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培训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00717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路径培训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临床路径培训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临床路径培训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临床路径培训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临床路径培训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路径培训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路径培训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2013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21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01年,我院紧紧围绕卫生局整体工作安排部署,结合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对临床路径管理的要求,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切实加强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规范了医疗行为,提高了医疗质量,增进了医患沟通,进一步和谐了医患关系,保证了医疗安全,有效控制了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负担。截止1月,运行病种数30种,较去年增加种;进入路径人数125人次,完成路径人数13人次,完成路径人数较上年同期增长97%;入径率8.8%,出径率17%,均达到县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标准。现将一年来工作简要总结如下: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年初,主管院长

2、主持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就201年临床路径管理运行情况作了总结,安排部署了2013年工作重点、思路和方法,要求医务科继续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增加临床路径病种数和运行病例数量,提高病例的运行质量,不断规范管理流程,切实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院领导经常关注临床路径运行情况,至少每季度在科主任护士长会议上全院通报各科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情况及运行数据,并提出管理要求;同时经常到医务科了解管理情况,亲自到临床抽查临床路径运行病历,并要求医务科定期到临床科室检查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抽查运行病历,现场查看、督导工作。每季度抽查一定数量出院病历进行督查,并将平时检查、抽查情况纳入科室季度考核之中,切实引起临床医护人

3、员的重视,不断规范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二、完善管理组织,落实责任,制定措施,加强监督,不断促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一)为促进和细化管理工作,1年在执行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要求的同时,根据我院目前存在部分科室人员变动等问题,适当调整“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组织结构和管理成员,同时细化职责,落实责任,使此项管理有人管、管到位。(二)不断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使各级人员明确职责,规范操作。根据我院临床路径运行一年多时间所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使此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及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邀请上级医

4、院临床路径管理专家来院进行管理及业务培训;同时医务科组织临床科室工作人员集中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四)适当修订临床路径运行表单,使临床路径运行更加切合我院实际。各科室临床路径小组根据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病种,修订临床路径标准及临床路径表单,上报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审议通过后实施。(五)强化监管,严格考核,不断促进临床路径工作步入日常化、规范化。今年加大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增加季度考核分值和考核内容,奖罚分明,改变过去只奖励不处罚、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的考核机制。(六)加强宣传和教育,进一步强化开展临床路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利用

5、会议和每月下科室检查机会宣传和教育,使临床科室人员人人重视,积极自觉的完成此项工作。(七)每月按时统计临床路径运行上报数据,及时网报上级管理部门,规整资料入档。三、存在问题及不足(一)各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较大差距。部分科室临床路径知识学习不够,列入临床路径的病种数较少,完成路径人数较少,个别科室人员对临床路径工作的目的认识不到位,在运行病例中仍有没有完全按照路径表单进行医疗行为的现象发生。(二)医保、农合单病种管理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目录有交叉,造成一定矛盾。单病种管理病种是费用包干,费用较低,如果按照临床路径表单运行,费用严重超标,医生只有按照医保、农合单病种管理进行,影

6、响了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建立,很多数据无法提供,统计工作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导致数据整理、分析评估、监督规范工作开展困难。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宣教工作,让更多的医务人员参与进来。(二)适期再进行临床路径文本的修改,淘汰不适宜或无法开展的临床路径文本,增加新的文本,不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三)加强与信息科沟通、合作,提高信息化,让临床路径工作更科学、有效的进行。(四)加强对临床实施小组的监督,保障已制定的临床路径文本切实执行。(五)不断完善奖惩制度,更好的督促临床路径的落实、执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工作中认真学习

7、、深入研究、加强交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二一三年十二月五日篇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自去年12月日起,我院开始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现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医院通过召开动员会、临床路径工作协调会、专题研究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药、信息、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8、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常设于医务处,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二是试点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三是成立由分管院长、医务处及试点科室负责人、医技、药学、护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实施过程中的临床技术指导,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与分析。四是成立临床路径质控管理组与临床路径指导评价组。二、制定工作制度 加强试点管理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培训制度、督查制度、评估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质控管理制度以及试点工作协调机制等个工作制度。各管理组织坚持例会制,定期开会分析、总结评价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

