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 (1)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038156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时珍夜宿古寺 (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 (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 (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 (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 (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时珍夜宿古寺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时珍夜宿古寺 (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会中心小学语文备课教案四年级上册课 题17.李时珍夜宿古寺主备授课时间:目标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长年累月、断垣残壁”等词。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二次修改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长年累月、断垣残壁”等词。3. 初读课文,了解

2、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落大意。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字词,通读课文,理解文中生词的意思。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落大意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 1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根据老师给的几个提示,猜出相关人物。(1)19年 史学家 砸缸 资治通鉴 (2)远渡重洋 生物学家 青蛙卵剥离手术(3)江苏宜兴 奔马 画家(4)一万余里 “医林二圣”之一 本草2简介李时珍3出示课题(1)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相关李时珍的课文。出示课题:李珍夜宿古寺 (齐读两遍)(2)再读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学贵有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进课文。二: 预习检查过渡: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下面一起来分享你们的预习成

3、果1、生字词夜宿 庞宪 师徒俩这篇课文里出现了两个人,是庞宪是李时珍的弟子,所以又可称为 (师徒俩)齐读2 遍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察访药材他俩一路 指上面两词,反复读。 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点水,这就叫读 饥餐渴饮白天赶路,晚上住宿,这就叫读 晓行夜宿,从这两个词你感觉出什么?(非常辛苦)再读该词,体会辛苦。他们这样辛苦是为了指读,察访药材 “察”是什么意思?“访”呢?师相机补充讲述李时珍编本草纲目的知识把这三个词送入句子,读好它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你在读这段话后,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重点读好“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好几个月”灰尘 断垣残壁 破庙他们今天晚上住的是怎样的一座古寺?(

4、破败)所以又叫破庙,齐读古寺里到处是(指 灰尘)、齐读看图,屋顶上、窗户上都是洞,不时有冷风灌进来,有些墙壁已经倒塌,一半立在那里,一半全是碎砖,这就叫 (断垣残壁),齐读,垣就是墙壁,这个词也能够说成 颓垣断壁煮沸 垒成桌子 端详 扯下 陶碗 笔墨砚台 呃逆指读,齐读说说你已经懂得那些词的意思。(师重点讲端详:仔细地看,找一找端详一词在文中哪句话中,自由读,想想是什么意思。2.朗读课文,概况文章主要内容过渡:生字新词读准了,也理解了,课文就一定读得更好了。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现在谁能把课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说一说?自由练说,指明交流。 小结:刚才我们简要概括了文章

5、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真了不起,说得真好!三: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利用时间变化分段的方法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说出理由。2.利用时间变化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并写出段落大意。3.交流:(1)指名交流,读找到的句子(相机出示) 时间顺序: (2)交流分段情况,并说说段落大意。四:学习第14自然段,体会寺庙的荒凉、破败1默读第4自然段,想想师徒俩住的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寺?2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请你画出相关句子。3指名交流到处是灰尘很脏;积了厚厚的一层;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可能还有蛇虫鼠蚁;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很久都没人来过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4指导朗读(请

6、你读。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把体现“脏”的地方都读出来。你再试试)(请你读。你读出了古寺的残破;我眼前仿佛出现了灰蒙蒙的蜘蛛网)(请你读。你读出了古寺的危险。这样的地方,不要说“住”,就是看一眼,都觉得把你的感受送进文字,读。)同学们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我们一起读。齐读第4小节。5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读课文2、3小节,找找原因。6.这里的“一心”能够换成哪些词?“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7.师小结:原来,为了寻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毫不犹豫地对

7、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齐读)8.一个“就”字,你读出了什么?(随便;对住哪儿没有过多的要求。不怕吃苦 一门心思扑在修好本草上;对物质生活无所求,随遇而安在他看来,只要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好了。)9.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一个“就”读得好,把李时珍对物质生活无所求,随遇而安的淡泊读出来了。五: 布置作业1.习字册。2.语文补充习题一、三题。(设计意图:巩固学习的生字词,练好钢笔字。正确区分形近字,并能准确组词。)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

