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品德教案优秀范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015051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品德教案优秀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下品德教案优秀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下品德教案优秀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下品德教案优秀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下品德教案优秀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下品德教案优秀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品德教案优秀范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下品德教案优秀范文 三下品德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从不同的角度体验买卖活动、2、理解人们在买卖活动时的不同心理及考虑问题的不同方式。教学准备1、较厚的纸张,大小以能够让学舌果农按照比例1:1的比例画出T恤衫为宜2、彩笔教学过程制作活动、以图启发。教师可以在开始上课时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8485页,然后问学生的想法。2、学生制作活动,提出体验活动的要求,让学生进行制作、买卖背心活动。学生要自己设计、制作、定价。3、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利用这单元学过的内容帮助他们这次活动。销售和购买活动:1、作完毕厚,组织学生进行买卖活动体验。要求:不许购买自己制作的产品。2、买卖结束后,请学生谈谈感想。制作时

2、怎样想?购买时怎样想?3、总结。归纳出进行生产和买卖的体会。布置作业:就本次活动写一篇感想,要求包括对生产者和购买者两种角色的体验。教后记:主题四:货币天地课题1:货币的演变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我国货币的演变历史。2、通过寻求货币演变的原因,锻炼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教学准备、将准备谈论的问题写下来。2、搜集一些古代钱币教学过程1、导入。阅读书86页文字,揭题:今天探讨货币的演变过程。2、探讨研究:为什么人们需要货币?什么是“以物易物”?为什么早期的货币是贝壳和石头?为什么古代许多货币是金属的?为什么现代货币大多数是用纸做的?3、自由讨论4、教师小结。教后记:课题2: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1、了解

3、一些有关人民币的常识。2、懂得爱护人民币的意义和常识。3、知道一些外币。教学准备1、不同版的人民币。2、各种人民币的图案。教学过程1、导入。观察人民币。做游戏:看其中一面,猜另一面。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常生活中有毁坏人民币的行为以及所带来的影响。”3、全班交流4、朗读书87页下方额歌谣。5、自由讨论。学习书88页有关外国货币的和信用卡的内容。6、教师小结。强调爱护人民币。7、布置作业:教后记:三下品德教案优秀范文二教学目标:1、懂得买与卖的行为都玉女滚蛋遵守道德。2、理解诚信的普遍意义。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到学校附近的购物场所(最好是学生经常去的)。观察了解一下小学生

4、在商场“不受欢迎“的行为有哪些,如果有具体的数字或实例就更好。教学过程1、导入。“作为三年级学生,同学们都有过许多次的购物经验,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与同学们的这些经验关系密切。我们讲进行的两个活动都需要同学们参加,一会儿请你们自己选择。“2、布置和选择任务。A、请同学读书82页。“小文和乐乐就广告进行了辩论,我们班的同学对广告一定页有自己的想法,让我们也来进行一次辩论,把大家对于广告的想法都说出来。”B、请学生看书中售货员的话和被损坏的商品的照片。针对小学生的这些不受欢迎的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3、分小组准备。教师说明两个小组的各自任务。辩论组分:相信广告和不相信广告。说明组分被准备小学生在购

5、物场所中比较常见的行为,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4、教师小结。提醒学生下次课将组织辩论会和发表会。教后记:课题4:试试看教学目标:从不同的角度体验买卖活动、2、理解人们在买卖活动时的不同心理及考虑问题的不同方式。教学准备1、较厚的纸张,大小以能够让学舌果农按照比例1:1的比例画出T恤衫为宜2、彩笔教学过程制作活动、以图启发。教师可以在开始上课时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8485页,然后问学生的想法。2、学生制作活动,提出体验活动的要求,让学生进行制作、买卖背心活动。学生要自己设计、制作、定价。3、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利用这单元学过的内容帮助他们这次活动。销售和购买活动:1、作完毕厚,组织学生进行买卖活动体

6、验。要求:不许购买自己制作的产品。2、买卖结束后,请学生谈谈感想。制作时怎样想?购买时怎样想?3、总结。归纳出进行生产和买卖的体会。布置作业:就本次活动写一篇感想,要求包括对生产者和购买者两种角色的体验。教后记:主题四:货币天地三下品德教案优秀范文三合理安排时间一、教材分析珍惜时间就是要学会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时间。要启发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时间”这一主题设计了“时间的妙用”和“合理安排学与玩”这两个活动内容。“时间的妙用”出示了四幅图,其中有浪费时间的现象,也有珍惜时间的现象。接着出示一个案例,合理安排五件事,学生通过讨论评议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学与玩”采用连环

7、画形式,让学生评议画中人物的作息时间。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调查并了解他人是怎样安排时间的。2、引导学生学习合理安排时间与玩耍。3、引导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作息时间表。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与玩耍。四、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间的妙用一、问题导入“时间最不偏心,给任何人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心,给每个人每天都不是二十四小时。”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二、活动过程活动一、调查讨论1、学生说说家人或朋友是怎样利用时间的,他们对时间是怎样看的。2、观察第7页图片。3、学生讨论以上哪是珍惜时间,哪是浪费时间的现象。活动二、“我”的时间我做主1、学生观察第8页图片。2、小组讨论,怎样安排

8、五件事才能最节约时间。3、比一比,评一评,哪个小组安排最合理。小结: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有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而有些事情必须先后做,要学会统筹安排。活动三、时间大比拼1、看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四件事:收拾书包、带红领巾、听完一首儿歌、喝一杯热水。2、请两位同学比赛。3、获胜者说自己是怎样安排时间的,为什么这样安排。三、学习小结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合理安排时间,你就会成为时间的主人。第二课时合理安排学与玩活动一、识图讨论1、观察第9页图片。2、说一说,哪些是合理安排时间,哪些是浪费时间的现象。3、学生讨论如何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才能使节假日过得愉快而有意义。活动二:小记者在行动1、小记者采访同学,看他们是怎样安排节假日的。2、辩析交流,看谁的节假日愉快而有意义。活动三、“我”的双休日1、教师发表格。2、学生填写自己是如何安排双休日的作息时间的。3、小组内交流,不合理的地方加以修改。谈收获1、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谈收获。)2、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