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城固北调绘技术总结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04261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岭城固北调绘技术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秦岭城固北调绘技术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秦岭城固北调绘技术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秦岭城固北调绘技术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秦岭城固北调绘技术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岭城固北调绘技术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岭城固北调绘技术总结(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秦岭测图工程城固北测区1:10000地形图外业调绘技术总结编写:杨举原2012年12月29日目 录 一、任务概况4二、测区概况4三、作业综述4四、技术培训5五、首检产品 质量讲评75.1首检产品75.2质量讲评7六、质量保障措施8七、质量评定8八、调绘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108.1 发现问题:108.2产生原因:118.3解决办法:11九、补测基本规定129.1基础控制点成果资料129.2仪器设备129.3软件129.4基本规定13十、补测GPS网测量1310.1补测网的基本规定1310.2补测网数据处理14十一 补测新增地物技术方案1411.1 皮尺丈量法1411.2 两点定位法1511

2、.3 一点一方向测量方法1611.4 角度交会+GPS测量方法1611.5 长边交会+GPS测量方法1711.6 短边交会+GPS测量方法1811.7导线测量+GPS测量方法1911.8假定坐标法19十二、补测精度指标2212.1 GPS测量精度要求:2212.2全站仪测量精度要求:2312.3假定坐标法精度要求:2412.4高程精度要求:24 一、任务概况秦岭测图工程是陕西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基础测绘工程,根据秦岭测图工程项目办(甲方)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乙方,简称“中铁一院”)签订的合同要求,由中铁一院承担秦岭测图工程城固北测区63幅1:10 000野外像片调绘、DLG、DE

3、M生产和景观图片采集,以满足该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需要。中铁一院航测处接受任务以来,于2012-9-26开始组织工作,2012-10-01进驻城固北测区,截止2012-12-29共完成63幅图野外调绘、电子清绘、项目检查、处检查。二、测区概况本测区现有乡镇共计11个,其中城固县包括:小河镇、双溪镇、桔园镇、老庄镇。洋县包括溢水镇、窑坪镇、关帝乡。留坝县包括:马道镇、青桥驿乡。汉台区包括武关驿乡、河东店乡。撤销的乡镇:水磨镇、桔园乡、许家庙镇,毕家河乡。本测区包括公路:国道G316,城固县道X214、X213、X305。洋县县道:X211、X210.其余为村村通、乡

4、道、机耕路及小路。本测区包括包括景区:天台山森林公园、桔园风景区。本测区包括的古迹:位于老庄镇洞阳宫、杨侯禅院、建基岩。本测区包括的河流: 褒河、湑水河、溢水河。本测区包括是的水库:石门水库、狮坝水库、千山水库。三、作业综述参加本次调绘作业人员有:杨举原、王涛、于海泉、赵映玺、王成宗、陈小奇、杨菲菲、唐彦辉、邵晓楠、柯尊瑛、王立兴、张建军。参加本次野外补测作业人员有:韩 震、刘双龙、屈杨飞、山颍松、肖刚、夏庆水、杨阳、姚凯栋、张建朝。项目检查(一查):由项目总工张朝忠负责,参加人员有杨聚原、王涛。处检查(二查):由项目副经理马军负责,参加人员有高志忠、李忠华。其中:高志忠、李忠华为我院聘请的测

5、绘局专家。野外调绘及内业清绘时间:2012-10-01至2012-12-01.野外补测作业时间:2012-10-10至2012-12-01.项目检查(一查)时间:2012-12-02至2012-12-17.处检查(二查)时间:2012-12-17至2012-12-25. 四、技术培训4.1技术培训:9月26日,技术培训正式开始,4.2培训机构:由处副总工何金学任组长,培训时间为8天,参加人员:24人。4.3培训内容:GB 13977-1992 1:5000、1:1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 20257.2-2006 5000-10000地形图图式秦岭测图工程生产技术规定秦岭测图景

6、观图片采集规定秦岭测图工程1:1万数据规定(第一版)省库10000矢量地形要素数据规定-第二版陕西省秦岭测图工程城固北测区1:10000地形图外业调绘专业技术设计书4.4培训方式:第一阶段:集中串讲分别由何金学、马军、张朝忠、杨举原、王涛对上述七个文件进行集中讲解,对外业调绘管线、居民区、地貌、独立地物等相关内容判视、取舍、表示、属性的调查表示进行逐条讲解。对补测的原则、补测方式、数据的处理进行讲解。对讲解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及时上报项目办予以解决。同时,要求学员做好记录,利用晚上时间对上述7个文件进行学习。时间为2012-9-26至2012-9-28第二阶段:相互交流由测绘局专家和项目组

7、全体成员参加,对项目办颁发的技术规定、数据规定、技术设计书、规范进行交流学习,每人对条款进行讲解,讲解完成后,由其他同志谈论自己的理解或提出问题,再由测绘局专家进行讲解。时间为2012-9-29至2012-9-30第三阶段:现场答疑由参加培训的全体人员进行试生产,内调、外调、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时间为2012-9-1至2012-9-2五、首检产品 质量讲评5.1首检产品10月15日,项目部进行首批产品的检验,并形成记录文件。采用内查与外查相结合办法,内查利用MapMatrix立体测图仪(图形工作站)立体检查,外查是检查人员到现场进行核实。5.2质量讲评10月18日,项目部进行首批产品的

