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奎《木鼓歌》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041775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晓奎《木鼓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刘晓奎《木鼓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刘晓奎《木鼓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刘晓奎《木鼓歌》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刘晓奎《木鼓歌》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晓奎《木鼓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晓奎《木鼓歌》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木鼓歌教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音乐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每人自制一个鼓(一个敲击能发声的物品。如纸盒、茶盒、小盆子等;两根小木棍)。二、教学课题木鼓歌,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九册第六单元欢乐的鼓声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木鼓歌,并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2、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活动,用身边的材料即兴创编鼓点为歌曲伴奏,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愉快感受。【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木鼓歌,并积极主动的参与音

2、乐实践活动。教学难点: 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活动,用身边的材料即兴创编鼓点为歌曲伴奏,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愉快感受【教学辅助工具】1、多媒体课件 2、电子琴3、一大一小两只堂鼓、四只鼓槌4、利用百度搜索找到相关图片、音乐、视频等三、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木鼓是佤族特有的一个鼓种,歌曲木鼓歌表现了佤族人民欢乐歌舞的场面,佤族人民唱起欢乐的木鼓歌,跳起轻快的佤族木鼓舞,尽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歌曲为一段体,羽调式。曲调明快、跳跃、具有舞蹈性节奏。歌曲运用了很多重复的手法,衬词的使用也增添了佤族民歌特有的味道。歌曲表达了佤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及歌颂。2学情分析:这节课所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通

3、过几年的音乐学习,他们已经有了较强的体验、感受、探索、创造音乐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识谱和拍击节奏的能力。四、教学方法这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本节课对学生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学会演唱歌曲木鼓歌;二是能即兴创编鼓点为歌曲伴奏。这节课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听唱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整体感知、小组合作、拓展延伸、发明创新等多种教学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使终带着深厚的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放音乐稍息、立正、站好,老师和学生一起跳舞。【百度搜索】音乐稍息立正站好http:/ 【百度视频】http:/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激起学生对鼓乐文化的兴趣,然后将这种兴趣转移到对本课的学习中。二、超级模仿挑战赛节奏训练(出示两个小堂鼓)师:看,老师也带来了一大一小两个鼓。下面,我们就用这两个鼓玩一个超级模仿挑战赛的游戏。大屏幕出示三条节奏和挑战规则:1、指出老师敲的是哪条节奏。2、边读边敲出这条节奏。1、挑战节奏(2)先指一个学生指出老师敲的是哪条节奏,并挑战。然后全班学生以桌面做鼓,手做鼓锤一起挑战。师:在这条节奏里有一个这样的符号,(板书:0)这是什么记号?师:它的作用是什么?2、挑战节奏(3)指一生挑战后,全班再挑战。3、挑战节奏(1) 这里进行节奏练习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几个主要节奏型,二是解决学生对歌曲

5、中四分休止符时值的掌握。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所以我把节奏练习,设计成超级模仿挑战赛的形式。把本来比较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而有趣。三、学唱歌曲木鼓歌1、揭示课题师:从同学们的鼓声中,我听出了你们的欢乐和自信,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你们一定会表现的更加精彩。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歌曲也与鼓有关,名字叫木鼓歌。(板书课题)2、认识木鼓师:同学们,你见过木鼓吗?想不想认识木鼓?老师准备了一些有关“木鼓”的资料,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播放“木鼓”图片资料,用木鼓歌做背景音乐)【百度搜索】音乐http:/ 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对“木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木鼓”在佤族人民的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6、。2、欣赏木鼓歌播放木鼓歌,找出旋律中有多少个四分休止符。【百度搜索】音乐http:/ 设计意图:节奏练习环节中,学生已经对四分休止符进行了专门的练习,这里让学生一边欣赏歌曲,一边加入像拍手、跺脚、拍桌子等这样的伴奏,加强对四分休止符时值的感受。5、读歌词全班学生以欢乐的情绪一起读歌词。设计意图:熟悉歌词。5、接唱歌词游戏这里设计了三种接唱形式,一是老师与学生接唱;二是男生队与女生队接唱;三是各小组间接唱。经过前面的欣赏活动,学生已经基本熟悉了歌曲旋律,再通过接唱歌词的活动,学生就能较为熟练的演唱歌词了。6、完整演唱歌曲,并对歌曲进行演唱情绪和方法的处理(1)问:你觉得木鼓歌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

7、情绪?老师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歌曲一小段,让学生判断哪种方法更能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然后指导学生用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来完整的演唱歌曲。(2)边唱边用拍手、跺脚等小动作给自己的演唱伴奏。【百度搜索】音乐http:/ 课前,我让学生用身边很常见的材料,如茶叶筒、纸盒等每人自制了一个“鼓”。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鼓”的特点为歌曲设计伴奏。通过设计、练习、展示,互相评价等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合作学习带来的愉快,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四、拓展延伸欣赏各种不同的鼓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佤族的木鼓,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其他鼓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多媒体课件出示:丰富多彩的“中国鼓”【百度搜索】音乐http:/ 通过欣赏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优秀鼓乐文化的了解,感受我国鼓文化的丰富多彩。五、课堂小结小结:我们中国的鼓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是鼓的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