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案(最终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03172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基础教案(最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最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最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最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最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基础教案(最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基础教案(最终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填充题(每空3分,共12分)1、为了复制一个工作表,用鼠标拖动该工作表标签达到复制位置的同时,必须按下 Ctrl 键。2、在工作表中的某个单元格内直接输入“6-20”Excel认为这是一个 日期型数据 。3、在word2003中,做页眉页脚的奇偶页不同,应在页面设置的 版式 菜单栏里。4、同时选择多个相邻的工作表,需要按 shift 键,同时选择多个不相邻的工作表,需要按 ctrl 键。5、在word2003中,可以改变文字的字号、颜色、字体、对齐等,菜单这个叫 格式或格式工具 栏。6、单元格中出现“#!”这样的数据,表示 超出单元格范围 。7、在word2003视图方式中,所见及所得的

2、视图方式是 页面 视图。8、将B4单元格的公式“$C4+D$5”复制到同一工作表的D7单元格中,该单元格公式为 =$C7+F$5 。9、2.58E+04表示 25800 ,2.58E04表示 0.000258 。10、在Excel中,#REF!表示 引用无效 。1在WORD编辑状态下,要删除刚输入的一个汉字或字符,应按的键是( )A、ENTER B、INSERT C、DEL D、BACKSPACE2一个通常的Excel文件就是( ),它是用来计算和存储数据的。A、一个工作表 B、一个工作表和一个统计图C、一个工作簿 D、若干个工作表簿3一个工作表中的第28列列标是( )A、28 B、R28 C

3、、 C28 D、AB4在Word 2003中,如果要把整个文档选定,先将光标移动到文档左侧的选定栏,然后( )A、双击鼠标左键 B、连续击3下鼠标左键C、单击鼠标左键 D、双击鼠标右键5在word2003编辑状态下,绘制一文本框,应使用的下拉菜单是( )A、插入 B、表格 C、编辑 D、工具6在Excel中,函数SUM(A1:B4)的功能是( )A、计算A1+B4B、计算A1+A2+A3+A4+B1+B2+B3+B4C、按行计算A列和B列之和D、按列计算1、2、3、4行之和7Word 2003中字形和字体、字号的默认的设置值是( ) A常规型、宋体、四号 B、常规型、宋体、五号C、常规型、宋体

4、、六号 D、常规型、仿宋体、五号8在Word 2003中,单击绘图工具栏的“绘图”按钮,出现“绘图”下拉菜单,在该菜单中选择( )命令,可使图形置于文字上方或下方。A“绘图”下拉菜单中的“组合”命令B、“绘图”下拉菜单中的“叠放次序”命令C、“绘图”下拉菜单中的“微移”命令D、“绘图”下拉菜单中的“编辑顶点”命令9在工作表中按照缺省的规定,单元格中的数字在显示时( )A、靠右对齐 B、靠左对齐C、居中 D、不定10在Word文档中,要将光标移到本行行首的快捷键是( )A、PageUp B、Ctrl+Home C、Home D、End11对工作表内容进行编辑时,第一步应当是( )A、使用“编辑”

5、菜单中的“填充”B、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单元格”C、使用“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D、选择一个单元格或一个单元格区域12如果打算在工作表已有内容的一个区域内插入一个空单元格( )A、这是不可能的B、只能插入一个整行或整行C、插入位置上原有内容被清除D、插入位置原有内容被顺次移动13在Word文档中,选定表格的一栏,再执行“编辑”菜单下的“清除”命令,则( )A、将该栏中单元格中的内容删除,变成空白B、将该栏删除,表格减少一栏C、沿该栏的左边把原表格剪切或两个表格D、沿该栏的右边把原表格剪切成两个表格14要将其他软件绘制的图片调入Word文档中,正确的操作是( ) A选“插入/图片/剪贴画”B

6、选“插入/图片/来自文件”C选“插入/图片/艺术字”D不能调入15有Excel工作表中可以运用智能填充数据,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填入第一个数据,然后( )A、用鼠标指向该单元格,按下左键开始拖动B、用鼠标指向该单元格,按住Ctrl键后再按下左键开始拖动C、用鼠标指向该单元格边框右下角的填充句柄,按下左键开始拖动D、用鼠标指向该单元格边框右下角的填充句柄,按住Alt键后再按下左键开始拖动16在工作表中调整单元格的行高可以用鼠标拖动( )A、列标左边的边框线 B、列标右边的边框线C、行号上面的边框线 D、行号下面的边框线17、在公式中出现的$B8,表示复制公式时( )A、列变行变 B、列不变而行变C、

