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练习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050195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全球化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经济全球化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经济全球化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经济全球化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经济全球化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全球化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全球化练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全球化姓名:班级:考号:一、综合题 (共5分) (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觉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周期为5年左右的景气与萧条交替的长期波动。在这个长周期的前230年,世界经济总体处在繁华时期,而在后一半时间,世界经济则总体上处在衰退和萧条时期。在每一种长周期,都会浮现一种或几种新兴的经济强国,运用当时浮现的种种机遇,充当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1)1945年,世界经济进入最强劲的一轮“康德拉捷夫上升期”,美国成为新的“增长极”。美国是如何“运用当时浮现的种种机遇”的(2)有人觉得,从“康德拉捷夫周期”的角度看,美国的霸权地位在1945年如日中天,从20世

2、纪70年代起陷入缓慢衰落。当今世界已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批准这个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你的理由。2.(5分)阅读下列材料:“里程碑”,是我们常常用到的一种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解释是:本义指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常用来比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表中所列历史事件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图片历史地位理由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碑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里程碑欧洲区域一体化的里程碑中国对外开放的里程碑3. (分)加强国际金融合伙,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4年夏,美、英、中档44个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

3、建立了战后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材料二 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年1月,在法国的倡议下,第一届西方重要工业国(涉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首脑会议在法国的朗布依埃举办,会议议程“波及世界经济危机的所有经济问题”。19年的第二次首脑会议,加拿大总理应邀出席,本次会议拟定了每年一次的首脑会议轮流在各参与国召开,七国集团正式形成。(198年俄罗斯正式加入,七国集团发展为八国集团)材料三 二十国集团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成员涉及:八国集团成员国,作为一种实体的欧盟,中国、巴西等十一种发展中国家。创立二十国集团的建议

4、是美国等西方七国的财长们于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的,目的是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办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4. (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年月美英两国刊登了各自的新的国际货币制度方案,即美国的“怀特方案”和英国的“凯恩斯方案”:(一)“怀特方案”主张建立国际稳定基金和世界银行;建议设立一种国际货币稳定基金,基金总额至少为亿美元,由各会员国用黄金、本国货币和政府债券缴纳认购份额,并根据各国缴纳的份额决定各国在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会员国要保证取消对外汇交易的管制,并制定固定汇率。(二)“凯恩斯方案”主张建立一种世界性中央银行,称为“国际清算联盟”。各国

5、在国际清算联盟中所承当的份额以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平均值计算,但是会员国并不需要缴纳黄金或外汇,而只是在联盟中开设往来账户,通过存款账户的转账来清算各国官方的债权和债务。材料二: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两个国际金融机构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核心职务,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美国拥有2%的投票权,在世界银行拥有24%的投票权。英国曾一度迟延批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同,1945年2月在美国答应提供7.亿美元的长期贷款的状况下,终于批准批准。材料三:1945年英国对外贸易削减三分之二,外债由1939年的47亿英镑上升到1945年的3.55亿英镑。而美国工业生产总值由939年占世界的

6、4%上升到945年占世界的60%;国民生产总值由0年的106亿美元上升到5年的2136亿美元;945年黄金储藏占世界的59.6%,148年黄金储藏占世界的74.%。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阐明美英两个方案中有关各会员国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有哪些区别?反映出美英提出其筹划的目的各是什么?(2)材料二阐明美英两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有何变化?(3)结合材料三,阐明经济实力与外交活动的关系。5. (5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战到二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种普遍的汇率规则,处在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重要发达国家把某些在贸易、金融上与其

7、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以及国外殖民地联在一起构成货币集团并互相对抗,使外汇交易向有助于这些大国的方向发展。世界通史资料汇编材料二 2世纪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用浮动汇率制。某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经济发展史(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为变化这一局面,西方大国作出了什么努力?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二阐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因素。6.(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92年2月上旬,欧共体12国在马斯特里赫特市举办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公约,决定在1国范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材料二 199

