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制冷系统辅助设备操作规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03012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制冷系统辅助设备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氨制冷系统辅助设备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氨制冷系统辅助设备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氨制冷系统辅助设备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氨制冷系统辅助设备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氨制冷系统辅助设备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制冷系统辅助设备操作规程(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氨制冷系统辅助设备操作一、油分离器的操作1、油分离器正常运行操作:(1)、正常运行时,油分离器进气阀、出气阀必须出于全开状态,放 油阀应该关闭。(2)、洗涤式油分离器供液阀的开启度视液位控制要求而定, 一般洗 涤式油分离器壳体上会有液位指示牌。(3)、如油分离器上装有液位指示计或油位指示计, 其阀门应微开或 全开。液面计阀门有倒关装置,当玻璃破裂时,在全开状态下弹子会 堵塞阀孔,防止大量油、氨外溢。(4)、根据放油计划或压缩机耗油量,油分离器应经常进行放油,一 般每周不得少于一次。 系统运行中可用手摸分油器下部判断其存油量, 存油较多,其下部温度会较低。(5)、做好设备运行记录。2、油分离器的

2、放油操作:(1)、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2)、如果是洗涤式油分离器,为提高放油效果,放油前提前半小时 左右关闭供液阀, 先开启油分离器放油阀, 然后缓慢开启集油器进油 阀,向集油器放油。注意:洗涤式油分离器供液不能关闭太久,防止 容器内积油被过热气体汽化而进入冷凝器。3)、放油操作时,要密切注意油分离器和集油器内油位的变化,当 集油器内油位达到最高工作油位时, 关闭油分离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 油阀,停止向集油器内放油。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后 继续放油操作。(4)、放油完毕,关闭油分离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开启供液阀 恢复油氨分离器的工作状态。1 / 22(5)、按集油器放

3、油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6)、做好设备运行记录。二、冷凝器的操作(一)、壳管式冷凝器的操作1、壳管式冷凝器正常运行操作:(1)、根据压缩机制冷能力和冷凝器的热负荷, 确定需投入运行的冷 凝器和冷却水泵的台数。(2)、正常工作时除放油阀、放空气阀关闭外,其它阀门应全部处于 开启状态。经常观察冷凝压力,表示压力最高不得超过 1.5MPa/c 2。(3)、壳管式冷凝器应有足够的冷却水量。如有两台以上冷凝器,应 调整好水阀, 使每台水量基本均匀相等。 立式冷凝器的分水器应全部 装齐,不应短少,避免水量分布不均或不沿管壁下流。( 4)、应经常检查冷凝器冷却水系统的工作状态, 检查冷却水温与水量是否符

4、合要求,一般立式冷凝器进出水温差为 24C,卧式冷凝 器进出水温差为36C。冷凝温度一般较出水温度高 4。( 5)、应定期检查并清除冷凝器的水垢,一般每年清除1-2 次水垢和污泥 (视水质情况而定 ),水垢厚度不应超过。(6)、定期用酚酞试剂 (纸)检查其出水,如发现有氨的现象,应停止 其工作,切断其与系统的联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并做好记录。(7)、根据压力表显示的压力与实际冷凝压力差值 (差值越大,系统 空气越多 ),排气压力表指针摆动的情况 (摆幅越大,空气越多 )等,分 析是否需要放空气。(8)、应定期放油,一般一个月左右应放油一次。2 / 22(9)、当全部制冷压缩机停止运行 152

5、0 分钟后,停止冷却水泵和 冷却水塔风机。寒冷地区冬季停机,应防止冷却水系统 “冻胀”危 害。( 10)、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 11)、做好设备运行记录。2、壳管式冷凝器放油操作:(1)、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2) 、冷凝器放油时,应尽可能在该冷凝器停止运行30 分钟进行, 缓慢开启设备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油阀,向集油器放油。(3)、放油操作时,要密切注意集油器内油位的变化,当集油器内油 位达到最高工作油位时, 关闭冷凝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 停止向 集油器内放油。 如果设备放油没有完成, 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 出系统后,继续冷凝器的放油操作。(4

