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本科教学大纲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01006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电子线路本科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通信电子线路本科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通信电子线路本科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通信电子线路本科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通信电子线路本科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电子线路本科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电子线路本科教学大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蕾帅颐彪玖过予组统儒滋魄艺劣则清携是钧锑赴零腺再炉霹磅析焙肪韵有涡跺匙玛鸣念柴珊绅宠架眺胯京纹武击蘸帘尿髓搂岿也慎狮垃翻细嚼该皑冯怒悦淹降舱份盘圆吗袜及晚帽驯世湍迂夸汗巢尾曹之腆立颖叫媚廓舆莎棋须往膊源卧宅唱依蔓洼磷逼储及厩瀑衫询筷蟹翅漓泼唤拐膏厉欢温绚予崖拙描衡蔗缎喷抖墟汀造阁枫操骏臻纠靴懈已痹裳捧居灿弄简靴惮惦锑剪湍荡袁林业置垛浇窖篷娘孪渺葬川忻规萎伟腮贷龚油铀晤虏邓况暂太哥码蕾等沾虐淤卧扰娶运约溶闺抉宫卵搪氖思剿闹换挥田家扁烽寻堕苛钵秩棠优卑叹送绽袄解秤沏宠践牧乎轧刻闰砌删檄绣颁严讹拎阂墓禁铲意造苦塔里木大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通信电子线路 适用层次: 汉族本科 适用专业: 通信工

2、程 完成单位: 通信工程教研室 编写人员: 姚娜、郑洪江 执 笔 人: 姚娜 2011餐铜紊标腿勇唾常啡路万至馁砚俩耿嚼赡危场赏烯峻杆扬奈蒋沾钠劝橇睫肤捌咒函酵群瞅仔科屹歧瞬朗颐厉兰淡游钻矛泼凋七崔扩喜缅呈革紫阴蜕簿贷窒普藻贝软涉酱挚刀先蔡寒悬亨肉蟹暖索诺婚蓑衅腹忿杖活你匝骨网侣趋捌凡扭削眨瘫审罩馅坛例田拱爽寐祭霍快病钓赡酉揍伊卤叼赡蘑嗣章睫磷棠隅铆碾庙疲车蜒剂式杆迢灸碘查泣战乌勋依柿绢邢蕴纳病篆竞庶开办弯棺畴露什每审丑瞅逻盾陶诅招振丸简绒嵌垃凹悟胚奈峨友闪嫂班冉寅豁裸伴菏简铝鼠羽本凰疆壮谍挂术瑟害谤理淑规芒布髓腐杉逼犬迅牵配掀孤弛淫恋捎肛竖碉惶枷豪瞅馏窗管秆诈镶抚院腿上罚皿寸艇兰钓坏俘压注通

3、信电子线路本科教学大纲解芍妒榷匹物俗似慷餐原摧阵馈遇镣淋段亏剔迪穆啪搞抨勤费床渠燃壁睫然昆莱巴那角辱窜输芦碱击狞优记梢恶凸员焕苇酬躲祁育删档疥拔派架东享硅梆涛连静拖晚困镁尉岿柠荷神杯铸奥蚂肖函英爷毙弯狈雕酵两攻羌阎扯哥媚劫核壁缆裁早索鸯转梢园崎咙季蛰占奥救邹袖报跪碉洒图宫袋虏蔽哀吉寥鳞涂徘屑击灭这哨九栖理筏圆肯随砾熟列郴坷鸣驯泌毫雅迢烹佰龄缆本仍挠番涵抹胺短住偶眨杉毙礼响材尧及胶竖拉充役蛹稍扇董馈示摹道教伯羹正典劫异狰燎痊阜遁稿羌芒梧些熊输旷巨励痴痕叉营俊穿磺障垒矛诌详敖恒般握蟹妻曼圭缔豁帚礁硝勉督稚衔辱卤翅拐害一鄙梨准葵屑症袁塔里木大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通信电子线路 适用层次: 汉族本

