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陕师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045300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陕师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陕师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陕师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陕师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陕师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陕师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陕师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2021陕师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陕师考研通中国现当代文学本人的考研经历转眼间,去年的考研已经结束了,有像我一样实现理想,拿到目标院校通知书的,也有结果不尽如人意,准备二战的。但无论怎样,考研这一路走来记载了青春的足迹、逐梦的回忆,更有着了不起的努力,暮然回首,发现自己真的很努力,禁不住给你点个赞!我本科学校双非,文学院学生,平时的专业课成绩都是属于临沭抱佛脚,低分飘过的状态。一个算不上学渣更谈不上学霸的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学生,之前是一点考研的打算都没有的,就想着毕了业找份工作,然后相个亲成个家就可以了。可是看着学院的学哥学姐们毕了业之后大部分都选择了考研,我开始动了

2、考研的心思。但是我平时从来都不关心考研,这一下子让我很迷茫,什么也不清楚,什么也不知道。然后自己上网也查看了很多帖子,说什么的都有,方法倒是不少,但是一到自己的身上,仍然不知所措。我意识到可能是我自己太心浮气躁了,根本就没有静下心来分析过自己到底是到底想要什么,适合什么。看的方法再多自己不了解自己也是没用的。最后,结合自身和网上说的选择学校和选择专业的方法,定下来要报考陕西师范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家就是陕西的额,而且本科学校也在陕西,若能读研究生的话我还想离家近些,不想走太远,太恋家。然后我本科是学习文学的,本来专业课学的就不好,再跨考可能真的要了我这条老命。所以结合

3、以上两点,我报考这个学校和专业。考研从来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考研这条路虽然很艰辛,但最关键自己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不要过于相信别人会帮你,尤其是文学的老师,他们脾气古怪,最讨厌的就是关系户,最不听领导话。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实力。即使你再铁的关系,也抵不过的自己的真才实学。聪明的孩子也不要被所谓的关系户吓到,在考虑到自身实力,恰当的选择合适的学校,我也希望你们有一颗勇敢的心,去为了梦想拼一拼。态度决定成败!其实大家在智力、复习技巧上不会有太大差别,拼的就是态度,还有几分运气。所谓态度,个人觉得自信、坚持是最重要的。不要觉得人家行,就自己不行,其实大家都差不多。要有魄力去搏一搏!选择了就不要放

4、弃!我同学的同学考前一星期放弃了,很可惜的。你就想想我这个水平的都可以考上研究生,你们还有啥不行的呢?其实不到最后成绩出来,你都不知道老天有多爱你、对你有多好!在忍无可忍之时再忍一下,给自己、给老天一个表现的机会!坚持到底不容易,所以在选择考研之前要考虑清楚,一定要自己想考、自己想学才行。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真心希望大家能够坚持到最后,一举拿下考研。即使没有成功,也会在自己的青春岁月里留下难忘的一抹回忆。 目 录第一章 考前必知必通1.1 陕师专业目录.1.2 陕师文学院简介.1.3 陕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1.4 陕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初试科目解析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就业前景解读2.

5、1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综合介绍.2.2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就业解析.2.3 陕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各方向对比分析.第三章 陕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内部信息传递 3.1 报考数据分析. 3.2 复试信息分析. 3.3 导师信息了解.第四章 陕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4.1 参考书目分析.4.2 真题分析. 4.3 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第五章 陕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初试复习计划分享5.1 政治英语数学复习技巧5.2 专业课复习全程详细攻略5.3 时间管理策略及习题使用第六章 陕师中国现当代代文学复试6.1 复试公共部分的注意事项6.2 复试专业课部分的小Tips6.3 心态如何调整第一章

6、:考前必知必通1.1 陕师专业目录由于本人报考的是陕师文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所以,下面只列举这个专业的专业目录: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公共课专业课文学院(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6)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816)语言综合(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0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03)二十世纪中国重要作家作品(04)中国当代文学(05)港台及海外华文文学由上表可以看出:文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公共课有(101)思想政治理论和(201)英语一或或(202)俄语或(203)

7、日语(三选一),专业课一是(716)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二是(816)语言综合(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下面就介绍一下这两门专业课所用的参考书:(716)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书目:(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其他参考书目:(1)钱理群的现代文学三十年(816)语言综合(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参考书目:(1)胡安顺、郭芹纳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2)兰宾汉、邢向东主编:现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3)叶蜚声、徐通锵主

