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综合检测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00612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综合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综合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综合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综合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综合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综合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综合检测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0 g干冰完全变成100 g气体B.1升芝麻和1升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升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2.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 2H2O的正确意义是( )A.氢原子和氧原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分子B.2份质量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份质量的水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D.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元素3.已知氢氧化钡和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无气体放出,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放出气体,稀硫

2、酸和锌反应放出气体。用下列装置进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反应前后称量天平不平衡的是( )4.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g B.32 C.16 D.32 g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B.水通电分解:2H2O 2H2+ O2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2PO2P2O5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6.(2013广州)浓硝酸和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4HNO3Zn(NO3)2 + 2H2O + 2X,则X为( )A.H2 B

3、.NH3 C.NO D.NO27.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n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方程式中n =1 B.Si是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之一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8.(2013天津)现将10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 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 g C和4 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9.(2013泰安)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1个甲烷和2个

4、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D.1 g CH4和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CO2和2 g H2O10.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B.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C.物质B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D.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 2H2O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Z一定是化合物B.参加反应的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M+N) D.若a g X完全反应生成b g Z,则同时消耗(b-a)g Y 12.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了64 g O2,同时只生成44 g CO2和36 g H2O,则该物质中(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只含有氢元素 D.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13.(2013南京)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14.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

6、原子的个数;原子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分子的种类;分子的数目;物质的种类 A. B. C. D. 15.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可读作( )A.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B.磷和氧气点燃后生成五氧化二磷C.4个磷和5个氧点燃后生成五氧化二磷D.4个磷元素和5个氧元素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16.(2011徐州)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 + 3O2 2X + 6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 B. X的化学式为N2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液氨属于混合物17.(2013兰州)在一个密

7、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20m1614反应后质量(g)466050A. m的数值为64B.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C.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D.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18.(2013青岛)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来生产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A.SbO2 B.Sb2O3 C.HSbO3 D.H3SbO4 反应前反应后 (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

8、的原子)19.右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C.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20.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A()与B()反应生成C()的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情况,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A、B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图示中所有分子都参与反应二、填空题21. (10分)(2013吉林)右图是某反应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中属于单质分子的有 种;“”“”表示不同的原子(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9、;(3)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反应前 后 种类和数目不变。22.(5分)(2011桂林节选)硝酸可发生反应:4HNO34NO2X2H2O。据此回答: (1)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2)X的化学式为 ,推断的依据为 。23.(9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 (2)镁条燃烧:_、_;(3)过氧化氢在MnO2催化下制O2:_、_。高温24.(10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点燃(1) Fe3O4+ CO Fe+ CO2 点燃(2) CH3OH+ O2 CO2+ H2O(3) Al+ O2 Al2O3 (4) Al+H2SO4 Al

10、2(SO4)3 +H2 (5) Cu2(OH)2CO3 CuO +H2O +CO225.(6分)同学们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探究。经讨论分析、查阅资料后设计了A、B两套实验装置,并在实验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准确称量和细致观察。实验完毕后,使用A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而使用B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请你分析导致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 。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计算题(共20分)26.(10 分)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制

11、备的反应为:SiO2+2NaOHNa2SiO3+H2O。现以125 t 石英砂(SiO2质量分数为 96%)为原料,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试计算: (1)125 t 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 (2)理论上得到硅酸钠的质量。27.(10 分)铁缓慢氧化生成Fe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2Fe2O3,计算生成 80 g Fe2O3需要铁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检测题参考答案1.D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描述的对象是化学变化,而题给四个选项中只有D是化学变化。2.C 解析:A和D中的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装置中反应没有气

12、体物质生成,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C中反应放出气体,反应前后总质量发生变化。3.C 解析:H2、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氮气不能燃烧,故有剩余。氢气和氧气反应发生化合反应,这两种气体中只可能有一种气体剩余,不可能同时存在,故剩余气体不可能是C选项中的气体组合。4.B 解析: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根据题意得224+x=240,解得x=32;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故选B。5.B 解析:A中生成物应为Fe3O4,不符合反应事实;C中没有配平化学方程式;D中未标注反应条件。6.D 解析:反应前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总数依次为Zn:1,H:4,N:4,O:12;反应后已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

13、总数依次为Zn:1,H:4,N:2,O:8。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个数之差即为2个X分子中所含的各元素原子数,应为N:2,O:4,则1个X分子中应含1个N原子和2个O原子,即X的化学式应为NO2,故应选D。7.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n=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8.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8 g+4 g-10 g=2 g,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10 g2 g=51,应选D。9.C 解析:化学方程式中的“+”应读作“跟”“与”或“和”,不应读“加”,A错误;“CH4 ”表示1个CH4分子,不能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