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段训练一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026092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段训练一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写段训练一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写段训练一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写段训练一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写段训练一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段训练一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段训练一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段训练一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句子的顺序。一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句一句要有个先后顺序,不能颠三倒四。二是要注意过渡。一段话中层与层之间,一部分内容与另一部分内容之间,要用恰当的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使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写连贯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1。以时间先后为序写。例瑞雪中的一段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这段话按时间顺序写景色变化。先写从中午到下午刮风的情况,后写傍晚下雪时的景象,最后写整个大自然的

2、变化。作者用“霎时间”作过渡,不仅把上下两层意思紧密地衔接起来了,而且写出了大雪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读一读,练一练:(1)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想一想,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排列才能使这段话通顺、连贯。(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整个大地好像盖上了一条白绒毯.( )雪停了、小青和小刚拿着扫帚去扫雪。()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北风吹,雪化飘。( )慢慢地,树变白了,房子变白了,马路也变白了.(2)下面这段话没有按顺序写,请仔细读一读,应按怎样的顺序修改,才符合木棉树四季生长变化的特点?(可在文中标上序号.)我们学校门前有一棵木棉树,挺拔屹立,气势雄伟,就像一个神采奕奕的巨人。秋天,

3、树木落叶了,木棉树也脱去了绿色的外衣,现出了粗壮的骨骼。它顶天立地,枝条直指蓝天,全身长钉,像一位披甲的武将,好不威武!夏天,木棉树枝叶繁茂,叶大如扇,远远望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春天,木棉树开出鲜红的花,缀满枝头,像一团团烈火.一年四季,上学放学,一看到它,就想起那守卫在边防前哨的钢铁战士(3)按时间顺序写一篇日记。用上“早晨、中午、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2以方位顺序为序写。例三味书屋中的一段: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松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照老样子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东北

4、角上的那张是鲁迅用过的.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仿像。这段话写的是“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书屋正中墙上(挂着画)画前-(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四面-(学生的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书桌).这样写,一目了然,且前后连贯,井然有序。按方位顺序写段,多用于写景状物。由于观察景物的方位和角度不同,因而写作的方位顺序也就随作者的观察点不同而不同。有时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有时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有时也可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还可以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不管按什么顺序观察和写作,但一定要符合人们平常的观察习惯和语言习惯

5、。如按照“前后左右的顺序,是符合大家的习惯的,如果写成“前左后右”的顺序,就别扭了.读一读,练一练:(1)认真读下面这段话,把表示方位的词语用“ 划出来,然后按写作的先后顺序,把方位顺序填在括号里。我家后面有座山.我经常登上山顶,向四面眺望家乡的景色。往东看,不远处是新建设的城镇。城里有一排排高大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街道。街道两旁,绿树成阴.往南看,满眼是美丽的田野。田野里长着玉米、高粱、稻子、棉花,庄稼一片接着一片,在很远的地方跟蓝天连了起来.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往西看,是一片果园。那里果树成林,枝叶茂密,红澄澄的柑桔,黄灿灿的梨子压弯了树枝.往北看,一条大河伸向远方.河上架着

6、铁桥,一列火车从铁桥上通过;河里有汽艇、帆船,还有连成一串的小货轮,来来往往,十分繁忙。我的家乡多美好啊!这段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按观察方位的变化顺序写的,先写( )看,再写( )看,接着写( )看,最后写( )看。(2)按观察的方位顺序写一段话,可以“我们的校园、“我家的厨房”或其他景物为中心内容来写.3.以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为序写。例捉鱼中的一段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水良去捉鱼。我们一个拿着小盆;一个拎着水桶,来到小溪边.在一处鱼多水稳的地方,从两边用泥筑坝,围成一个小水池.然后,我们用小盆往外舀水,水越舀越少,鱼儿惊慌得乱蹦乱跳。我放下小盆,一伸手就捉到一条鱼,这时候,水良也抓了一条鱼放进桶

7、里。我俩你看我,我看你,高兴得哈哈大笑。不一会儿,我们就捉了十几条。看到桶里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我们的劲头更足了,又动手舀水。水舀干了,鱼儿再也没法逃啦!俩人越捉越起劲,很快捉了满满一桶鱼,心里快活极了。这一段话是写两个小朋友捉鱼的事。小作者按照“捉鱼”这件事的先后顺序,首先把时间、地点、人物简单作了交待,然后重点写“捉鱼”的经过:先写“筑坝”的情况,接着写如何“舀水”,再写怎样捉鱼。一层连着一层把捉鱼的经过写得有条有理,前后连贯紧密。读一读,练一练:()读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我把线穿在针上,在线尾打了个结,就钉起来。先从衣里向外钉,怎么也钉不中扣眼,好不容易穿过来,针却扎在了我的食

8、指上,鲜血直流,疼得差点儿流出了眼泪.心想:什么事都有个开头,万事开头难呗,练多了就会干得好。于是,接着又钉起来,一会儿,扣子钉好了。我想扣上试试,可怎么也扣不上。啊,原来钉反了,扣子钉在衣里上了。唉!没办法,只好拆下来重钉。尽管这次我很细心,扣子也钉好了,但仍扎了几次手指。钉扣子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啊!这段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写“钉扣子”的?用简要的词语把写的顺序表示出来。穿针( )( )( )( )( )( )(2)观察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或自己参加一次劳动,把活动或劳动的经过写下来,注意把话写连贯。根据意思,在下面的括号中填上一个表示“看”的词语从低处向上面看( ) 前后左右地

