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普通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03129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剪力墙结构普通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剪力墙结构普通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剪力墙结构普通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剪力墙结构普通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剪力墙结构普通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剪力墙结构普通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力墙结构普通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剪力墙结构普通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何泽洪编制单位:花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零一九年一月十日剪力墙结构普通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剪力墙结构普通混凝土浇筑、振捣及养护施 工。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混凝土拌合物混凝土拌合物优先采用预拌混凝土,只有当特殊条件下无法采用 预拌混凝土时考虑现场拌制混凝土。当采用预拌混凝土时,执行预拌混凝土生产工艺标准。当采用现场拌制混凝土时执行现场拌制普通混凝土工艺标准。2.1.2养护材料:水、塑料管(或胶皮管)、花洒头或花管(必 要时备水加压泵)、苫盖材料、养护剂(根据施工方案选用)。2.1

2、.3冬、雨期施工时,施工方案确定选用的冬、雨施材料。2.2主要机具运送机具(根据施工方案配备):吊斗、泵送设备、翻斗车、手 推车;混凝土搅拌机(当采用现场搅拌方案时配备)、自动计量系统或 磅秤;手持工具:振捣器、铁锹、铁盘、铁(胶)抹子、铁插尺等。2.3作业条件2.3.1已经与预拌混凝土供应方签订技术合同,合同中应明确注 明主要技术条件,如:强度等级、水泥品种、砂率、胶凝材料用量、 缓凝时间、塌落度、碱、氯化物含量要求、掺合料品种等。2.3.2混凝土若现场拌制,各种原材料需经试验室进场检验,并 经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现场应在搅拌机旁配备混凝土配合比标识 牌。2.3.3现场试验室应做好塌落度检

3、测和混凝土试块制作、现场同 条件试块养护措施等准备工作。2.3.4现场地泵、泵管和布料杆安装、固定就位后,应提前进行 调试检修,确定其工作状态良好。2.3.5现场水电供应保障正常,道路通畅,保证混凝土运输、浇 筑顺利进行。检查电源、线路,并做好夜间施工场区、作业面及人员 通道照明的准备。2.3.6完成钢筋、模板的隐检、预检验收工作,注意检查支铁、 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核实墙内预埋件、预留孔洞、水电预埋管 线、盒槽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2.3.7检查模板下口、洞口及角模处拼接是否严密,模板支撑和 加固是否可靠。2.3.8检查并清理模板内残留杂物,用水冲净。外砖内模的砖墙 及木模,常温时已浇

4、水润湿。2.3.9混凝土搅拌机、计算器具、振捣器等经检查、维修。计量器具已定期校核。2.3.10现场施工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已准备就绪。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混凝土运输|醒昆凝土浇筑|-拆模、养护3.2混凝土运输混凝土从搅拌地点运送至浇筑地点,延续时间尽量缩短,根据气 温宜控制在0.51h之内。当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应充分搅拌后再卸 车,不允许加水。已初凝的混凝土不应使用。3.3混凝土浇筑3.3.1墙体浇筑混凝土(1) 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槎处宜先浇筑3050mm厚与 墙体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砂浆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可用 吊斗或泵管直接灌入模内,且与后续入模混凝土间隔弟2.5h

5、。见图 3.3.1-1。图3. 3. 1-1勇力墙底部处理(2) 混凝土应采用赶浆法分层浇筑、振捣,分层浇筑高度应为振捣棒有效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每层浇筑厚度在400500mm, 浇筑墙体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墙、柱根 部由于振捣棒影响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可适当提高下灰高度并加密振 捣和振动模板。见图3.3.1-2粮隆士哓筑厚度拦制杆叮视嵌士丑筑振捣示童图图土 3. 1-2睥力墙付房哓策(3) 浇筑洞口混凝土时,应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 对称均匀,振捣棒应距洞边300mm以上为宜,为防止洞口变形或移位, 振捣应从两侧同时进行。暗柱或钢筋密集部位应用30振捣棒振

6、捣, 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0mm,每一振点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 不产生气泡和不再沉落为度,振捣棒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混 凝土内50mm,振捣时应尽量避开预埋件。振捣棒不能直接接触模板 进行振捣,以免模板变形、移位以及拼缝扩大造成漏浆。遇洞口宽度 1.2m时,洞口模板下口应预留振捣口。(4) 外砖内模、外板内模大角及山墙构造柱应分层浇筑,每层 不超过500mm,内外墙交界处加强振捣,保证密实。外砖内模应采取 措施,防止外墙鼓胀。(5) 振捣棒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外墙板 空腔防水构造等,发现有变形、移位等情况,各有关工种相互配合进 行处理。(6) 布料杆软管出口离模

