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复习资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00960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遥感原理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遥感原理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遥感原理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遥感原理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遥感原理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遥感原理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感原理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磁波遥感原理:一切物质由于其种类、特征和环(发射辐射或者反射辐射)之间的数学关系境条件的不同,而具有完全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或发射辐射特性。波的概念:波是振动在空间的传播。机械波:声波、水波和地震波电磁波(ElectroMagneticSpectrum):由振源发出的电磁振荡在空气中传播。电磁波是通过电场和磁场之间相互联系电磁辐射:这种电磁能量的传递过程(包括辐射、吸收、反射和透射)称为电磁辐射。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按其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可见光:卩m,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基尔霍夫:良好的吸收体也是良好的辐射体黑体辐射(BlackBodyRadiat

2、ion):黑体的热辐射称为黑体辐射。普朗克定律:黑体辐射电磁波的能量和波长由它的温度唯一决定大气窗口: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地物波谱:地物波谱是地物各自具有的电磁波特性地物反射率:地物对某一波段的反射能量与入射能量之比。反射率随入射波长而变化。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行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轨道面可与地球赤道面相交,也可重合,若重合,即为地球静止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绕地轴作同步运转,卫星看起来似乎悬在空中不动。24小时绕地球一周,因而其距地约35400-370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与太阳同步,是指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内的夹角,

3、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重复周期:指卫星从某地上空开始运行,经过若干时间的运行后,回到该地空时所需要的天数。雷达:是用无线电波探测物体并测定物体距离的仪器采样:空间坐标数字化量化:图像灰度的数字化地球投影:将地表的球面点转换到平面投影方式:等角投影、等积投影等遥感图像构像方程:指地物点在图像上的图像坐标(x,y)和其在地面对应点的大地坐标(X,Y,Z)几何畸变:遥感图像的几何位置上发生变化,产生诸如行列不均匀,像元大小与地面大小对应不准确,地物形状不规则变化等变形图像融合:将多源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成新的图像的过程直方图均衡:将随机分布的图像直方图修改成均匀分布的直

4、方图,其实质是对图像进行非线判读标志:各种地物在图像上的各种特有表现形式,通常包括形状、大小、图形、阴影、位置、纹理、类型等空间分辨力:传感器瞬时视场内所观察到地面的大小几何分辨力:能分辨出的最小地物的大小。时间分辨率:我们把传感器对同一目标进行重复探测时,相邻两次探测的时间间隔成为遥感图像的时间分辨率。监督分类:已知遥感图像上样本区内地物的类属,利用这些样本类别的特征作为依据来识别非样本数据的类别。遥感:通过不接触被探测的目标,利用传感器获取目标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被探测目标、区域和现象的有用信息的过程绝对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吸收系数等于1(100%的物体。散

5、射作用: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改变了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干扰传感器的接收;降低了遥感数据的质量、影像模糊,影响判读。散射方式:米氏散射,均匀散射,瑞利散射反射形式:镜面反射,漫反射,方向反射波粒二象性的程度与电磁波的波长有关:波长愈短,辐射的粒子性愈明显;波长愈长,辐射的波动特性愈明显。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吸收率、反射率和透射率:吸收率+反射率+透射率=11. 电磁波的特性:1)电磁波是横波2)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3)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表现为粒子性,这就是电磁波的波粒二象性。2. 可见光:3.

6、 红(1m橙im黄im绿im青im蓝im紫im太阳辐射的衰减过程:4. 被云层反射回;被大气吸收;被大气散射;剩余的到达地面影响地物反射率大小的因素:5. 1)入射电磁波的波长2)入射角的大小3)地表颜色与粗糙度卫星轨道参数:6. 1)升交点赤经Q2)近地点角距33)轨道倾角i4)卫星轨道的长半轴a5)卫星轨道的偏心率(或称扁率)e=c/a6)卫星过近地点时刻T卫星姿态角:7. 滚动-绕x轴(沿飞行方向)旋转的姿态角俯仰绕y轴旋转的姿态角航偏-绕z轴旋转的姿态角卫星轨道与太阳同步目的:A使卫星以同一地方时通过地面上空B有利于卫星在相近的光照条件下对地面进行观测C使卫星上的太阳电池得到稳定的太阳

7、照度全景畸变的原因:由于像距不变而物距随扫描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侧视雷达图像的色调特征1)与入射角有关2)与地面粗糙程度有关3)与地物的电特性有关4)有较强的穿透能力5)对与水有关的信息的识别能力更强6)对松散沉积物的表面结构反映明显2)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3)地形起伏的影响4)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5)大气折射的影响6)地球自转的影响7)对居名点及线性地物的表现尤为明显8. 数字图像:个二维的需赴的光嗪度t戎亮鹿)函数以腿阵匚j(i-辑fiT;农示数字圈偉空间坐标1X,y)和密度上都已离做化At-JCLt-CIJ人#L遥感图像的精校正处理1)根据图像的成像方式确定影像坐标和地面坐标之间的

8、数学模型。2)根据所采用的数字模型确定纠正公式。3)根据地面控制点和对应像点坐标进行平差计算变换参数,评定精度。4)对原始影像进行几何变换计算,像素亮度值重采样。9. 存储格式:10. BSQ(B&ndSeQuentlal);按腥滅段堆序侬次记录各渡段的困惊BIL(BandInterleavedLine):谨行按波股次序排列RIPtBandInterleavedbyPixel):每个像尢扶注段次序史叉排序其他常见圉偉欽摒稱式:BMP,TIFF,&IF,PCXtPSD,MrSIDtIIDF遥感图像几何变形的原因:12. 1)传感器成像方式引起的图像变形配准的方式:图像间的匹配;绝对配准配准的步骤

