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019525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因数和倍数1、倍数、因数因数、倍数概念:如果aXb = c (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我们就 说a和b都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也是b的倍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2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因数是 1 ,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 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倍数是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1 1)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的按顺序找。如 24的因数:1,24 , 2,12,3,8,4,62 2)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如: 3的倍数:3,6,9,12,15.3 . 2、3、5倍数的特征。(1)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

2、的倍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用字母表示:2a(a是任意自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 叫做奇数,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字是 1、3、5、7、9的数是,用字母表示2a+1或 者2a-1 (a是任意自然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2。(2)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4 )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数字一定是 004 .质数和合数。(1 )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素数)小的质数是2(2) 一个数,除了 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因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合

3、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 3。(3)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4) 2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5) 20以内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5、100以内质数:2、3、5、7、11、13、17、19、23、29、31、41、43、47、53、59、61、67、71 、73、79、83、89、93、9713 的倍数:26、39、52、65、78、91、104、11717 的倍数:34、51、68、85、102、119、136、15319 的倍数:38、57、76、95、114、133、152、1716、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每个合数都能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

4、做分解质因数,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如:36=2*2*3*3 分解质因数可以用树状图法和短除法7、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 个叫做最大公因数8、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 个叫做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它们的较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互为质数,那么它的最大公因数是 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它们的公因数。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以下条件成立,这两个数就是互质数。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两个不同的质数。1和任

5、何自然数。相邻两个奇数。2与所有奇数第二单元分数(重点)1、分数的意义:将一个物体或是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这就是它的分数单位。3、分数中分子表示取出来的份数,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除法与分数的关系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是一种运算。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是一种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4、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b=a/b(bw 0)。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第一步是找标准量, 第二步

6、是比较量,然后用比较量除以标准量。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因为分母小,表示一份的份额更大,因此,取相同的份数时,分母小的反而大)6、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就可以将分数化成整数。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或等于“1”。最小的假分数是分子分母相等,且都等于“1”。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当分母不变时,分子扩大或缩小几倍,分数的值也扩大或缩小几倍。当分子不

7、变时,分母扩大几倍,分数的值反而缩小几倍。当分子不变时,分母缩小几倍,分数的值反而扩大几倍。当分子扩大几倍,分母缩小几倍,分数的值就扩大它们的乘积倍。当分子缩小几倍,分母扩大几倍,分数的值就缩小它们的乘积倍。8、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且分子、分母都比原来小的分数的过程,叫做约分。先用公因数去除,再用其他公因数去除,除到商是互质数为止。也可以直接用它 们的最大公因数去除。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a, b是不同的质数, 一定是最简分数。9、通分通分时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把几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的过程,叫做通分。10、分数与小数分

8、数化小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除质因数2和5以外还有别的质因数就只能化成无限小数。小数化分数的方法:一位小数化成十分之几,二位小数化成百分之几,三位小数 化成千分之几,分子就是去掉小数点以后的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第三单元长方体 正方体(重点)1、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生活中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它们都是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体: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 棱:3组,(长宽高三组)每4条棱相等。正方体:面:6个面相等。棱:12条棱相等。2、围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叫做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

9、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相对的4条棱一样长。长方体的12条棱按长度可以分成三组。分别为:长、宽、高3、正方体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6个面都相等。长方体各个面都是长方形,(通常状况,不是一定)相对的两个面是相同的。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长方体棱长和=(长+宽+局)X 4正方体棱长和二棱长乂 124、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一个物体表面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个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表面积=(长x高+长x宽+宽x高)x 2 正方体表面积二棱长x棱长x 65、在

10、解决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应当仔细读题,认真观察图形有几个面,找到长、宽、高以及棱长。6、体积与体积单位在这里,我们把一个物体(如土豆)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物体的体积。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厘米。通常用cm3表示立方厘米,表示立方分米。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立方米用m3表示。1m3 =1000dn3 1m3 =1000000 cm3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的进率是1000。这个杯子里牛奶的体积也叫做这个杯子的容积。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10、在生活中,计量液体如眼药水、针剂、食用

11、油、汽油等的体积常以毫升和升为单位。11、1 cm3 =1毫升1 dm 3 =1开通常我们用 mL L分别表示毫升和升。1L=1000mL1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长、宽、高的乘积等于它的体积,还有底面积X高等于体积。长方体的体积水乂宽乂高V=a xbxc底面积正方体体积二棱长x棱长x棱长 V=a x a x a=a3底面积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h=v +a+b h=v +s (axb)计算某样东西的体积时,可以直接用体积公式,也可以先算出底面的面积,然后 乘高。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1、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得到的答案注意化为最简 分数。2、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相加

12、减,用两个分母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 把分母化成公 分母(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结果约成最简分数。3、分子都是1,与分母互为质数的分数,分母的乘积作分母,分母的差或和作 分子。6、像1这样的分数是带分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二。7、带分数化假分数的方法:分母乘以整数的积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8、假分数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 不变。9、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相同。10、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第五单元方程(重点)用字母表示数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父换律ab=ba

13、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c+bc=(a+b)c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数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耍 ”,也可以省略不写,数通常写在字母的前面。如: xX4写作x 4或者4x0用字母可以表示一个变化的数,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还可以表示年龄之间的差距。S面积s路程V体积v速度C周长t时间“a a”表示两个a相乘,它可以写成a2 ,读作“a的平方”。同样,、 a a”可以写作a3 ,读作“ a的三次方”或者“ a的立方”。用字母表示我们学过的一些计算公式:周长-CWVS体积-V正方形C=4aS=a2长方形C=2 (a+b)S= ab三角形KS=ah+ 2梯形WS=(a+b

14、)h + 2长方体p底回枳S=abV=abh如果我们用a表示单价,b表示数量,m表示总价,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表示为:ab=m m+a=b m +b=a像40=55-15, a+b=c, S=a2 这些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都是等式。2、从书上的活动中发现,当天平平衡时,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克 数的物体,天平仍然保持平衡。3、从书中的活动中发现,当天平平衡时,在天平的两边的物体克数同时扩大或 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仍然保持平衡。3、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的两边 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不作除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就是等 式的性质。方程像x+20=30, 5y=15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当 x=10时,等式x+20=30的左右两边相等,把x=10叫做方程x+20=30的解。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通常我们列方程时,未知数与已知数一样参与列式。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解方程时,可以用等式的性质,可以用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解决问题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读题,理解题意。找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解方程。检验、答2、快车行驶路程+慢车行驶路程=总路程(快车的速度+慢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