8、检验的质量讲评,并形成记录文件。针对首检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质量讲评;项目全体成员参加了讲评会对于首检产品出现的问题逐一讲解,让每一个作业员、检查员清楚发生的原因,易出问题的地方,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问题整改。六、质量保障措施6.1秦岭测图工程的质量管理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我院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6.2按质量体系标准,精心策划,制定各项生产计划、质量检验计划。从技术设计、人员培训、设备检校、过程控制等环节,认真贯彻和落实质量体系要求,确保测图成果质量达到设计要求。6.3由项目部组织全体参加该测区的生产人员、管理人员、检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技术设计书及相关技术规定。培训结束

9、后,组织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工作。6.4项目生产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实施首批产品的质量检验,检查存在问题。对首批出现的问题,进行质量讲评。6.5产品质量实行所级、处级两级检查制度。项目部对作业成果进行100%的检查及外查。处技术部质检人员对全部成果进行室内100%的过程检查,按相关规定进行外业抽查,并填写过程检查记录。并编写检查报告。6.6各级检查人员必须对成果检查意见的处理结果进行复查,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处理。6.7最终成果由陕西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组织实施验收。七、质量评定本次检查成果共计63幅,优:9.5%,共计6幅。良82.5%,共计52幅。合格8%

10、,共计5幅。八、调绘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8.1 发现问题:1.房屋采集不全,街区综合过大,2.房屋与实际形状不符,3. 房屋漏调情况。4.通讯线调绘,对有方位意义贯通的通信线调绘过多。5.错漏的池塘、坎、独立地物、采石场、矿井、水塔等地形,6. 在外业调查中发现有地名、沟名等五万图上标注的名称与实地调查不符。7.植被表示不合理,如针叶林、阔叶林、疏林区分,草地的区分。8.景观照片少拍的问题。8.2产生原因: 第一个原因:影像不清晰,树木遮挡,阴影等因素干扰,导致正射影像上房屋形状显示不全,或难以识别辨认。 第二个原因:地震后房屋损坏,拆迁后重建, 第三个原因:1:10000图调绘经验不足。8.3

11、解决办法:对于街区式居民地外围新增的房屋,重新补测街区轮廓线。对于散列式居民地房屋,现场调查用补调、补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在图上标明补测地物,指示补测组补测。对于管线调绘的通信线调绘。按技术任务书要求,加强通信线表示选择取舍的规定,对国道边县与县之间贯通的通讯线进行调绘,主要山沟贯通的通信线择要表示,次要短小的山沟,不表示。对于错漏的池塘、坎、独立地物、采石场、矿井、水塔等地形,首先内业用MapMatrix立体判释,用不同像对切换影像判释地物,判释不准,性质不明地物标识标记,外业调查时现场核实。外调发现有地名、沟名等五万图上标注的名称与实地调查不符,经现场再核实,将其记录下来,回来后找收集的

12、资料再次核对,保证正确。景观照片少拍的照片采用实地补拍的方法解决。8.4技术规定补充陕西省秦岭测图工程城固北测区1:10000地形图外业调绘专业技术设计书第七条要素选取与表示的原则:第二款第二项规定:不依比例房屋及半依比例尺房屋采用红色,由于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导致不依比例房屋与半依比例尺房屋不易区别,经请示项目办公室,将半依比例尺房屋改为黑色。九、补测基本规定9.1基础控制点成果资料本测区从陕西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收集四等及四等以上1985国家高程基准水准点共30个,国家平面控制点11个,我国天文大地网与高精度GPS2000网联合平差(地面网点)大地坐标成果7个,基本满足外业调绘补测的起算数据使用

13、。9.2仪器设备LEICA TC1500全站仪一台LEICA TCA1202全站仪一台棱镜6套LEICA GPS测量仪六台皮尺8个9.3软件LGO软件南方CASS软件AUTOCAD软件Microstation软件其他软件9.4基本规定9.4.1大地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属于36带,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08。9.4.2. 高程 : 1985国家高程基准。十、补测GPS网测量10.1补测网的基本规定1.补测GPS网使用测绘局提供GPS点作为参考站。2.采用GPS星形网,按双参考站,快速静态法方式观测。3.编制作业调度书。观测时认真量测仪器高,填写观测问

14、题记录。4.野外观测采样技术参数如下:卫星高度角GDOP观测时长整周模糊度解算边长(km)数据采样间隔有效卫星数15720分钟120%10520秒55.为保证补测GPS网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在外业测量时,使用双参考站模式,且在参考站相关的所有补测GPS网测量完毕后,参考站才能关机。6.既要求参考站提前开机,延迟关机。10.2补测网数据处理1.观测成果输入软件后要认真核对数据,保证数据输入的正确性。2.采用双参考站观测的补测GPS网数据,参考站的GPS基线应同GPS网中的基线进行重复基线比较检核,避免天线高等量错造成的错误。3.补测GPS网基线数据处理完成后,可利用GPS控制网的转换参数对其进行数据转换得到补测GPS网的成果。4.补测GPS网的高程采用高程精化水准面计算而得。十一 补测新增地物技术方案11.1 皮尺丈量法11.1.1适用对象:1. 人可到达的新增地物、以及其他需要补测的新增地物。2. 在正射影像图上,需要补测地方周围存在明显的特征点。3. 需要补测的物体较为规则。4. 物体长度、宽度皮尺可以量测。5. 需要补测的物体可以依据周围物体进行定向。11.1.2采用方法1.确定补测的物体特征边的走向。2.量测补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