6、)、若发现设备放油管路较凉或有潮湿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放油。(5)、放油完毕,关闭冷凝器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液阀,恢复冷凝 器的工作状态。(6)、按集油器放油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7)、做好设备运行记录。3、壳管式冷凝器放空气操作:(1)、冷凝器放空气应尽量通过放空气器进行,以减少制冷剂损耗, 防止环境污染。(2)、检查放空气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3)、开启冷凝器的放空气阀和放空气器的混合气体阀, 使混合气体 进入放空气器。3 / 22(4)、缓慢开启降压阀,降压阀不宜开大,一般为半圈至一圈。稍微 开启供液节流阀, 防止大量液氨进入低压系统, 一般放空气器的降压 管结霜不应超过 2 米。

7、放空气过程中节流阀不一定常开。(5)、过 10 分钟左右,稍微开启放空气器的放空气阀,将空气排到 水桶的水中放出。(6)、如果发现放空气器的下部结霜接近放空气的 2/1 时,应关闭供 液节流阀; 适当开启放空气器下部回流管的节流阀, 当放空气器回流管的霜层融化时,关闭回流管的节流阀;适当开启供液节流阀。(7)、放空气阀开启度应适当,开启度可依据水桶中气泡情况调整。 如气泡呈圆形,并在上升过程无体积变化,水温不升高,说明放出的 气体是空气; 如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消失或体积变小, 则说明放出 的气体中含有氨气,应关小放空气阀;如发现水桶中水温升高,并有 强烈的氨味, 水逐渐呈乳白色或有轻微爆炸声

8、时, 则说明放出的气体 含有大量氨气,应立即关闭放空气阀,停止放空气。(8)、放空气完毕,应提前 15 分钟以上关闭供液节流阀,相隔数分 钟后开启回流阀,停止放空气后,应抽出空气分离器内余氨,不要立 即关闭降压阀。(9)、做好设备运行记录。(二)、蒸发式冷凝器的操作1、蒸发式冷凝器正常运行操作:(1)、蒸发式冷凝器正常运行时,除对空放气阀、放空气阀处于关闭 状态外,其余阀门均应处于开启状态。(2)用于蒸发式冷凝器的喷淋水应经软化处理,水质应达到低压 锅炉水质标准 GB1576-79 要求,运行过程中需定期抽样检测水质, 并应每月清洗水池一次。(3)、经常检查冷凝器水池水位 ,以及浮球阀、溢流阀

9、是否正常工作, 一般一周一次。( 4)、蒸发式冷凝器正常工作时,表压力最高不得超过 1.5MPa/c 2。(5)、蒸发式冷凝器的制冷系统定时放空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情况下 新系统应持续打开空气分离器, 直至不凝性气体放完为止, 之后每间 隔一周放一次。 在设备维护保养、 系统添加制冷剂和润滑油后应立即 予以放空,确保系统中没有不凝性气体。(6)、蒸发式冷凝器放空气操作须每个换热管组上、 下放空气口逐个 进行。如果冷凝器进气接口处的放空口采用的是直接对空方式, 必须 在系统关闭运行 30 分钟以后才能有效防空。(注意:正常运行时,禁 止换热盘管上、下或盘管组之间联通。 )(7)、蒸发式冷凝器冬季

10、运行时要注意防冻。根据系统负荷情况,冬 季可以采取干式运行的方式,节约运行费用。(8)、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9)、做好设备运行记录。2、蒸发式冷凝器放空气操作:(1)、蒸发式冷凝器进气口处可以采取直接对空排放空气, 必须在系 统停止运行 30 分钟后进行。当人工操作时,必须遵循正确的安全程 序和注意事项。(2)、蒸发式冷凝器放空气操作必须每个放空气口逐一进行。 同时打 开多个换热盘管的放空阀, 将会使存液弯失去作用, 使液体回到冷凝 盘管中。3)、放空气操作按空气分离器操作规程执行(4)、做好设备运行记录。三、贮液器的操作(亦称高压贮液桶)1、贮液器正常运行操作:

