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技巧之一:补气和换气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028575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朗诵技巧之一:补气和换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朗诵技巧之一:补气和换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朗诵技巧之一:补气和换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朗诵技巧之一:补气和换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朗诵技巧之一:补气和换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朗诵技巧之一:补气和换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朗诵技巧之一:补气和换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朗诵技巧之一:补气和换气.精品文档.朗诵技巧之一:补气和换气补气和换气是一种朗读的技巧。换气是指在发音过程中,当气息不能满足发音需要时,在句子之间或句子之中补充气息的过程。朗读时凡遇长句或激昂处,都要先吸气,作好充分准备。换气不是停止再读或明显稍顿再接着读,而是在吞吐字音的瞬间,乘便呼吸,蓄气待换。朗读时在何处换气,应因人而异,因句子和感情的需要而定,一般称为气口。播出的内容千变万化,就要采用不同的用气方法,依情取气,依照感情发展的变化采取不同的用气方法。换气的方式主要有:正常换气、偷气、抢气、就气等。正常换气:是指在一段活之后,利用语句之间

2、的较大停顿处从容补充气息。一篇稿件或一段话不可能一口气读完,中间往往伴随着换气。利用话语之中的较大停顿进行换气是语言表达中最自然的换气方式。正常换气根据文章中句子的长短、感情色彩及音量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吸气量,一段活讲完气息也正好需要补充,于是利用停顿补充气息,语言表达与呼吸的节奏相吻合,这种情况是朗诵是比较顺畅的。偷气:是发音过程中一种无声补充气息的方法。当发音时间过长或发音速度较快,并且没有较大的停顿进行正常的换气。这时就要利用句子之中词与词之间短暂的空隙来补充气息。这种换气方式没确明显的停顿间隔作为标志,且没有明显的吸气声,不易被人觉察。偷气一般在气息将要用尽,后面活语不多的情况下使用。偷

3、气的气口通常是在连惯性不太强可以稍停顿的句子之间,这样不会影响层句的连贯,听者也不易察觉。偷气时,要在准备换气的词之后用较快速度从口鼻同时吸入少量气息。偷气一般是为补充气息,供短时发音用,吸入的气息有限。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位听众,现在播送中央气象台今天晚上六点钟发布的天气预报。抢气:是发音过程中一种带有吸气声的换气方式。当话语的节奏急促或感情色彩强烈时,气息消耗很快,往往需要在句与司之间或句子之中急速补充气息。急速吸气会使气流在通过声道时产生较强的气息摩擦声。这种气流声能够显露出说话人着急、紧张、感慨等不同的感情色彩,使朗诵更富于表现力。抢气不仅是一种换气或补气方式,而且是一种感情表达

4、手段:它常用于感情色彩丰富描写生动的语言中。抢气时吸气要快。例:他满含着泪水说出了就藏在心里的话:离家前,妈妈嘱咐我:大城市的人好欺负乡下人,在外面要处处留心。可是在这里,我却遇到了这么多的好心人。就气:是指听觉上有停顿而实际不吸气,运用体内的余气把话说完,以达到语意连贯的效果。例:他叫赵子祥,是刚入伍不久的新战士,刚刚18岁。练习:根据内容确定换气的地方和方式,标上换气符号并朗读。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

5、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大腕台词:一定得选最好的黄金地段,雇法国设计师 。建就得建最高档次的公寓:电梯直接入户,户型最小也得四百平米。什么宽带呀,光缆呀,卫星呀,能给他接的全给他接上。楼上边有花园儿,楼里边有游泳池,楼子里站一个英国管家,戴假发、特绅士的那种。业主一进门儿,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跟人家说:may i help you,sir?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儿,倍儿有面子。社区里再建一所贵族学校,教材用哈佛的,一年光学费就得几万美金。再建一所美国诊所儿,二十四小时候诊,就是一个字儿贵!看感冒就得花个万八千的。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你要是开一日本车呀,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你说这样的公寓,一平米得卖多少钱?我觉得怎么着也得两千美金吧?两千美金?!那是成本!四千美金起,你别嫌贵,还不打折。你得研究业主的购物心理,愿意掏两千美金买房的业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千。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