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说明书终稿11111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03462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1,01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说明书终稿11111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毕业设计说明书终稿11111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毕业设计说明书终稿11111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毕业设计说明书终稿11111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毕业设计说明书终稿11111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说明书终稿111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说明书终稿11111(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说明书终稿11111摘 要设计矿井为吴桂山煤矿1.2Mt/a新井设计,共有11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为29.08m。设计井田的可采储量为12617.7万t,服务年限为60.9a。划分一个水平,上下山开采。井田走向长7.0km,倾斜长4.0km,煤层平均倾角15,属于缓倾斜煤层。本设计矿井采用双立井的开拓,集中大巷布置方式。共划分4个采区,其中首带区为111采区,布置两个工作面同时生产。开采工艺为轻型放顶煤开采,大巷采用胶带输送机运煤。年工作日为300d,采用“三八”工作制,工作面长为1600m,截深0.6m,班进二刀,放煤一次。提升设备为主井采用箕斗提升,副井采用罐笼提升。由于井田走向

2、较长,且为缓倾斜煤层,以及煤层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决定本井田内全部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开采。关键词:吴桂山煤矿,采煤工艺,走向长壁,轻型放顶煤AbstractThe task of this design is to construct a 1.2million tons new shaft for WuGuiQiao Administration.This mine has 11 minable Coal Seam.and its average thickness is 29.08 meters.Designed field of minable capacity is 12.6177 mi

3、llion tons. It can adapt for 60.9years, and is divided into one levels,up and down hill mining. Average alignment in farmland in well lengthways 7.0km, average slant lengthways 4.0km average, rake angle in coal seam 15, belong to the assuasive slant coal seam.This mine shaft is applied to double ver

4、tical shaft; Layout of concentrated tunnel development method; The coalfield turns to is divided into totally 8 ming pit, thereinto the first ming pit is 111,there are two working face in this pit. Technics of this desigin is lighted discharge of top coal. This mine works 300 days every year. Adapt

5、“three-eight” work system, the length of work face is 160 meters and the depth of coal mining machine is 0.6meters, and times of every team is two,discharge of toping coal once one day.Because the coalfield lengthways is bigger, and incline of the coal seam is assuasive, and coal seam geology condit

6、ionetc. factor effects, deciding this well farmland inside the complete adoption lengthways development.Key words: WuGuiShan Coal Mine,The technology of coal mining,Lengthways development,Lighted discharge of top coalI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前 言11 开采设计依据及内容21.1设计依据21.2 设计内容22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32.1矿区概述32.2井田地质特征3

7、2.3煤层特征83 井田境界和储量133.1井田境界133.2矿井工业储量133.3矿井可采储量134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74.1矿井工作制度174.2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75 井田开拓185.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185.2矿井基本巷道226 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296.1煤层的地质特征296.2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296.3采区车场327 采煤方法367.1采煤工艺方式367.2回采巷道布置488 井下运输508.1概述508.2采区运输设备508.3大巷运输设备的选择538.4矿井辅助运输559 矿井提升569.1概述569.2主副井提升系统5610矿井通风及安全技术

8、5910.1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5910.2采区及全矿风量计算6110.3矿井通风阻力计算6710.4通风机设备选型7110.5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7211矿井排水7611.1概述7611.2排水设备7611.3矿井水害防治7812矿山技术经济81参考文献83谢 辞84前 言吴桂山井田位于驻马店市确山县古城乡,井田中心西距京广铁路马庄车站6km,北距驻马店市12km。该矿属驻马店市引资建设的一个矿井。郑州设计院曾于1976年8月提出矿井设计方案,报省计委审查后,于1978年元月批准并以予革计基字(78)第12号下达了关于吴桂山煤矿设计任务书的批复。由于资金短缺,停建至今。驻马店市位于予南严重缺

9、煤地区,没有煤矿。近期驻马店市已新建和拟建电厂、水泥厂、化肥厂等多座,急需大量煤炭。长期以来工业和民用煤全部依靠外运,煤价昂贵,开发该矿无疑会对该市经济发展有重大积极作用。1 开采设计依据及内容1.1设计依据1.1.1 相关文件(1)予革计基字(78)第12号文关于吴桂山煤矿设计任务书的批复;(2)2003年3月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调查队提交的河南省确山煤田吴桂山井田资源储量核查报告和2003年3月省国土资源厅予国土资认储字【2003】07号对该报告的矿产资源储量认定书;(3)1976年省地质局8队提交的吴桂山井田地质勘探精查地质报告;(4)驻马店市吴桂山煤矿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委托

