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幸福院建设工作意见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05594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幸福院建设工作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幸福院建设工作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幸福院建设工作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幸福院建设工作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幸福院建设工作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幸福院建设工作意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幸福院建设工作意见一、重要意义据统计,截止 XX 年全县 60 岁以上老年人已达 7.14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 16.5%左右。伴随着全县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一方面大量农村年轻人进城务工,农村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空巢、独居现象十分普遍;另一方面,农村老年人寿命大幅提高,患病率也相应增加、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加凸显,推进农村社会养老工作迫在眉睫。农村幸福院建设是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和民生工程,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二、目标任务农村幸福院,是指由村民委员会(社区)承建和管理

2、,老年人互助服务,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生活居住、日间照料、就餐、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的公益性活动场所。优先保障 70 周岁以上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散居的五保老人,并逐步向其他老年人扩展。从 XX 年至 XX 年,全省建设农村幸福院 3000个,平均每年 1000 个。我县积极向省、市争取政策倾斜, XX 至 XX 年全县每年建设 15-20 个左右。到 XX 年末,各镇(街道)有条件的村和半数以上的社区都要建设一处农村幸福院。三、基本原则第1页共4页(一)村级(社区)主办。农村幸福院定位在农村,应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核心作用,其建设和管理的任务为村委会(社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第一

3、责任人。农村幸福院建设和管理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尊重老人意愿,管理方式要符合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的要求。(二)政府支持。在实行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前提下,各级人民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组织开展培训,进行管理服务指导等。(三)社会参与。鼓励外出务工经商者回报乡亲,支持社会力量及志愿参与农村幸福院建设和管理,把农村幸福院建设成为汇聚爱心的纽带,传递亲情的桥梁。要充分发挥农村老年协会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老年人权益、开展文体活动、参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作用,使政府的行政推动与民间的养老需求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健康发展。(四)自主互助。坚持“

4、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互帮互助、共建共享”的理念,坚持自主参与、自愿搭伙,不搞硬性摊派和行政命令。四、资金支持农村幸福院坚持村级(社区)主办原则,村委会(社区)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各级福彩公益金给予一定补助。建设标准为:占地面积不低于 2 亩、建筑面积不低于400 平方米、设置床位不低于20 张,补第2页共4页助标准除中央和省市专项福彩公益金每处补助 8 万元外,县福彩公益金每处配套 1 万元,专项用于设施修缮和设备用品配备。农村幸福院建设项目按照“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原则进行补助,按照村委会(社区)申请,镇人民政府(街道办)申报,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对上报项目进行评审,择优选择扶持名单的原则,再

5、逐级上报至上级民政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审核,省市审核通过后,根据省市确定的项目名单,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对幸福院建设情况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县财政局下达补助资金。五、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要将农村幸福院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举措,要落实一名领导具体抓好此项工作,认真安排部署,切实抓好落实。(二)制定科学规划。各镇(街道)要立足自身实际,科学制定本镇幸福院建设规划,坚持源于实际,贴近实际、符合实际的原则。农村幸福院建设以满足老年人吃饭、住宿、活动等基本需求为出发点,遵循“够用就好”的原则,切忌贪大求全。(三)规范项目管理。确定项目要优先选择具备以

6、下条件的村:一是村两委会成员积极性高,村班子成员素质高,能办事、会办事;二是村集体经济条件较好,能提供 2-3 名专职服务人员,且服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由村上有能力自筹解决;三是村上有可利用的闲置的房屋,房屋面积、占地面积、床位数等达到上级文件的要求,能提供灶第3页共4页房、宿舍、活动室等设施;四是老年人口较多,照料需求大,居住相对集中。(四)坚持公益性质。按照公益服务设施定位,坚持村级(社区)主办、互助服务,做到量力而行、规范适度,避免一哄而上、盲目攀比。在保证满足基本需要的就餐、休息住宿和文化娱乐等条件基础上,要丰富服务内容,增加卫生康复等功能。要从优先保障留守、孤寡、失能等困难老人需求入手,逐步扩大服务范围,真正把农村幸福院建设成为老年人的宜居家园。(五)鼓励多方参与。要坚持村集体经济投入为主,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支持。要积极动员社会参与,弘扬人人皆可慈善的公益理念,鼓励在外人士捐助日常必需的生活用品和农副产品,引导爱心人士、志愿者参与日常服务。要发挥老年协会等群众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建设一支公道正派、甘于奉献、细致认真、群众认可的管理服务人员队伍,把农村幸福院建设成为汇聚爱心的纽带、传递亲情的桥梁。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