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科学酸碱盐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03287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科学酸碱盐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三科学酸碱盐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三科学酸碱盐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三科学酸碱盐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三科学酸碱盐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科学酸碱盐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科学酸碱盐试卷(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酸碱盐一、选择题1. 火碱的化学式是ANaCl BNaOH CMg(OH)2 DNa2SO42.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酸式盐的是ANaCl BNaHCO3 CCu(OH)2 DH2SO43. 下列物质中,能跟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Fe BBa(NO3)2 CNa2CO3 DNaOH4. 某溶液的pH=9.6,则该溶液A呈中性 B呈酸性 C呈碱性 D无法判断5. 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石灰水 B氯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盐酸6. 下列物质中,能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是A稀硫酸 B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硫酸铜溶液7.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石灰水反应,又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ANa2CO3

2、 BCuO CFeCl3 DKNO38.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探究大理石性质时,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大理石的板砖碎片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B大理石与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可作灭火剂C实验室里可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D大理石雕像不易受酸雨侵蚀9. 下列各组物质均能溶于水,则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酸和碱 B酸和盐 C碱和盐 D盐和盐10. 某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 A浓硫酸 B食醋(pH=3) C食盐水(pH=7) D苏打或肥皂水(pH=9-10)11.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A向pH=3

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C向H2SO4和CuSO4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12. 53gNa2CO3 和42gNaHCO3分别与过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则 ANa2CO3放出的CO2多 BNaHCO3放出的CO2多 CNa2CO3 和Na HCO3放出的CO2一样多 DNa2CO3和Na HCO3放出的CO2无法比较13. 硫代硫酸钠晶体是一种恒温保温瓶的填充物,硫代硫酸钠(Na2S2O3)属于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14. 一次性就能将澄清石灰水、稀硫酸、食盐水三种溶液区分开的试剂是 A. 二氧化碳气体 B. 无色酚酞试液 C. 氯化钡溶液 D. 碳

4、酸钠溶液15. 小刚同学在做有关溶液性质的实验时,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溶液。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16. 家庭常用洗涤剂的pH 如图4 所示,其中最接近中性的是17. 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C 溶于水时放出热量B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 能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18.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KCl溶液 B. K2CO3溶液 C. NaNO3溶液 D.稀盐酸19.各物质间有着一定的反应关系金额转化关系,下列各组物质间可以按下图所示各组直接转化的是 A.FeFe2O3FeSO4Fe B.COCO2H2CO3CO

5、C.NaOHNaClNa2CO3NaOH D.HClCuCl2BaCl2HCl20. 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21. 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则物质X的化学式可能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石蕊物质X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溶液变红ACa(OH)2 BCuSO4 CHCl DNaCl2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铵态氮肥一定不能与碱同时施用 B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C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性物质 D酸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二、填空题1. 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

6、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达到鲜嫩爽滑的目的。小于发现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小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是 。小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测:猜测: ;猜测: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针对以上猜测,小于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1_。_。实验2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

7、水变浑浊。实验结论:猜想、都正确实验2中,小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粉末,他猜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请用物理、化学方法各1种进行鉴别。(1)物理方法: ;(2)化学方法: 2. 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02468101214烧杯中溶液的pH1.11.21.41.62.07.011.012.2 (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 色;

8、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 。3. 小雪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并定时对其进行酸碱性强弱的测定,发现其pH均小于7且逐渐减小,直至稳定在pH=5。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雨水酸性逐渐_(填写“增强”、 “减弱”或“不变”)。该地区的西瓜适宜在pH为6070的土壤环境中生长,此雨水对西瓜产量的影响是_。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或消除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人们向煤炭中加入_作为固硫剂制成型煤。4.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属于大气污染物,且能形成硫酸型酸雨的气体是_; (2)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在军事上常用于制作烟幕弹的物质

9、是_。5. 在化学实验室,亮亮学习小组要对实验产生的废液进行研究。已知废液中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 (1)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首先,观察废液为无色溶液,则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然后,测试废液的pH为13,则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接下来,向废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废液中一定还含有的物质是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2)小组同学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此废液_(填“能”或“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原因是_。6. 图14 是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意图。( 1 )写出图14 中a 、b 两种仪器的名称:_ _( 2 ) b 容器所盛的试剂是_(填“水”或“浓硫酸, )。( 3

10、)稀释时,若两种试剂添加顺序颠倒,将会发生 _ 【 联系与拓展】 据媒体报道,2007 年5 月有一村民在家里误将装在酒瓶中的稀硫酸当成白酒喝下,造成食道和胃严重损伤,这是因为稀硫酸具有_ 。这一事件警示我们,家中存放或使用药物时应注意_. 7. 小艾同学在妈妈买回的某食品包装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小艾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小艾同学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写两种);(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 现象(填“放热”

11、或“吸热”)。(3)取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价,一起猜想。小艾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小聪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任写一种)。8. “果导片”是一种常用缓泻剂,主要成分是酚酞。某同学欲将其作为酚酞指示剂的替代品,他将“果导片”研成粉末放入酒精中,搅拌、静置,取上清液滴入白醋和食盐水,看到_,滴入澄清石灰水发现_;确定“果导片”可作酸碱指示剂使用。当他用饮料吸管向滴有“果导片”清液的澄清石灰水吹气时,可观察到_现象。9.食品腌制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因亚硝酸盐易诱发癌症而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有人设想:先向含有亚硝酸盐(NaNO2为例说明)的腌制食品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铵,共热后生成无毒、无害的氨气、水、和氯化钠;然后再持续加热,使过量的氯化铵分解为氨气、氯化氢气体,经过这样处理的腌制食品就可放心食用。请写出设想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