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1)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006515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和千克(1)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克和千克(1)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克和千克(1)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克和千克(1)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克和千克(1)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克和千克(1)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和千克(1)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克和千克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0102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理解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点,知道1000克=1千克。 2在建立质量观点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质量的意识。3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4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动手操作水平及互相合作学习的水平。5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使用数学。教学重点: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点。教学难点:估计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能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轻重。教具准备:课件、一袋5千克的洗衣液。学具准备:每人一枚2分硬币、收集一样或几样有质量标识的物品。每组一台盘秤、盘中(7颗扣子、

2、7个曲别针、7个图钉、50克的物品、200克的物品、2包盐)、篮中(一包50克重的橡皮、一包300克的黄豆、1千克多的橘子)、一包1千克的物品。教学过程:一、 生活引入,揭示课题师:孩子们,大家去逛过超市买过东西吗?师:瞧,小明和小美和妈妈正在超市里面买水果呢!仔细观察,看看小明妈妈正在称什么呢?苹果有多重呢?师:1千克表示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要表示物品到底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这里出现的质量单位 。你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吗?生:克、千克、吨、斤、公斤、两。师追问:吨?你从在哪里看到的吨这个质量单位?师追问:克和千克 你是在哪里看到的?师: 对,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克

3、、千克、吨、斤、公斤、两作为质量单位。但是为了便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理解他们。(板书课题)二、 实践感知,建立概念(一) 感知、理解“克”,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点。1、 掂一掂(1)、师:首先我们来理解1克。(板书1g)1克到底有多重呢?老师这有一个2分的硬币(师拿在手上展示),1个2分硬币约重1克。(板书:1克和1g)师:想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吗?仔细听:请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每人拿一个硬币,然后看着老师。像我这样放在手上掂一掂(师示范),能够闭上眼睛,感觉一下它有多重。注意,掂的时候可别把硬币掉下来,不要弄响了,开始吧。师:1、2、3。把硬

4、币轻轻的放在桌子上,刚才每个小组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实行活动,每组加一个五星。师:好了,感觉怎么样,谁来说说。师:你呢?你呢?(请3个。) 都是这样的感觉吗? (2)、师:你想知道几颗黄豆是1克吗?到底几颗黄豆重1克?师:我们能够用天平来来称一称。像这样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介绍天平(介绍天平的时候用高板凳):这就是一架天平,它有两个托盘,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出示砝码)瞧,这就是砝码(举起1克的砝码)他们只有1克。这个盒子里还有200克的砝码呢!你们听出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了吗?在天平中有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着“0”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这时候所称的物品就和所放的砝码一样

5、重。师:现在往盘子里一颗一颗的放入黄豆,直到天平平衡为止。师:看,几颗黄豆的重量是1克?师:像老师这样说,7颗黄豆重1克。 2、 巩固感受1克师:大家都感觉1克很轻很轻,学具中还有一些物品也约重1克。想不想感受一下。师:一颗图钉也约重1克,请孩子们一只手掂硬币,一只手掂图钉,感觉一下,它们是差不多重吗?说明一颗图钉也是约重1克。师:放下图钉,学具里还有两颗回形针,也是约重1克,掂一掂。大家掂得很认真,感受得很好。把取出的物品放回篮子里,看哪组最快。3、做一做师:刚才我们真实的感受了1克的重量,那你能估一估这些物品那些比1克轻?(羽毛、纸手帕、1角的硬币、细绳)3、感知几克、几十克、几百克师:1

6、个硬币大约重1克, 5个硬币呢?(5克),你怎么知道的?(5个1克就是5克)师:如果把10个硬币放在一起有多重?(10克), 你是怎么知道的?(10克里面有10个1克)师:盘子里还有一袋75克的薯片,待会儿请小组的孩子们像老师这样,一只手拿硬币,一只手拿75克的薯片,轮流掂一掂,感受一下75克有多重。比比哪组的孩子不争不抢,感受得最认真。(整顿)师:掂了75克的薯片你有什么感觉?(75克的薯片重一些)师追问:为什么要重一些?(75个硬币那么重)师:细心的孩子还发现了“净含量”三个字,你知道“净含量”的意思吗?(“净含量”指桶里、箱里的物品的实际重量,不包括包装袋的重量)师:我们再来掂一掂3克的

