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405754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树林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红树林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红树林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红树林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红树林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树林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树林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学理念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学会真正地阅读,让我们的孩子因为阅读,走进自然,走进伟大的心灵,走进自我,然后拥有内在的耳朵,内在的眼睛,见人所不能见,听人所不能听,从而拥有幸福的清明的人生.因此,整篇课文的学习应该贯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的思想.先从文章整体着手,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前提下,教给学生精读课文的方法,再放手让他们用学过的方法自己去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精读,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锻炼.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朗读,重点语句相机加以指导. 教材分析红树林写了作者在海南岛琼山看到的海底森林红树林如仙境般美丽迷人的景象,不禁陶醉在这幽静而又神奇的仙境中.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

2、.文章从几个方面层层深入的介绍了海上奇观-红树林.1.远观红树林.2.近赏红树林.3.红树林的繁殖.4.红树林的精神.从而进一步赞美具有红树林精神的人,本文的中心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升华. 教学目标1.识记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字,理解”世外桃源”纵横交错”盘根错节”贫瘠不毛”等词语的意思.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叙述脉络.3.感受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以提纲的形式掌握课文的主要内

3、容,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 课件,有关红树林的资料.2. 海底森林图片,朗读配乐.学生准备:1.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一些简单的红树林的知识2. 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一. 借题发挥,想象激趣.1. 出示单元主题(奇观),回忆在这单元里我们领略了哪些奇观?(有山的奇观-雅鲁藏布大峡谷,水的奇观-浙江潮)2. 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既不是山的奇观,也不是水的奇观,二是”林”的奇观_红树林.(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3. 师生简单交流有关红树林的资料.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 师:那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红树林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自

4、由读课文,完成以下两个任务:(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并认清字形;(2)边读边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红树林呢?找一找,画一画.2. 反馈交流,整体把握.(1)交流学习生字情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抓住重点字指导书写) 树冠 芳馨 婀娜 栅栏 倘若 抵御绚丽多姿 盘根错节 纵横交错 贫瘠不毛(2).师:谁来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红树林呢?(板书) 样子(远观 近赏)胎生繁殖 奉献精神三. 金钥匙导学,学法指导1. 出示金钥匙.(“有些文章,我们阅读时不必通篇细读.在浏览之后可以选择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用学过的方法精读”)2. 在本课中你觉得哪些段落最重要很

5、喜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学习?(交流学习主线)(1).它是从哪个方面来介绍红树林的?(2).你从这一段中的哪些语句中体会出红树林的奇特?(3).读出自己的感受.3.自主学习,自由批画4.集体交流,感悟红树林的奇特之美预设(一):交流涨潮时红树林的景观.(第二自然段)1. 找出课文中描写涨潮时红树林的句子(个别读原文中的句子).2. 品读理解师:这一段在写(远观红树林),你们能感觉到红树林的奇特吗?说说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红树林的奇特?(学生汇报学习,共同感悟)要点一:形态奇:从“密密麻麻,一顶顶”可以看出红树林长得怎么样(茂盛,多)要点二:颜色奇”青翠的树冠”我们知道红树林不仅长得茂盛,而且颜色青翠

6、要点三:动态奇:”浮荡”师:这里的”浮荡”换成”漂荡”好不好?为什么?(预设:漂荡指在水中.胆范围大.浮荡指水中但范围小,这个词用的非常准确,这”浮荡”写出了红树林涨潮时的动态美.)3. 师生共读体会,读出红树林奇特迷人的景象:4. 观看录像:涨潮时作者看到的红树林的景观,感受红树林雄伟壮丽之美.5. 齐读,再次感受红树林的奇特.(预设二):交流退潮后红树林的景观.(第三自然段)1. 找出课文中描写退潮后红树林的句子2. 品读理解你们能感受到退潮后红树林的奇特吗?作者这是在_(近赏红树林)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学生汇报交流,共同感受. )3. 组织交流要点一生长奇特:这片红树林留给你怎

7、样的印象?(神秘,读出这种神秘来.)要点二:形态奇:1.体会红树林发达的根部(抓住”纵横交错”盘根错节”理解想象)2.这一棵棵树怎样才能形成一张海上的绿色之网呢?(想象它的高度和宽度)置身于其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想象情景,学生自读课文要点四:意境奇:我们满眼是蓝色的海水和硕大的树冠,那一朵朵小花不时散发书淡淡的幽香,抬头可见海鸟在林间飞翔,低头便见鱼虾等在穿行.见到这种奇异的景观,你最想说什么呢?4. 语言内化,口语交际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一名记者一位游客,此时此刻你就在红树林游览,谁来试试能把这些奇特的景观介绍给大家.(自由说-指名说-评价)5. 齐读,再次感受红树林的神秘与奇特预设(三):(

8、交流汇报第四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感受到红树林的奇特的?(1) 繁殖奇:在涨潮和落潮之中,在潮水涌动中,红树林靠这种方式来繁殖,这在植物界是独一无二的.谁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2) 生命奇:就是因为它们有顽强的生命力,才有了眼前的海上奇观,我们一起通过读来赞颂它们吧!(3) 看录像感受奇特:红树林为了适应环境,它们通过特殊的方式繁衍,让我们一起来观看这一奇特的过程吧!(4) 看图,指名读生长过程的句子,再次齐读感受奇特.五.由物及人,学习精神1.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看看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比喻句(齐读),想一想:为什么把红树林比作卫士,而不比作其他的?2.用你的理解,来读一读这句话.3.你们读的

9、这么有感情,能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4.板书:奉献精神.5.齐读第五自然段:正是由于红树林生命的顽强,他们默默奉献,对大自然毫无所求,数百年来,它无私地守护着人们的幸福和安宁. 也成为了海上奇观,让我们怀着赞美的情怀去歌颂它们吧!六.总结全文,点明写法1.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具有像红树林一样的精神,你能说说吗?此时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2.因此本文在写红树林的同时歌颂了像红树林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这有没有让你想到我们学过的类似的文章?( )3.小结全文,提升认识今天我们随着作者远观了红树林,近赏了红树林,还了解了到他那独一无二的繁殖特点,从中感受到了红树林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