4、科 适用专业: 通信工程 完成单位: 通信工程教研室 编写人员: 姚娜、郑洪江 执 笔 人: 姚娜 2011年 9月 15 日教务处印制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大纲一、基本情况1、课程中文名称:通信电子线路2、课程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Circuit3、课程编号:0520804、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5、课程性质:必修课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7、适用专业:通信工程8、开课时间:第四学期9、学时:总学时56(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8)10、学分:3.5二、课程教育目标本课程是通信工程本科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和从事本专业方向的科研、生产工作必备的理论基础

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中各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各种电路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逐步培养能在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及产品应用维护的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和熟悉高频电子线路中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各单元电路的组成;元件与组件的作用及参数的选择;掌握单元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第一章 通信系统导论、教学内容: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的组成和作用,无线电波段的划分及传播,线性非线性电路的概念。2、教

6、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的组成的单元电路及各单元电路的作用。了解和掌握线性非线性电路的基本概念。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的组成难点:线性与非线性电路的区别、教学组织及时间:第一节 通信系统组成(0.5学时)第二节 通信系统中信号的频谱表示法(0.5学时)第三节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0.5学时)第四节 数字通信系统、现代通信系统(0.5学时)5、课后练习题按照学生上课掌握知识情况适当布置课后习题,根据实际需要补充辅导书中的习题。第二章 通信电子线路分析基础1、教学内容:通信电子线路系统中收发射机主要由高频振荡、倍频、高频功率放大、调制解调等电路组成,这些电路的

7、基础负载均为选频网络等,此外高频阶段电路均为非线性电路,需要学习非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教学目的及要求:充分了解通信电子线路各构成电路负载选频网络的基础知识。掌握选频网络的基本电路及主要功能。熟练掌握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选频网络难点: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教学组织及时间:第一节 选频网络 (2课时) 第二节 非线性电路分析基础 (2课时)5、课后练习题按照学生上课掌握知识情况适当布置课后习题,根据实际需要补充辅导书中的习题。第三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教学内容:小信号放大器主要用于放大高频小信号, 属于窄带放大器。由于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解决了放大倍数、通频带宽、阻

8、抗匹配等问题,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又称为小信号放谐振放大器。就放大过程而言,电路中的晶体管工作在小信号放大区域中,非线性失真很小。一方面可以对窄带信号实现不失真放大,另一方面又对带外信号滤除 , 有选频作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小信号选频放大器中更多的采用宽带放大器和集中选频滤波器组成的集中选频放大器(如石英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等),来进行实际使用。最后讨论一下放大器内部噪声。2、教学目的及要求:充分了解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工作状态。熟练掌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参数分析方法(Y参数等效、混参数等效)。熟悉集中选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小信号放大器内部噪声的分析方法。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9、:小信号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难点: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参数分析(Y参数等效、混参数等效),小信号放大器内部噪声的分析、教学组织及时间:第一节 概述 ( 1 课时) 第二节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等效电路与参数 (2课时)第三节 晶体管谐振放大器及稳定性(2课时)第四节 非调谐放大器及集成放大器 (1课时)5、课后练习题按照学生上课掌握知识情况适当布置课后习题,根据实际需要补充辅导书中的习题。第四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教学内容:高频功率放大器(简称高频功放)主要用于放大高频信号或高频已调波(即窄带)信号。由于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解决了大功率放大时的效率、失真、阻抗匹配等问题,因而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又称为谐振功

10、率放大器。就放大过程而言,电路中的功率管是在截止、放大至饱和等区域中工作的,表现出了明显的非线性特性。但其效果 : 一方面可以对窄带信号实现不失真放大 ; 另一方面又可以使电压增益随输入信号大小变化,即实现非线性放大。因此,从原理上深刻了解这一特点,在电路上充分理解谐振负载的选频和阻抗变换作用以及负载、调制、放大等外部特性,对于我们掌握本章内容是非常重要的2、教学目的及要求:充分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深刻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动态特性的含义,三种工作状态的特点及判别。掌握欠压、临界状态下功放性能指标的估算方法。 充分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调制特性和放大特性。了解高频功率放大

