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005586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浇筑应注意的事项1. 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当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 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于1.5M。2. 混凝土必须在5小时内浇筑完毕(从发车时起),为防止混凝土浇筑出现冷缝(冷缝: 指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超过初凝时间而形成的施工质量缝),两次混凝土浇筑时 间不超过1.5小时,交接处用振捣棒不间断的搅动。3. 浇筑过程中,振捣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振捣器插 点呈梅花形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40CM。保证不漏 振,不过振。4. 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先浇筑梁混凝土,

2、从梁柱节点部位开始,保证梁柱节点部位的振捣 密实,在用赶浆法循环向前和板一起浇筑,但不得出现冷缝。注:(1)梁柱节点处不同标号(强度等级相差10MPA)的混凝土进行混浇时,先浇筑高标 号混凝土,再浇筑低标号混凝土,且始终保持高标号混凝土浇筑高度高于周边低标号混凝土 浇筑高度。(2)加强梁柱节点等钢筋密实处的振捣,振捣采用直径30MM振捣棒,振捣间距为 100-200,避免出现混凝土蜂窝等严重质量问题。5. 混凝土浇筑快要完成时,应估算剩余混凝土方量和剩混凝土量,联系搅拌站进行合理调 度。6.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刮杠刮平表面,刮平后用毛刷进行拉毛(附拉毛处理:用水泥和混 凝土界面处理剂和成水泥砂

3、浆,将以上水泥砂浆通过拉毛滚筒或者笤帚,抹到墙面上,形成 刺状突起,干燥后即成拉毛。主要作用是加强粘接能力;现在的毛坯房墙面一般不需要拉毛 处理即可贴砖,但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墙面比较光滑,则需要做拉毛处理。)7, 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压抹及三次抹压后,及时进行覆盖养。待混凝土终凝后,先洒水充 分润湿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并经常检查塑料薄膜表面,但薄膜表面无水珠时,应 再洒水。地下3层至地下夹层顶板养护时间为7天,地下1层顶板养护时间为14天附:浇筑前施工缝的湿润和铺水泥砂浆:混凝土施工缝由于较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_般都很干燥,如果浇筑前不进行湿润,将造成新浇 筑的混凝土中的水分被吸附,

4、从而改变了水灰比,影响施工缝处混凝土 的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接触面必须用水润湿, 由于该位置凿毛后凹凸不平,在湿润过程中极易局部存水,出现这种情 况,应该用压缩空气或其他形式清除,以保证润湿效鼠 实践证明,混凝土浇筑前,在施工缝处铺30-50mm厚与混凝土内成 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将明细提高新旧混凝土的结合能力,有效减少该施 工缝处渗漏水现象的发生。混的振捣:在进行混凝土构筑物浇筑时,多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 振捣,对于基础或顶板混凝土以交错式(梅花式)下棒为宜,对于侧墙 混凝土以采取一字式(行列式)为宜;原则上下棒间距不大于振捣半径的1.5倍(400-600mm),实际中多

5、200mm -振;采用分层浇筑时, 在振捣上一层时,振捣棒必须至少深入下层50mm,振捣时成一直振 到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明细气泡,顶面平坦一致时方可拔出振捣棒后拔 出时应缓慢进行,以免过急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棒窝,影响结构质量;在 混凝土浇筑时实施二次振捣,可以使以振捣过的混凝土充分下沉,减少 气泡,增加密实度,有利于提高抗渗抗冻性能,一般在第一次振捣完毕 后1h下一层混凝土浇筑前进行为宜。由于混凝土基础一般暴露在大气中,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在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时,如果结构厚度较大,分几层摊铺,在进行下层混凝土摊铺 时,基础的顶层钢筋不可避免的粘着混凝土,如果不能立即被混凝土覆 盖,将使粘在钢筋上的混凝土薄层因干燥而失水,从而影响钢筋的握裹力,这一情况在夏季施工中尤为明,因此为减少这一现象,成将混凝土小面积集中摊铺,及时覆盖上层结构钢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