9、:1)在多源图像上确定分布均匀,足够数量的图像同名点。2)通过所选择的图像同名点确定几何变换的多项式系数,从而完成一幅图像对另一幅图像的几何纠与接收到的电磁波辐射功率强度定标:确定传感器的响应值(输出电信号强度3)识别和鉴定目标14. 镶嵌步骤:15. 1)图像的几何纠正(配准)2)搜索镶嵌边3)亮度和反差调整4)平滑边界线传感器接收的能量包括:(1)太阳经过大气衰减后照射到地面,经过地面反射后,第二次经过大气衰减,进入传感器的能量(2)大气散射、反射和辐射的能量16. (3)地面本身辐射的能量经过大气后进入传感器辐射误差主要包括:(1)传感器本身性能引起的辐射误差(2)大气散射和吸收引起的辐

10、射误差17. (3)地形影响和光照条件变化引起的辐射误差定标内容:18. 光谱定标:测量传感器随入射波长变化的响应(确定遥感传感器每个波段的中心波长和带宽空间定标:测量传感器的调制传递函数大气校正:19. 1)基于辐射传输方程的大气校正2)基于地面场地数据或者辅助数据进行辐射校正3)利用某些波段不受大气影响或影响较小的特性融合的过程和关键技术问题:20. 1)图像的配准2)融合模型的建立与优化3)融合融合方法的选择景物特征主要有光谱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判读的一般过程:1)发现目标2)描述目标4)清绘和评价目标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是利用计算机对地表及其环境在遥感图像上的信息进行属性的识别和

11、分类,从而达到识别图像信息所相应的实际地物,提取所需地物信息的目的2)特征变换和特征选择3)选择训练样区4)确定判别函数的判别规则5)根据判别函数和判别规则对非训练区的图像区域进行分类21. 地物与光谱特征空间的关系1)同类型地物在光谱空间中对应的光谱特征点并不完全相同2)但是在光谱特征空间中分布的位置相近,形成点集群常用的特征变换:26. 1)主分量变换2)哈达玛变换3)穗帽变换4)比值变换5)生物量指标变换遥感的过程:遥恳的过程27. 讲述一种具体的遥感平台JUJt地閒平合遥愚车.遥声船、110m加罚国縛普持件额试睾2kmXF芸甘却It、可.务授SU*経主拦驻捌量尊轨空平白2knv4j0k

12、m15Okmh3DOiuTi中埶35Qk|H-iaQ0kfn环境瞌原JfiOOOfcmT1星际飞能星阳死書电丙*矶空、抽首和軌宇舞合为就的鑑睡鬲哓28.按波长从短到长写出电磁波谱中不同波长对应22. 监督分类的主要步骤:的电磁波的名字,可见光部分要写出详细的不同颜1)确定感兴趣的类别数色的电磁波。丫射线、X射线、紫外线、紫、蓝、青、绿、黄、橙、红、红外线(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微波、无线电波太阳辐射衰减的原因是什么答: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电磁波被大气层反射、吸收和散射以后剩余的太阳辐射才能到达地表。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大气最主要的散射作用是什么(哪种类型的散射为主)答:可见光波长,近红

13、外波长,气体分子的直径nm级,雨滴直径mm级。瑞利散射,介质的直径远小于波长;均匀散射,介质直径远大于波长;Mie散射,介质直径与波长同数量级。大气分之直径远小于大部分波长的电磁波,对它们的散射属于瑞利(Rayleigh)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主要影响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在晴好天气大气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散射主要表现为瑞利散射。大气微粒引起的米氏(Mie)散射从近紫外到红外波段都有但对于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不是主要散射方式。气,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散射主要表现为均匀散射。29. 微波为什么具有极强的穿透云层的作用答:微波的波长范围为1mm-1m远远大过大部分的大气介质成分。所以大

14、气散射主要表现为瑞利散射,在瑞利散射中,散射强度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所以大气对微波的散射作用非常微弱。为什么在选择遥感工作波段时,要考虑大气层的散射和吸收作用答:大气层的散射和吸收导致只有部分太阳辐射的电磁波穿透大气层到达地表。某些波段的电磁波被严重衰弱,甚至完全屏蔽。某些波段的电磁波对于大气具有良好的穿透性。30. 画出植被的特征光谱曲线均匀散射针对各个波长的电磁波。在云雨天(-12-3-5772.77S.127S4.3ML4缨止吋闿T(143.3fttj1JtCffABvM34NVVPHVWMitBTHTMETMt(一)LPNDSAT聚列Landsat1-318天Landsat4-816

15、天LamImIThcmjfilcMjippenAidTitflrSminr辭LnJib!MaJJmibmi31. 为什么植被呈现绿色人眼可以观察到的波谱范围是可见光波段,吸收大部分蓝光和红光和一部分绿光,绿光波段的反射率较高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黄河为什么是黄颜色的海水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高峰在蓝光波段黄河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高峰偏黄红波段32. 雪、冰和水的波谱特性相同吗它们的物质成分虽然相同,但是物质的形态和结构不同,所以具有截然不同的波谱特性。分别写出Landsat系列卫星的重复周期系列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还是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为什么这样设计答:Landsat系列卫星是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卫星轨道与太阳同步,是指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内的夹角,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1)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和太阳的夹角是固定的,其可以满足卫星每次以相同太阳时和高度经过地Landsat8:0LI和TI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