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湘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044303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湘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湘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湘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湘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湘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湘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湘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湘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精彩阅读。山行唐_远上寒山石径斜,_。停车坐爱枫林晚,_。1补全古诗和作者。2写出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石径:_ 爱:_3这首诗描写的是_时节的景色,从第_、_句诗可以看出来。4诗人笔下的山林景色图,主要写了_、_、_、_、_、_六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5诗人停下车来的原因是什么?_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B.第二句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出白云升腾、缭绕、飘

2、浮的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C.第三句中的“晩”字的意思是傍晚。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至极。D.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句。把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表现出秋季到来之时作者的哀伤之情。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注秋夕:秋天的夜晚。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天阶:露天的石阶。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1)先选择后填空。这首诗描写的是节的场景,你是从诗中的词语看出来的。A清明 B中秋 C

3、七夕 D元宵(2)诗中的( )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A.冷 B.秋 C.夕 D.卧(3)这首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生活。诗中写了她们的什么活动?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3. 古诗阅读。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1把诗句补充完整。2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4. 课内阅读。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人先写小牧童的_,后写小牧童的_,这从_到_的变化,写得既突然有自然,把小牧童_、_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2本诗的题目是所见,是什么意思?_3本诗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_4本诗表达

4、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_。_,夜深篱落一灯明。(1)默写古诗。萧萧梧叶送寒声,。,夜深篱落一灯明。(2)“萧萧”是指;“促织”是指。(3)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时间)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情感。6. 古诗阅读。所见牧童骑_,歌声振林樾。意欲捕_,忽然_立。1先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2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欲:想要。 将要。 欲望。(_)立:立刻。 站。 存在,生存。(_)7. 阅读理解。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寒山:_生:_坐:_红于:

5、_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象?()A.初秋。 B.深秋。 8. 阅读与理解。春日胜 日 寻 芳 泗 水 滨,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_,_。1把古诗诗句补充完整。2用“/”为上面的诗句画出节奏。3解释词语的意思。光景:_; 等闲:_。4春日的作者是_(朝代)诗人_,他的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等。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和赞美春天景色的古诗?写一句你最喜欢的。答:_。9. 读古诗,完成题目。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解释加点词。(1)千秋雪:_(2)泊:_2写出三、四两句诗的意思。_3绝句第一、二句勾勒的是动态画面

6、,有声有色,()色彩鲜明,表达了诗人的()之情。10. 课外阅读。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全诗描述深秋时候从_到_的景色。(2)诗中点明时间的诗句是:_;表现颜色的诗句是:_;表现形状的诗句是:_;表现诗人心情的诗句是:_。11. 美文选读。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清明这首诗描写的是_节,主要习俗是_。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描写的是节,时间是,主要习俗是。12. 课外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

7、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_,_的思想感情。()A.佳节;思念孩子B.佳节;思念朋友C.佳节;思念亲人2下面对古诗中的字词理解不正确的是()A.倍:倍数B.独:独自C.遥:在远方3诗中的“佳节”指的是_,是在_这天。()A.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B.重阳节;九月初九C.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4以下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是(_)(多选)A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B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C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

8、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13. 课内阅读我能行。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节)_(时间)诗人的所见所想。2“夜书所见”中“书”的意思是_,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写到的事物有_、_、_。3“动客情”中的“情”主要指诗人_的感情。4请用自己的话写写这首诗所呈现的画面。_5请你写两句和这首诗具有相似感情的诗句。_14. 课外阅读。游山西村宋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

9、心情?( )(多选)A.“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B.“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C.这两个字表现了诗人依恋不舍的心情。(2)“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正常语序应为( )A.丰年留客鸡豚足B.丰年留客足豚鸡C.丰年鸡豚足留客(3)诗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是( )A.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4)选择诗句填空。A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本诗中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一句是( )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 )写作者主观心境的句子是( )(5)本诗的线索是,全诗句句紧扣“”字来写,因而主线突出又层次分明。( )A.游踪;游B.所见;游C.所感;游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