9、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每个季度各管理组织要形成书面报告。并建立三级督查体系,一级为院工作领导小组;二级为质控管理与指导评价组;三级为科室实施小组。一级抓一级,确保试点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扎实开展,务求实效。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存在问题我院在试点工作开展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试点工作刚刚起步,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在试点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试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各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视及对试点工作的认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文本甚至临床路径本身实施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存

10、在一定的误区,与卫生部实施临床路径的初衷有较大差别,个别科室没有按照医务科的统一部署成立科主任为组长的相关组织,对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路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费用,会影响自身的收入,因此,对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致使对临床科室、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的试点工作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没有及时研究解决,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试点工作执行力度存在缺陷一部分科室因加床严重、医务人员短缺、医院要求进一步降低平均偿付标准,导致医院效益下降;临床路径的法律地位问题等客观原因,使参加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动因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

11、作的执行力度。同时,一些部门之间支持协调不到位,出现手术不能按期安排、药品断货、医护之间选择试点的路径病种不一致、路径要求检查的设备和技术缺乏等,阻碍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试点科室之间工作推进程度参差不齐,部分试点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病例数量不符合相关要求,工作滞后,工作执行不到位。试点工作得不到病人及家属的支持有些病人及家属认为临床路径中检查项目太多,担心会增加医疗费用,因而退出临床路径。4试点工作再培训不够到位个别科室主要负责人因故没能参加医院统一组织的培训,导致对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理解不到位,部分试点科室没有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再工作培训,甚至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个别科室还存

12、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会影响科室收入、降低医务人员待遇的顾虑,不利于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如期、顺利进行。5信息化程度滞后于临床路径管理医院信息系统支持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统计工作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导致数据整理、分析工作量大,相当多的项目数据还无法提供,国家无统一建设标准和要求。也不利于试点工作后期相关资料的收集、利用。四、单病种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管理要求,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2、健全落实诊断、治疗、护理各项制度。3、合理检查,使用适宜技术,提高诊疗水平。4、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调整医技科室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五、建

13、议1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培训工作。临床路径试点各专业均迫切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尽快着手按专业分类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培训。我们建议能尽快利用“中国临床路径网”搭建一个有助于临床路径制定者同具体实践者开展交流的平台,有助于理解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文本及相关政策信息,有助于临床路径的细化,有助于试点科室开发出更加符合当地医院管理流程和实际诊疗水平的临床路径。很多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监测指标、疾病分类icd10和手术操作分类cd-cm-3编码、住院病案首页相关数据分析,在使用中存有困惑,因此,有必要开展这些方面的专题培训。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经验交流。目前,市内黄梅县人民医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开展

14、临路路径管理的成功经验,医院管理层及科室负责人缺少到外地参观学习的机会,他们迫切希望能有机会外出参观考察,以增强对临床路径管理的感性认识,以便更好地把握临床路径试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重要环节。加快临床路径管理软件的开发。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是影响试点工作如期、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医院迫切要求提供试点工作的动态监控、自动制表的相关软件,并对临床路径试点医院的相关数据及文档的保存做出统一规定,以利于今后试点工作的评估,并为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以至全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科011年9月2日篇三: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我院开始实施单病种临

15、床路径管理工作,现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医院通过召开动员会、临床路径工作协调会、专题研究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工作,营造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药、信息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常设于医护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二是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三是成立由分管院长、科室负责人、医技、药学、护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实施过程中的临床技术指导,定期对工作进行评估与分析。四

16、是成立临床路径质控管理组与临床路径指导评价组。二、制定工作制度加强管理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临床路径的实施制度、临床路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临床路径开发和制定制度、临床路径评价与改进制度、临床路径质量控制制度、临床路径变异处理步骤、临床路径实施考核办法等8个工作制度。各管理组织坚持例会制,定期开会分析、总结评价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每个季度各管理组织要形成书面报告。并建立三级督查体系,一级为院工作领导小组;二级为质控管理与指导评价组;三级为科室实施小组。一级抓一级,确保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扎实开展,务求实效。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我院在工作开展前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