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很适用有意者可下载看看!) (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03399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很适用有意者可下载看看!) (2)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很适用有意者可下载看看!) (2)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很适用有意者可下载看看!) (2)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很适用有意者可下载看看!) (2)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很适用有意者可下载看看!) (2)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很适用有意者可下载看看!)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很适用有意者可下载看看!) (2)(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科学之旅 序号:01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 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 等物理现象。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 课堂导学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 ,以上现象属于 现象;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 ,以上现象属于 现象;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以上现象属于 现象;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

2、 ,以上现象属于 现象;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 ,以上现象属于 现象。6、物理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 (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 ,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 (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 (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 ,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外作业1、 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 (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

3、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2、 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后反思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序号:02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以声波进行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停止,发声也停止。2、 演奏小提琴时,琴弦在 ,打鼓时, 在振动;敲击瓷碗边缘后听到的声音是由 振动发出的;吹笛子时,笛子发声是由 发出的。3、声音靠 传播,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声速大小与 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4、 不能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大小规

4、律是 课堂导学1、设计多个实验方案,探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1)实验器材: (2)研究方法: (3)实验过程: 2、如P14图1-4所示,用实验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你还有其它的实验方案吗?3、设计实验方案:分别探究固体、液体和空气可以传声。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会看到泡沫小球 ,如将上述装置带到月球上做实验,则会看到小球 ,这说明 。2、若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少于0.1秒,人耳就能把两次声音区分开。(1)要能区分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多远?(2)甲在长铁管的左端敲击一下,乙在铁管右端感觉到二次声音

5、,则铁管至少多长?3、一列火车以72km/h的速度驶向前方崖壁下的隧道口,距崖壁720m时,火车鸣笛,司机鸣笛后经过多少时间听到回声?课后练习1、利用声学知识测定海洋的深度(或测量闪电处离地面的高度),需要先知道哪些数据,需要测出那个物理量,试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2、小明走近鱼缸拍手,金鱼备吓跑,小丽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面远端,小丽听见敲击声。鱼儿究竟是被拍手声还是拍手动作吓跑的?敲击声是通过空气还是桌面传入人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实验改进意见,解答上述问题。3、利用火车车轮与铁轨接头处撞击发出的声音可以粗测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说出你的测量方案和需要的器材。课后反思课题: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6、 序号:03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并体验人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内传导的原理。2、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导学方法:学生自主实验、启发归纳法 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人耳的主要结构 2、 人耳听声音有两种途径,一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的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 ;二是声音通过 传到 ,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 。3、 声音在传给大脑的过程中,如果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就会 ,称作 ,只要是 没有受损,还可以借助助听器恢复部分听力。4、 由于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每只耳朵的 不同,这些差异使人能够判断声源的方位,叫做 。课堂导学1、 用牙

7、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铅笔的下端,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不接触铅笔,而保持铅笔的位置不变,手指用与前次同样的力轻敲铅笔的下端。(1)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方式传递的;(2)这两次声音主要不同点是 ,通过这一实验,能得出结论 。2、蒙住某人的眼睛,让他安静的坐在房间中央,头不要转动。然后用两枚硬币在他的证前方或正后方、正上方敲击,他能说出敲击硬币的地方吗?体验一下并讨论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蛇没有耳朵,但我们都知道“打草惊蛇”这一成语,这是指打草时草及地面振动发声,通过 使蛇感知声音的2、关于双耳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音的大小B. 利用

8、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音的远近C.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准确判定声音传来的方向D.声音从人的正前方或正后方传来时,人耳不易分辨清楚2、下列是通过骨传导感知声音的是( )A.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手轻敲桌面的声音 B.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听音叉的声音C.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 D.把振动的音叉尾部抵在牙齿上听声音课后练习1、 小明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用同样大的声音讲话时,如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一部分,则听的一方

9、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听到对方的声音。2、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的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的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逻辑吗?为什么?课后反思课题:声音的特性 序号:04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2、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应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对比归纳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叫音调,频率表示 , 叫频率;2、人的发生频率范围是 ,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 叫超声波, 叫次声波。3、 叫响度, 叫振幅,响度与 和 有关。4、乐音的特性包括 、 、 ,不同物体即使发出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仍能够分辨,表明 。课堂导学1、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