联从不用对仗参考答案:B55. 下列各组汉字,都是形声字并且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 )。A.陣都鄙隣

12、B.树析休栔C.修脩儵倏D.胃肺膾炙参考答案:C56. 蹇叔哭师属于古代的哪场战役( )。A.鄢陵之战B.崤之战C.鞍之战D.赤壁之战参考答案:B57.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中的“亡”属于什么用法( )。A.使动用法B.被动用法C.宾语前置D.名词作状语参考答案:A58. “君子引而不发”中“引”的意思是开弓。(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9. “屈完及诸侯盟。”中的“盟”是订立盟约的意思。( )T.对F.错参考答案:T60. “君为我呼之,我得兄事之”句中“兄”的用法是( )。A.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B.名词作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C.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或者工具D.名词的意动用法参考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