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01489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1教学内容课本56-57页上的内容及数学配套上的相关练习知识与能力1、能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2、能应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计算简便,发展应用意识。过程与方法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究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合情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探究学习自主观察,发现问题。1)、310+510=(3+5)10=2)、48+68

2、=(4+6)8=我发现:2、什么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如何表示?3、用简便方法计算。(60+25)4 7869+2269 2899+28 69102 8598【导学解惑】:1、请提出你的问题,大家一起来解答。2、请记录下你认为特别有意义的题。【当堂检测】: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534 = 3425 ( )725 = 7(25)( )24+26=2(4+6)()用简便方法计算。7662+2462 15699+156 127101【课后反思】:1.想一想,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2.问一问自己:“今天,我主动学了吗?”板书设计根据老师讲课适当板书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题。第四单元运

3、算律课题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的形成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教具:纸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你们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猜想一下,这节课上一节实践课:一亿有多大活动设计(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阶段一:确立问题 设

4、计方案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2、确立研究的问题。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一亿滴水有多少?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定活动方案。(1)活动步骤。(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阶段二:动手实践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 程补充记录在记猜想一亿有多大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叙说所要研

5、究的课题学生研究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分别测量100张纸和1000张纸的高度。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的环节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阶段三:获得结论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阶段四:表达交流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活动小结。a 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b 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三、小节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四、作业写一篇数学日记。验证猜想。推出一万张纸和一亿张纸的高度。交流感受,进行评价通过交

6、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感受,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习惯。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3内容分析课本54-55页上的内容及数学配套上的相关练题。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初步理解乘法结合律。2、初步感知应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发展应用意识。过程与方法经历乘法结合律的探究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理解乘法结合律。教学难点能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7、。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迅速口算下面的算式。233= 705= 13100= 254= 1258=师:有谁愿意试一试,直接告诉我答案生1:69;350;1300;100;1000。师:好!请坐,太棒了!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可能说:含有相同的乘数,积相等;都用乘法计算,但运算顺序不同。师:任意三个数连乘,改变运算顺序,积都不会变吗我们来找出三个数,算算看。先独立举例子,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想法。为了节省时间,遇到较大的数可以借用计算器。生汇报列举的等式。先展示,再板书。师:刚才大家列举了那么多的算式,三个数相乘,虽然运算顺序变了,但结果怎样(不变)师:同学

8、们来观察这些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例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些算式的意义吗学生尝试回答。师:其实把大家刚才说的共同点总结起来,就是数学中的乘法结合律。师:如果用a、b、c三个字母分别表示这三个数,你能写出乘法结合律吗学生口头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结合律。(ab)c=a(bc)师:同学们真聪明!老师把我们刚才发现的过程用语言表示出来,就是“发现问题举例验证概括规律”。以后,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发现更多的规律。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听吧。板书设计根据老师讲课适当板书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题。第四单元运算律课题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4教学内容:角的大

9、小、角的计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课文第37-38页的内容,“做一做”)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2、 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5、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准备:量角器、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

10、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_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

11、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2、建立1角的观念。(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3、认识几度角。(1) 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

12、)。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3) 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1、出示下列角(P37),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因为没有标角的度数,所以学生读不出)。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2、量出下列角的度数(P39、3)。(突出第

13、二个角的边不够长可以延长边来量,要问学生为什么可以延长边来量的道理)。四、比较角的大小。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P38例1)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总结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_开的大小,_开得越大,角越大。五、巩固练习:1、P38“做一做”2、P39、4先估算每个角的度数,然后验证。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75 105 120 135 150 180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5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100页的例1。教学目标:1、 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 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 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4、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学重点: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