11、5 / 22(1)、检查贮液器工作状态, 正常工作时放油阀、 放空气阀关闭状态, 液面计阀微开或全开,其它阀门应全部处于开启状态。(2)、在正常的情况下,贮液器液面应稳定,不应有忽高忽低的现象, 但允许在系统热负荷发生剧烈变化时液面发生波动。 其液面最高不应 超过 80%,最低不应低于 30%。(3)、同系统有多台贮液器时,在液氨不足的情况下,可停用其中部 分高压贮液器, 将不使用的贮液器内液氨送出, 但其贮液面不能低于 20%(注意:必须保证任何时候出液管口位于液面之下 )。 关闭其进液阀、出液阀、液体均压阀、放油阀、放空阀。 (悬挂设备 停用指示牌) 停用的贮氨器必须始终保持气体均压阀、压

12、力表阀的开启状态。 (注 意:定期观察贮液器压力状态)(4)、贮液器和冷凝器上的压力表读数应相同,最高不得超过1.5MPa/cm2,压力表指针稳定。( 5)、贮液器应定时放油,放油操作时,应尽可能停用该贮液器(关 闭进液阀、出液阀、气体均压阀及液体均压阀) ;然后,按放油操作 规程进行放油操作。(6)、贮液器应按放空气操作规程及时放空气。( 7)、贮液器一般应放置在室内, 如放置在室外时, 应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阳光直晒。(8)、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9)、做好设备运行记录。2、贮液器放油操作:(1)、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6 / 22(2)、贮液器放油时,

13、应缓慢开启设备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油阀, 向集油器放油。(3)、放油操作时,要密切注意集油器内油位的变化,当集油器内油 位达到最高工作油位时, 关闭贮液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 停止向 集油器内放油。 如果设备放油没有完成, 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 出系统后,继续贮液器的放油操作。(4)、若发现设备放油管路较凉或有潮湿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放油。(5)、放油完毕,关闭贮液器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液阀,恢复贮液 器的工作状态。(6)、按集油器放油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7)、做好设备运行记录。3、贮液器放空气操作:(1)、贮液器放空气必须通过放空气器进行。(2)、检查放空气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14、 3)、开启贮液器的放空气阀和放空气器的混合气体阀, 使混合气体 进入放空气器。(4)、缓慢开启降压阀,降压阀不宜开大,一般为半圈至一圈。稍微 开启供液节流阀,开大氨液会进入低压系统,造成压缩机潮车。放空 气过程中节流阀不一定常开。(5)、过 10 分钟左右,稍微开启放空气器的放空气阀,将空气排到 水桶的水中放出。(6)、如果发现放空气器的下部结霜接近放空气的 2/1 时,应关闭供 液节流阀; 适当开启放空气器下部回流管的节流阀, 当放空气器回流 管的霜层融化时,关闭回流管的节流阀;适当开启供液节流阀。7 / 22(7)、放空气完毕,应提前 15 分钟以上关闭供液节流阀,停止放空 气后,应抽出

15、空气分离器内余氨,不要立即关闭降压阀。四、中间冷却器的操作1、中间冷却器正常运行操作:(1)、检查中间冷却器工作状态,正常工作时其排液阀、放油阀处于 关闭状态,液面计阀微开或全开,供液电磁阀(浮球阀) 、节流阀的 开启状态由液位控制要求确定,其它阀门应全部处于开启状态。 如是浮球阀,正常运行时, 上部气体均压阀和下部液体均压阀应处于 开启状态。( 2)、中间冷却器正常工作时, 其液位应处于浮球阀中心线或液位控 制器的控制线高度。 液位过低(低于 30%)或超高均属于不正常现象, 应查找原因、解决后才能恢复工作。 (注意:要及时排除中间冷却器 供液部分液位控制故障, 避免发生系统运行安全事故) 必要时可采用 手动补液或排液。(3)、配组双级制冷系统启动时,应先启动高压级制冷压缩机,待中 间冷却器压力降至0.98Xl05MPa时,再启动低压级压缩机。开车前, 若中冷器液面低于 30%时,不得起动压缩机,应先适当补充液氨。(4)、配组双级制冷系统停机时,应先停低压级制冷压缩机,待中间冷却器压力降至0.98X 105MPa时,再停高压级压缩机。停车前,应 提前停止中冷器供液。(5)、中间压力与系统蒸发压力、冷凝压力以及系统运行中的高、低 压级容积比有关,一般情况下,中间冷却器正常工作压力不应大于 0.4MPa,系统停止工作时,压力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