7、行不变列变 D、列不变行不变18、在以下运算符中,优先级最高的是( )A、 “,” B、“*” C、“+” D、“:”19、在以下运算符中,优先级最低的是( )A、 “,” B、“*” C、“+” D、“:”20、在Word中,组织结构图是在哪一个菜单( )A、编辑 B、工具 C、插入 D、表格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1在word2003中,给文字加拼音、制作带圈文字应在格式菜单的字体里设置。( )2在插入和删除单元格时,只能整行整列进行。( )3工作表编辑即对工作表的数据进行修改、复制、移动、删除、查找替换等操作。( )4在Word 2003中隐藏的文字,屏幕中仍然可以显示,但打印时不

8、输出。( )5工作表,是给工作表更名、复制、移动和删除工作表、以及分割工作表等。( )6在用Word 2003编辑文本时,若要删除文本区中某段文本的内容.,可先选取该段文本,再按Delete键。( )7对齐方式是相对于单元格而言的,包括水平对齐和垂直对齐。( )8对插入的图片,不能进行修改其中的图形的操作。(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标及重点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认识情况介绍计算机基础课的内容及特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及应用教学难点能够将计算机应用与现实实例相结合德育目标自立自强 开拓进取具有自我学习、教育能力教法设计讲授法、举例法,图例法学法设计听课,思考,回答问题

9、,练习教后小结这是本门课程的第一课。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掌握计算机发展、应用等知识,学会总结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应用,提起学习兴趣。一、组织教学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旧课这是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学习情况,让同学们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介绍本门课程的内容及学习安排,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课程中开始学习。三、讲授新课(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第三代计算机

10、: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可简单介绍我国计算机的发展)3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能力强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二)计算机的典型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的辅助功能(CAI、CAD、CAM)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四、巩固新课: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五、布置作业课后习题教学内容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标及重点掌握计算机的五大部件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组成教学难点会识别常用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了解常见外部设备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道

11、德习惯;教法设计运用问答,讲述,总结,图例等方法,。学法设计回答问题,听课,观察硬件实物。教后小结很多同学以前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有误,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在以后的讲授中要特别注意将课堂上所讲与实际工作学习应用联系起来。一、组织教学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旧课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三、讲授新课(一)计算机系统结构(五大部件)1计算器:计算机中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2、控制器: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执行各条指令3存储器:用来保存各类程序和数据信息4输入设备:用于从外界将数据、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的内存供计算机处

12、理5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信息,转换成处界能够识别和使用的数字、文字等信息。(二)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三)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字长: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2速度3存储系统容量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1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位(Bit) 字节(Byte)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提问:1MB容量能存储多少汉字?4可靠性5可维护性6性能价格比(四)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中央处理器(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面大部件,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2)存储器1)内存储器RAM:随机存储器ROM:只计存储器

13、2)外存储器:磁盘、光盘、磁带等(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4)输出设备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液晶显示器(LCD)打印机(5)总线:指系统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2计算机的软件系统(1)系统软件(2)应用软件(五)计算机的基本配置和常见的外部设备四、巩固新课:1计算机的五大部件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3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五、布置作业:教学内容进位计数制及其数据信息的编码表示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标及重点掌握二进制的表示方法理解十六进制教学难点学会如何将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学会如何将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德育目标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开拓进取教法设计联系理论实际:举例法、讲授法、图

14、例法学法设计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教后小结这一部分知识学生比较陌生,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二进制、十六进制的概念。进一步学会进制之间的转换,对了解计算机工作有所帮助。一、组织教学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旧课1、计算机的五大部件 2、计算机系统三、讲授新课(一)进位计数制的基本概念1进位计数制(计数制)将数字符号按序排列成数位,并遵照某种低位到高位的进位方式计数来表示数值的方法。2十进制十进制是最常使用的一种计数制,规则是“逢十进一”基数:每个数位所能使用的符号个数,称为基数。基数为10的计数制称为进进制。位权:每个数位上1代表的确定数值称为位权。十进制中数字1在个位上表示1(100),在十位上表示10(101),在百位上则表示100(102)一个十进制数表示:如:1234可展开为:1*103+2*102+3*101+4*100254.87可展开为:2*102+5*101+4*100+8*10-1+7*10-23二进制基数为2的计数制就称为二进制基数:2位权:2n(二)数制间的转换1二进制的优点技术实现简单简化运算规则适合逻辑运算易于进行转换2各种进制的后缀B:二进制 D:十进制 H: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