7、药和1克的硬币,最后再来掂一掂150克的瓜子和1克的硬币,轮流感受,开始。师:你有什么感觉?(理清150克的瓜子最重,1克的硬币最轻)师追问:为什么要重一些?(因为150克里有150个1克)师:孩子们说得真好,你们的感受都很真实。(二) 感知“1千克”1、 掂一掂 师:刚才小朋友们感受了1克有多重,3克有多重,75克有多重,150克有多重,那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师:这儿有一袋腌制盐,看,有多重?它是以什么作单位呢?师:你们的学具里也有这样的一袋腌制盐。待会儿每个小朋友轮流掂一掂,比一比,看哪些小组最有序,最谦让,最会合作学习,开始吧。师:什么感觉呀,谁来说一说。(请3人)(一袋1千克的盐比1克

8、重多了)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箱15千克的水果,猜猜如果让你来报一下,你会有什么感觉?师小结:当然重了,15千克里有15个1千克,就是15袋盐这么重!师: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板书)(三) 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枚2分的硬币是1克,一袋盐的重量是1千克,那克和千克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1、 师:老师这里有一袋淀粉,看看多少克?(500克)2、 师:再称500克是多少克? 生:1000克。师:怎么算的?(板书: 1000克)生:500+500=1000克。师: 两淀粉用克作单位是多少克?(板书:1000克)师:1000

9、克里有多少个1克?(1000个1克)3、 师:那一袋盐有多重?(板书:1千克。)这个1千克=1000克4、师:这个关系表示1千克里面有多少个1克(1000个),想象一下,就有1000个硬币那么重。千克这个单位比克这个单位要大。师: 谁会读?(抽2个,再顺读倒读)5、师:这个关系我们该怎样读呢?听老师读一读: 1千克等于1000克。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了1克、1千克有多重,还知道了1千克等于1000克。 (四)认识生活中的秤1、师:刚才咱们知道了比较轻的物品称用天平来称,下面是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天平、电子秤、磅秤、盘秤、台秤、弹簧秤。)。说说生活中什么

10、地方见到过这些秤?介绍认电子称师:这是电子称,孩子们在哪里见过?师:对,超市里就常用这种称,把东西放上去,看显示屏,多重?对,这种称使用起来很方便。3、认盘秤 (1)师:今天教室里还有一种称,请第1个孩子从下面取出盘秤。我们先来认认盘称,每个组的小朋友先一起观察观察秤面,该怎么认秤呢? 先请生说(课件)师:这里的1千克表示什么意思?这台盘称最多能称1千克的东西。当然没有东西的时候这里是起点,如果指针转了一圈,就说明物品重1千克。 指针指着150克就表示物品重? 指针指着400克就表示?(2)师:看来这种盘秤大家都会认了,下面我们就用盘秤来称称东西。(梨子、苹果)三、在活动中加深认识1、用盘称称

11、梨子、苹果等师:称之前我们自己来估一估,先把估计的重量写在蓝色的标签上,然后把称出的重量写在红色的标签上,明白了吗?小组内说话声音要小,不要影响到其它小组。开始。学生分组活动,然后汇报。(背景音乐)生汇报要求:带着物品上讲台,我称的物品是,我估计,我称出的重量是2、口答。3、下面的物品有多重?4、游戏。看谁取的苹果和梨子最接近1千克。规则:不使用称,从篮子里直接取出来装进袋子里,哪个组取的句子检验接近1千克这个组就获得胜利。(师将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四、全课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师:其实呀,克和千克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得很多,还和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我们青少年要保证营养,就每天要喝500克的牛奶,吃500克的蔬菜,而且每个人每天吃的盐不能超过9克。今天孩子们回家就可以看看到底多少蔬菜才有500克呀,再想想你每天喝了500克牛奶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