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心得体会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01502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心得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心得体会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心得体会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1、鼓励创新,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提出问题开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激励学生能大胆质疑,乐于讨论、对数学活动充满热情,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的从事探讨活动。 在教学“比一比”时,老师创设了和学生比高矮的情景,目的是让学生说“老师比我高,我比老师矮,但有的学生提出

2、了,我长大了会比老师高 ”,这是老师在备课时所没有考虑到的。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除了在知识与技能上“使学生学会比高矮的方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体验高矮的含义”并通过合作交流,并通过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学习的乐趣。孩子使用发展的眼光想到若干年以后的变化,并将所学得知使用语言表达出来,当然值得肯定。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进行了表扬,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创设现实情景,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数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数学时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学习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眼光发现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

3、,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为儿童创设有趣的,可探索的,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现实情景,引导他们饶有兴趣的走进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如在教学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时,展示角猜中”作业评比“的情景图时,就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名字来称呼。也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本班学生评比栏中的红花的数目相比,或以学生看课外书的数目相比等等,让学生从自己非常熟悉的情境中去搜集信息,在想一想能提出什么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问题,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善于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4、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教学“分一分”时,教师出示了许多水果和蔬菜,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找到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有的是按水果不同分的,先按水果和蔬菜的标准分为两类,先按水果和蔬菜的标准分为两类,每一类中再按颜色不同分,利用多种分类的标准进行细化。这个结果是小组合作交流的结果,是出乎教师意料的结果,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学生意想不到自己的努力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问题“再创造“

5、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再创造“的动机和创新的意识。 4、联系实际、应用拓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意识的提高与发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 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实现中寻找解决方案,也可以不到校外,而通过模拟现实,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如在教学人教版“认识人民币“知识之后,在教学中,教师腾出一定的时间,创设”模拟购物“情景,让学生在课堂演练中识别商品,会看标价,会拿钱找钱,并初步

6、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次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回家帮妈妈购物,达到了”虽课已尽,但学习仍在延伸“的效果。真正实现了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与数学。 教师除努力为学生所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实现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去实践。面对现实问题解决方案,也是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根本所在。如在学校要举办”秋季运动会“时,我们给学生上了一节”学校运动会活动课“。学生对这节课很感性趣,当教师提出在召开运动会中可能会碰到哪些数学问题时,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谈了自己想的问

7、题:运动会几时开始,几时结束,一共经过多长时间?共有哪些比赛项目?我们班有那些同学参加?男生几人?女生几人?每个比赛项目各奖几名?我们班能有几人获奖?-学生提的问题与教师事先考虑的并不完全一致,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捕捉学生的问题展开讨论,于是教师积极提出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请同学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课堂改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以课堂标准为指导,将教学置于一定的问题情景之中,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数学,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心得体会 车永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