10、书;(5)予国资采划字【2003】10号文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6)供电协议书。(7)河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预计基础【2003】2188号关于驻马店市吴桂山煤矿有限公司吴桂山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8)河南省煤炭工业局予煤规【2003】609号关于报送驻马店市吴桂山煤矿有限公司吴桂山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意见的函。1.1.2 相关资料(1)采矿工程设计手册;(2)现有设备和系统有关资料;(3)矿井相关图纸资料。1.2 设计内容根据驻马店市吴桂山煤矿设计的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状况,本着工程量少、投资小、工期短、见效快,既符合当前实际,又符合长远发展要求的原则,提出合理和优化的开发方案,

11、本次设计煤层为二21煤层。2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2.1矿区概述2.1.1井田位置与交通吴桂山井田位于驻马店市确山县古城乡境内,井田中心西距京广铁路马庄站6km、至107国道7km,均有公路相接;交通十分便利。2.1.2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井田地处华北冲积平原南缘,地形平坦,地势西高东低,标高68-82m。井田往南1015km为贯山、金牛山等低山丘陵,呈北西南东向分布,标高230284m,属伏牛山脉大乐山东延余脉。本区气候属暖湿带大陆性气候,全年绝对温差悬殊。蒸发量大于降雨量。七月平均气温27.7,极值41.9(1966年7月19日),一月份平均气温1.2,极值-17.4(1969年2月5日)

12、,年平均气温14.8。年降雨量多集中在六、七、八月间。七月份降雨量最大,平均193mm。十二月份降雨量最小,平均12mm。历年平均总降雨量939.4mm。1975年8月上旬,本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五天连续降雨量达427mm。风向以北北东频度最大,十一月至次年三月平均风速最大,一般3m/s以上。历年最大极端风速为25m/s。常年冻结期及降雪期分别从十一月中旬至次年三月中旬,日积雪最厚达18cm(1964年2月9日)。2.1.3地表水系及主要河流流经确山煤田的主要河流为泥河和沙河,发源于确山县西大乐山,于吴桂山东汇合,向东于小湾西边入臻头河,向东北于汝南县东南之沙口注入汝河。二河均系季节

13、性河流,最大流量140m3/s,最小流量0.09m3/s,最高洪水位可达海拔70m。2.2井田地质特征2.2.1井田勘探及煤系地层1958年1976年6月先后由原中南煤田地质局106队和河南省地质局8队进行普查和精查勘探,并提交了精查地质报告,该报告于1976年8月由省地质局矿产储量委员会以(76)予地储决字第2号文批准。2003年3月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调查队提交了河南省确山煤田吴桂山井田资源储量核查报告,该核查报告于2003年3月省国土资源厅以予国土资认储字【2003】07号予以批准。井田东部地层走向近东西向,西部转为北西向。倾向北东,倾角1025,一般15左右。自西南向东北,

14、地层由老到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二叠系,与上覆第三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与下伏奥陶系中统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奥陶系中统为煤系基盘,厚约230m,岩性为深灰色致密厚层灰岩夹浅灰色白云质灰岩。含煤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一)石炭系(C)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厚29.3972.02m。1、中统(C2)本溪组(C2b)为杂色铝土质泥岩、薄层砂质泥岩和细砂岩,含结核状及稀疏分布的黄铁矿。层厚2-10m,一般4-6m。2、上统(C3)太原组(C3t)为灰色厚层致密灰岩,含一2、一3、一5、一6、一7煤层,单层厚0.15-1.24m,仅一5、一6、一7局部零星可采。本组共含六层灰岩,单层厚0.40-18.10m。下

15、部二层为灰至灰白色厚层致密状生物灰岩。中上部为三层深灰色薄层灰岩。顶部为深灰色厚层致密灰岩,厚0-16m,一般8-12m。(二)二叠系(P)为一套陆相含煤碎屑岩沉积,整合于石炭系之上,平均厚367m。自下而上分述如下:1、下统山西组(P1sh):下部由浅灰色钙质砂岩、深灰色砂质泥岩、浅灰色铝土质泥岩和泥岩等组成。含二煤段煤四层,其中二0、二3煤层均不可采,二21、二22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二22煤层顶底板常可见黄铁矿和菱铁矿结核。钙质砂岩以下至上石统顶部灰岩,钙质成分逐渐增高,有时相变为砂质灰岩。厚18.50-41.94m,一般30m左右。中部为深灰色薄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岩、薄层砂质泥岩(相当于大占砂岩段)。厚1.90-22.77m,一般9m左右。底部距二22煤层3-5m,有时为二22煤层的直接顶板。上部为黑色砂质泥岩、细砂岩(相当于香炭砂岩段)。层厚1.28-32.90m,含二4煤层,厚0.10-2.85m。顶部为深色粉砂岩、砂质泥岩、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组成。厚12.19-75.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