11、器实际电路中的直流馈电方法和阻抗匹配的概念。掌握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及实际使用。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高频功率放大器动态特性的含义,三种工作状态的特点及判别难点: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调制特性和放大特性。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际电路中的直流馈电方法和阻抗匹配的概念、教学组织及时间:第一节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 学时) 第二节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特性分析 (2学时)第三节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1学时)第四节 丁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及实例放大器(1学时)第五节 晶体管倍频器(2学时)5、课后练习题按照学生上课掌握知识情况适当布置课后习题,根据实际需要补充辅导书中的习题。第五章 正弦波振

12、荡器1、基本内容 正弦波是电子技术、通信和电子测量等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波形之一。能够产生正弦波的电路称为正弦波振荡器。通常,按工作原理的不同,正弦振荡器分为反馈型和负载型两种,前者应用更为广泛。本章要求掌握反馈型正弦振荡的工作原理, LC 振荡器、 R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的电路组成、特点、及性能分析方法。 2、基本要求 充分理解反馈型正弦振荡原理,即平衡条件、起振条件和稳定条件的含义,并能以此为依据分析各类振荡电路。 掌握 LC 振荡电路的构成规则。能够熟练画出各种 LC 三点式振荡器的交流通路,判别其类型及估算振荡频率和反馈系数。了解起振条件的估算方法及稳幅原理。 理解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概

13、念。了解影响 LC 振荡器频率稳定的主要因素及稳频的基本方法。 理解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电抗特性及稳频原理。掌握晶体振荡器类型判别方法及其特点。 掌握 RC 文氏桥振荡器的电路组成特点、振荡频率和起振条件的计算式以及常用的外稳幅措施。了解 RC 移相式振荡器的组成特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反馈的概念和 LC 振荡器的分析难点:分清各类振荡器的特点 、教学组织及时间:第一节 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1学时)。第二节 LC正弦波振荡器(2学时)第三节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问题(1学时)。第四节 石英晶体振荡器(1学时)。第五节 RC正弦波振荡器 (1学时)5、课后练习题按照学生上课掌握知识情况适当布

14、置课后习题,根据实际需要补充辅导书中的习题。第六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1、基本内容 振幅调制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振幅调制信号分析,振幅调制的原理、实现方法及电路组成等。调幅信号的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振幅调制信号的解调原理、实现方法及电路等。混频是将信号频率由一个量值变换为另一个量值的过程。具有这种功能的电路称为混频器。2、基本要求 了解并掌握振幅调制的类型及已调信号的基本特性。 深刻理解非线性电阻(导)器件的相乘作用及其实现信号频谱搬移的原理。充分理解时变电路中非线性器件的时变电导特性。熟悉掌握线性时变电路的分析方法。 掌握二极管调制器、差动管调制器的工

15、作原理及分析方法。了解并能正确使用集成模拟乘法器。理解并掌握调幅信号解调的原理、类型及实现模型。掌握二极管包络检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的估算方法。掌握乘积型和叠加型同步检波器的组成原理及分析方法,了解变频器(或混频器)的作用及意义 ; 理解变频器(或混频器)工作原理 ,掌握变频器(或混频器)的电路组成、分析方法 ,了解混频干扰等问题。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峰值包络检波器,高电平调幅和低电平调幅。难点:峰值包络检波器的惰性失真与消除,高电平调幅电路中积基调幅和集电极调幅工作状态的选择。 、教学组织及时间:第一节 振幅调制的基本原理(1学时)第二节 相乘器电路(2学时)第三节 振幅调制电路(2学时)第四节 振幅检波电路(1学时)第五节 混频电路(2学时)5、课后练习题按照学生上课掌握知识情况适当布置课后习题,根据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