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古诗《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020664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古诗《使至塞上》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古诗《使至塞上》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古诗《使至塞上》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古诗《使至塞上》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古诗《使至塞上》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古诗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 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2、 帮忙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3、 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叙述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教学重点:熟读,背诵,理解作者所叙述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简单介绍唐诗五言绝句(五绝)绝句七言绝句(七绝)文本框: 近体诗五言律诗(五律)律诗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以上图表板书在黑板,并借助课件演示,约八分钟)2.边塞诗导入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

2、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加入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从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约两分钟)二、简介背景1.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并思考下列问题:王维是怎样的一个人 (之后提问)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知名。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流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 (约八分钟)

3、2.谈谈创作背景和意境情感开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通过作者表达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约七分钟)三、讲习课文1.让一学生朗读,小组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景、情;由此导入讲解全诗。(约两分钟)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讲解: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翻译: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 (约三分钟)3.“征蓬

4、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讲解: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约两分钟)提问(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叙述了诗人什么感情提供的答案:“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提问(2):说说这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提供的答案: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约八分钟)四、总结全课概述本节课所上内容,强调重点。内容:1.介绍诗歌和王维2.介绍创作背景

5、和意境情感3.讲了诗歌的前四句重点:1. 熟读成诵2. 理解作者的情感 (板书,约三分钟)五、布置作业1.翻译“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预习课文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好在哪里 (约两分钟)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以提问的方式)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了王维的?使至塞上,现在请一个同学来简单介绍一下王维。2.回忆上节课内容 (约五分钟)二、讲解课文1.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翻译“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现在请同学翻译一下。翻译:像随风飘飞的蓬草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胡天。 (约两分钟)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让学生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大漠孤烟直: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 “直字,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 (约五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