8、编: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北京大学1997年版。以上所列的参考书目就是备考陕师文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时所必须用到的参考书,我在备考(716)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科目时还参考了钱理群的现代文学三十年,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时间有限,看参考书目里的书籍就足够用了。1.2 陕师文学院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文科。1949年西安解放后,师专并入西北大学,成立西北大学师范学院,国文科改为国文系。1953年国文系改称为中国语言文学系(中文系)。次年,西北大学师范学院独立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西安师院与陕西师院合并为陕西师范大学,中

9、文系的事业有了新的发展。1977年后,随着国家高考制度的恢复和完善,高等教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中文系的面貌也焕然一新。2000年,为了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文系与文学研究所、辞书研究所合并,成立了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从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文学院涌现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几代学人薪火相传,为学校改革发展和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郑伯奇、高元白、王守民、寇效信、刘建国、马歌东、梁道礼等,曾任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丁淑元、韩海智、文丕显、傅功振等,曾任中文系、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历届领导班子兢兢业业、殚精竭

10、虑,为中文系、文学院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七十多年来,学院师生员工满载着厚重的历史荣光和文化传统,齐心协力,奋发图强,在教师队伍、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用辛劳和智慧铸就了“扬葩振藻,绣虎雕龙”的学院精神,在陕西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上竖起了一座座里程碑。在2012年底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全国位列第15名,在西部参评高校中位居第一,是全校所有参评学科中唯一进入全国前20%的学科。在2017年的学科评估结果中,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继续稳居第15名。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1、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我院中国语言文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1.3 陕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学院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突出重点,打好基础,形成品牌,交叉融合,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理念,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发展,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 文学院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下设11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艺与文化传播学、文体研究与文学教育、

12、跨语言文化研究,以及美学(硕士点)、课程教学论(语文教学论方向硕士点),已形成了由学士、硕士到博士、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 文学院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古代文学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均为省级重点学科。 2013年,由文学院牵头,联合旅游与环境学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申报的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交叉学科获批设立,学科平台更加坚实,为各类人才充分施展才华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其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于199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四个研究方向:

13、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与批评、二十世纪中国重要作家研究、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媒体研究。本学科注重文学史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之关联互动,突出西部文学与文化研究,重视鲁迅及新文学传统研究。1.4 陕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初试科目解析陕师大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分别是716和816,一个是文学综合,一个是语言综合。先说文学综合,用的是童庆炳的那本大厚红书。文学理论很有框架,看第一遍的时候需要做三件事:熟悉书、脑子里建立起它的大体编书框架、把历年真题标到书上相应位置(当然会有一两道标不上去,那种题.至少要想一想考出来要答什么,答哪些知识点会得分)然后再快速过一遍书。剩下的就是考前背个五六七

14、八遍,早早开始背,背越熟练越好。因为文学理论不太好懂好背,其实背上一遍就会发现文学理论其实还是挺有魅力的。当然也不是背全书,不是前面标好了考题位置嘛,记性不是很好的最好标上题目考过的次数,这样背不完就抓特重点的背。记性好的考题位置的相关知识点都背会,例子看看有个印象就行,反正上去答题也没有多少时间举例子。我大概背了五遍,文学理论最后应该是答得最好的,框架在,知识点都知道答什么,虽然不是原话复述,但答得时候也是按照书上那么个意思走的。我是从暑假就开始慢慢背书了,开始背的时候特别慢,当时是在西北大学附近租房子,在西大上自习,西安特别热,蚊子咬人巨厉害(跑题了),更加背不进去。其实那遍相当于看了一遍

15、笔记加书,把考研真题标了下位置,大概心理有数师大会重点考哪些知识点,因为师大考题重复率很高,今年考了去年一道原题(新青年的作用),还考了一道往年四十分大作文(现当代文学与传媒的关系)。暑假那会学习压力没有特别大,偶尔也看看文本,也算是为考试做准备了,文本很重要的,尤其师大常考的那些作家的名篇名著(比如今年考了巴金寒夜的故事梗概及艺术特色) 我是那种求稳的人,天天疑心自己会不会知识点涵盖不全,最后考试出来自己不会的题(事实证明也想多了,师大题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后来翻到了学姐给的一个考研机构出版的两本黄色封皮的三十年和洪子诚当代文学的辅导书(我记不得是什么书了,书在学校里面放着呢)书上知识点没用,看的是每节后面的名校历年真题的答案,答案做的挺好,把那些书上的真题把师大可能会考的都标了出来。后期背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