9、看( )从高处向远处看( ) 偷偷摸摸地看( )从高处向低处看( ) 聚精会神地看( )4.以物品结构为序写.例文具盒我有一只长方形的塑料文具盒。盒盖是粉红色的,盖面画着一个傣族小朋友,还有一只小鸟和一只小羊;盖里是白色的,有一只灰色的小袋,是放蜡笔的。文具盒里面有两层,一层装着铅笔和钢笔,另一层装着米尺和削笔刀。文具盒使用起来很方便,用手轻轻一关,盒边的小磁铁就粘住了盖边的铁片,盒就关上了。这段话是以物品结构为序写的.先写文具盒的形状和质料,接着写盒盖的颜色和图案,然后写盒子里面的结构和用途,最后写盒子的开关,而且每一层都是把文具盒结构上相关的部位连在一起写的。如写盒盖,写了盒盖上面的颜色和

10、图案,同时又写盖里层的颜色和袋子,这样不仅写得连贯,而且非常具体.读一读,练一练:(1)下面是一些排列错乱的句子,请你按植物结构的特点(即茎叶花)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叶子也与众不同,小而厚,表面像涂上一层蜡,碧绿如洗.(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花的颜色鲜艳夺目,五彩缤纷,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深黄若金,那粉色的则像一层又淡又薄的胭脂.( )太阳花的茎,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看上去很嫩,似乎一掐便能流出水来。( )花朵虽然不大,但很娇艳。( )多层花瓣的自然好看,单层花瓣的也别具风韵。(2)你最喜欢什么植物、花草?先仔细观察,把观察的情况

11、分项填在下面的表内,然后以植物的构造为序,写一段连贯的话。 写段训练二 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把一段话写具体,就是使这段话表达的内容让人感到好像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一是先总写再分述. 例如海底世界中的一段:海里的动物,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它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这一段的第一句是总起句,总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后面四句是分述句

12、,分别介绍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活动的不同方式,具体地说明总起句中所说的“海里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用总起分述的方法写段,要注意开头的总起句与后面的几个分述句的配合和照应。一般的规律是:总起句里往往有一个统领全段的关键词语,而后面几个分述句的意思要围绕这个关键词语来展开写。如上面这个段落中总起句的关键词语就是“各有各的,后面的四句话就是围绕“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来写的。这样写,段落的内容就具体了。总分式,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先总后分,如上面例段,先作总的叙述,后从几方面进行分述。还有一种是先分后总.如下面例段:我们扛着铁锹、推着小车来到劳动工地。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便分成几组展开了劳动竞

13、赛。男同学个个犹如猛虎,一马当先;女同学也不甘落后,冲锋在前。看!十几把铁锹上下挥舞,十几个簸箕来回传递,十几辆小车穿梭般南来北往.工地上,处处呈现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这一段描写的是一个劳动场面。一共四句话,前三句具体描述同学们劳动竞赛的情况,最后一句总述工地上“生龙活虎”的景象。除了上述两种“总分形式外,还有一种是“总-分-总(小结)”。如下段:那枝红色的月季花多美啊!碗口大的花朵,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火球。近看呢,那层层花瓣娇嫩鲜艳,还能闻到香味。在那细丝儿的花蕊上还有花粉呢!外国友人说中国的月季花是“花中皇后”,真的,这青枝、绿叶、红花艳丽极了!我真爱这枝红色的月季花.这一段先总述月季花“多

14、美”,接着具体分述月季花是怎样“美的,最后总述“我爱这枝月季花”.上面所说的总起-分述;分述-总结;总起分述总结三种形式,都是我们在阅读写作中常见常用的方法。运用好了,能把内容写具体、写形象。读一读,练一练:(1)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这是一只非常美丽的狐狸。全身毛色火红,像涂了一层油彩,在阳光下闪动着华丽的光泽;身段匀称,四肢稳健;两只肉感很强的耳朵,神气地竖立在额角;那条雪白的眉毛,使它的鼻子、眼睛显得非常传神,甚至还有几分妩媚。这段话是用_的方法写的。总起句是_。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狐狸“非常美丽”的?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写在下面。作者是从毛色、_、_、_、_等五个方面来分述的。

15、接着,是体操队表演。40名队员一色的白衬衫,红领巾,黄裤子,白运动鞋,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先表演队列,人人动作整齐、步伐一致;接着表演广播操,0个人的动作就像一个人做的一样整齐、标准;最后分组表演,有的表演垫上运动,有的表演单、双杠,有的表演爬竿,体操队的表演真精彩!这段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_关系。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分别填在下面表里。(2)以“百货商店的商品真多”为内容,用“总分总”的方法写一段话,分述的话最好能用上排比句.二是先概述再举例。例李时珍中的一段: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盛产药材的名山。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自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段话,第一句用“不但还这个递进句,概述李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