8、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重点、难点: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二:学习57自然段1.过渡:师徒俩除了住得苦,还吃了哪些苦呢?请同学们轻轻读课文57自然段,找一找相关句子。2.交流“啃干粮”的“啃”是什么意思?你们能做个动作吗?看出来你们咬的时候很费力,你们吃什么东西的时候要这么费力呢?(骨头、鸡腿、甘蔗)李时珍啃的是干粮,怎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咬?(风干了,硬了。可见放的时间长了。)粮食放时间长了,说明了什么?(在路上察访药材的时间长了,可

9、真辛苦啊!)3吃的是泉水、干粮,住的是破败的古寺,走的是荒山野岭,这样的生活苦吗?交流,相机出示(1)庞宪说“先生是快50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么?”你能换个说法吗?(2)“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这样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不!文中有个词语告诉我们多长时间?(长年累月)难怪李时珍说,比住在家里苦多了!想象一下,他们还会吃哪些苦? 师补充:李时珍从35岁开始重新修订本草纲目,在修订的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蒌,带着徒弟,翻山越岭,访医采药,不要忘记,到现在他已经多大了?(快50岁了!)这

10、样长年累月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经快15年了!可是李时珍却说(齐读):“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李时珍( )的精神。板书:(不怕吃苦) 三:学习8-13自然段过渡:李时珍吃的“苦”绝不仅仅如此。同学们,默默地去读读课文的813自然段,你对“苦”一定会有新的感受。1默读课文的813自然段,李时珍还吃了什么苦,划出有关词句。2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跟同桌交流交流。3.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12小节的细节描写。(如果学生说到,就直接切入,如果没有答到,就让学生一起来学习第12小节) 你们看,李时珍在无法识别

11、“鸡肠草”与“鹅肠草”的时候他先是端详,端详是什么意思?(仔细地看)不仅仔细地看,还在想,想怎样区分“鸡肠草”与“鹅肠草” 在外形看不出的情况下,李时珍就 小结:这一段抓住了端详 扯下 嚼嚼这些动词,把一个( )的李时珍描写得生动传神。 板书:严谨我们一起来读好这描写李时珍品尝草药的情景。 4.同学们,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不仅品尝鸡肠草,鹅肠草,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罗花的毒酒。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

12、哪些新的认识? 5.同学们,这一切的研究和揣摩,这一切的危险和担忧,写在纸上,就变成极为简练的14个字。引读:“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字数不多,但字字可靠,字字准确,字字严谨,读!“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6.引读:“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寺庙内,李时珍就着皎洁的月光记着白天的寻访所得;山风透过露天的屋顶吹起了他花白的头发,夜越来越深了,弟子庞宪脱下衣服轻轻披在他身上,李时珍浑然不觉,依然思索着记载着,我们也不知他是什么时候入睡的 再读:“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为了修订本草,他真是( )四:整体感知“苦

13、”与“值得”1.如果说我们先前感受到的是李时珍生活上的艰苦,现在,你感受到的是2.怪不得李时珍说,“比住在家里苦多了!”这样的“晓行夜宿”,是夜以继日工作之后的“晓行夜宿”!这样的“饥餐渴饮”是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研究之后的“饥餐渴饮”呀!孩子们,我们目睹了李时珍在古寺中一夜的生活,而这一夜仅仅他一生几十年中的一个瞬间,多少个夜晚,他都是这样度过的。3.让我们捧起书,再一次细细地品味李时珍编写本草的“不易”。4.面对这一切,李时珍只是淡淡地说“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板书:值得为什么呢?板书:万民得福 5.为了万民得福,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正是这种可贵的精神,创造了新的本草纲目。请听听世人对它的评价吧出示:李约瑟博士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6.看着,想着,李时珍的话又轻轻回响在我们的耳边,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第五板块:布置作业语文补充习题第二、三题。(设计意图:加深对课文片段的理解,熟练掌握从关键字词中理解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