7、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mm,且不得向模 内侧面直冲布料和直冲钢筋骨架;为防止混凝土散落、浪费,应在模 板上口侧面设置斜向挡灰板。混凝土下料点宜分散布置,间距控制在 2m左右。3.3.2顶板混凝土浇筑(1) 顶板混凝土浇筑宜从一个角开始退进,楼板厚度N120mm可 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楼板厚度V 120mm可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振捣 棒平放、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移动, 不应混乱。见图3.3.2。(2) 混凝土振捣随浇筑方向进行,随浇筑随振捣,要保证不漏振。(3) 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3m长刮杠根据标高线刮平,然后拉通线用抹子抹。靠墙两侧100mm范围内严格找

8、平、 压光,以保证上部墙体模板下口严密。(4)为防止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应进行二次压面,二次压面 的时间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5)施工缝设置应浇筑前确定,并应符合图纸或有关规范要求。3.3.3楼梯混凝土浇筑楼梯段混凝土随顶板混凝土一起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休息平台 板接缝处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再与踏步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 进,并随时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3.3.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浇筑时间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图纸设计无要求时,在后浇带两 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结构顶板浇筑混凝 土 14d后,用强度等级不低于两侧混凝土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后 浇带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9、28d。3.3.5施工缝的留置和处理(1)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顶板下皮向上约5mm左右,竖向施工 缝留在门窗洞口过梁中间1/3范围内。(2)顶板施工缝应留在顶板跨中1/3范围内。(3)施工缝处理:水平施工缝应剔除软弱层,露出石子,竖向 施工缝剔除松散石子和杂物,露出密实混凝土。施工缝应冲洗干净, 浇筑混凝土前应浇水润湿,并浇同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砂浆。3.4混凝土的养护3.4.1水平构件采用覆盖塑料布浇水养护的方法,竖向墙体采用 浇水养护的方法。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覆盖塑料 布时,要保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3.4.2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时,应采用涂刷养护剂的方法养护。3.4.3混凝

10、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普 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掺加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4质量标准:4.1主控项目4.1.1混凝土使用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技术合同 和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4.1.2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 必须符合相关施工规范的规定。4.1.3混凝土试块按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评定 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要求。4.1.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 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

11、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 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4.2 一般项目4.2. 1混凝土振捣密实,墙面及接槎处应平整。不得有孔洞、露 筋、缝隙、夹渣等缺陷。4.2.2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在施工技术方案中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4.2.3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或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4.2.4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2.4。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2垂直度层高W5m8经纬仪或吊线、钢 尺检查5m10全高(H)H/1000 且30经纬仪、钢尺检查3标高层高

12、10水准仪或拉线、钢 尺检查全高304截面尺寸+8,-5钢尺检查5电梯井井筒长,宽对 定位中心、线+25,0钢尺检查井筒全高(H) 垂直度H/1000 且30经纬仪、钢尺检查6表面平整度82m靠尺和塞尺检 查7预埋设施中心 线位置预埋件10钢尺检查预埋螺栓5预埋管58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5钢尺检查5成品保护:5.1不得任意拆改大模板的连接件及螺栓,以保证大模板的外形 尺寸准确。5.2混凝土浇筑、振捣至最后完工时,要保持甩出钢筋的位置正 确。5.3留好预留洞口、预埋件及水电预埋管、盒等。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墙体烂根:混凝土楼板浇筑后靠墙两侧100mm范围内严格找 平、压光,以保证上部墙体模板

13、下口严密。在距墙皮线外35mm处 贴宽度N30mm的海绵条,保证模板下口严密。粘贴海绵条距模板线 2mm,使其模板压住后海绵条与线齐平,防止海绵条浇入混凝土内。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在底部接槎处先浇筑3050mm厚与墙体混凝土 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砂浆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可用吊斗或泵管 直接灌入模内。混凝土塌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混凝土离析,底部振 捣应加密操作。6.2洞口移位变形:浇筑时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洞口两侧混凝 土应对称均匀进行浇筑、振捣。洞口模板两侧应采用钢筋或铁埋件顶 紧,穿墙螺栓应紧固可靠。6.3墙面气泡过多:采用高频振捣棒,每层混凝土均要振捣至泛 浆,不再冒气泡,不再下沉为止。6.4混凝土与模板粘连:注意清理模板,拆模不能过早,隔离剂 涂刷均匀。6.5低温期或冬施期间,应延长养护时间,过早拆模易发生粘连、掉角和混凝土受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