8、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政府首脑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形成了拥有6亿人口,年平均总产值约6万亿美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材料三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地区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标志着这个地区经济合伙的进一步加强。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阐明了什么?(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对亚太经济有何影响?. (5分)阅读下列材料:如果可以把19年看做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体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种阶段:一方面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体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

9、三阶段是美国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种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节选自白海军大预言:09年的世界请回答:()材料中把1492年看做是全球化的开始,结合材料的含义和所学知识为作者提供历史根据。(2)在第二阶段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的动力是什么?(3)第三阶段的全球化实际是指什么?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哪些?答案一、综合题1 答案:(1)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控制了世界金融市场;签订关贸总协定,控制世界贸易市场;履行马歇尔筹划,控制西欧各国等;运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10、成果。()观点一:批准。随着欧盟、日本的发展、新经济强国的不断浮现,世界经济浮现多极化;美国经济面临诸多问题。观点二:不批准。尽管美国面临诸多问题,但美国的经济实力仍然强大,其她国家无法与之相比。解析:本题重要考察了战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第(1)问根据二战后初期美国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系列史实作答;第(2)问较开放注意根据20世纪0年代后来的史实作答,言之成理即可。2 答案:(1)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对亚非拉的殖民活动广泛展开;开始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2)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定世界经济秩序,增进世界经济朝体系化

11、方向发展,也有助于美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欧洲一体化发展为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欧洲的联系更快密和广泛。(4)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华与发展。解析:解答本题核心是要理解图片和历史地位。第(1)幅应指出为什么说开辟新航路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碑。第()幅规定回答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影响。第(3)幅欧盟建立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第(4)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种新时期。. 答案:(1)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特点:以美元为中心。影响:在有助于美国经济扩张的同步,增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经济危机:滞胀;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

12、崩溃。因素:涉及法国在内的欧共体的发展;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3)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二战之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及多极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即可作答。4. 答案:(1)美国“怀特方案”:筹措50亿美元基金,会员国以黄金、货币认缴,根据份额决定投票权。英国“凯恩斯方案”:会员国并不需要缴纳黄金或外汇,份额以战前年的进出口贸易平均值计算,没有以认缴数来决定投票权。美国目的:为了本国利益,确立世界金融霸主地位;英国目的:为了本国利益,维护战前在世界金融领域内的重要地位。()迫于美国强大的国力,英国基本上接受了美国的方案。美国取代英国,

13、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世界金融霸主。英国丧失了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3)经济实力是外交活动的基本。经济实力强,外交活动的自主性就强,成果就会对本国有利。经济实力弱,外交活动的自主性就弱,成果就会使自己处在不利的境地。解析:略。5. 答案:(1)现象:各国货币汇率混乱,各货币集团无序竞争。努力: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增进了世界贸易;使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2)问题: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因素:日本、西欧崛起;美国实力相对削弱;贸易保护主义昂首。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提炼材料即

14、可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时间信息“一战到二战之间”,显然大国们在二战后为变化货币汇率混乱而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回答第三小问影响就可迎刃而解。第(2)问,第一小问从“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上得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信息。第二小问即可结合所学知识轻松作答。6 答案:(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经济向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依赖限度进一步加深,某些国家建立了比较稳定的经济联系。(2)亚太地区经济合伙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使这一地区的经济合伙有了更加美好的前景。解析:解答第(1)问应抓住三则材料中的区域集团化组织从而得出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第(2)问则应

15、考虑到中国和亚太乃至整个世界的关系,从而拟定对的答案。7. 答案:(1)含义:全球化也就是世界各地之间逐渐连成为一种整体的过程。历史根据:以19年哥伦布远航发现美洲大陆为代表的新航路开辟事件,打破各地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使整个世界逐渐连成一种整体。(2)动力: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畴内开辟殖民地,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资本输出。()两极格局的形成。因素:二战后期,欧洲国家普遍衰落,失去原有的世界主导地位;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霸主,经济和军事实力空前强大;苏联成为唯一能和美国在军事上相抗衡的国家。解析:略。13、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涉及了所有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政权对海外诸国的贸易呈逐渐上升趋势,“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商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长新路,并浮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