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005548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一、接送病人的安全管理措施1、接病人工作人员每日检查手术推车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提出以便维修。2、接病人前将手术通知单按所在科室楼层进行分类,有顺序接送,先接清醒配合的病人,后接有特殊情况的病人,如老人、小儿、精神异常者及脑科手 术病人等。3、到病房后,与病房护士点清术中所带药品、物品,并按手术通知单、病历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手术时间等,核对无误后 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并认真检查术前准备情况,如术前用药、试敏,检查假牙、首 饰是否取下,嘱病人大小便。4、协助将病人平移到手术推车上平躺,注意病人移动时要将手术推车一侧紧靠在床边,工人靠在手术推车另一

2、侧将推车固定,防止病人移动时推车移 位,摔伤病人。5、所有病人(不合作的小孩儿除外)必须有手术推车接送,禁止不行。推车过程中要保护好病人,工人站在病人的头部,面对行驶的方向,将床挡扶 起,嘱病人把手放在身体的两侧,不要握床挡。病人躺在担架车的正中,不要将病人 的头或教露出车端,被子要将脚盖住,推车速度适中,动作轻、稳。尤其对老病人要 注意询问病人的感受,以免晕车。6、将病人接至换车室后,手术室接病人护士要再次认真查对病人的姓名、年龄、手术间等项目,给病人戴好一次性帽子,进行内外车交换,交换车子是 特别注意:两推车对接,握住衔接的锁把并卡紧,将两推车的轮子均固定好。交换车 时动作要轻、稳,车两边

3、要有人保护。7、接病人护士与工人一起将病人安全送到每个手术间,注意要将推车紧手术床并固定好,再嘱病人慢慢移至手术床,上好约束带,盖好被子,并做好心 理护理与解释工作,减少其恐惧感。若病人解小便,护士协助病人并在外走廊便入污 桶内,严谨不行去厕所解大小便,以免发生意外。8、晨会期间接病人护士要将各手术间的门打开,经常迅速各手术间病人情况, 小儿、老人、神志不清或病情严重的病人,应及时与护士长联系安排巡回护士到手术 间守护病人,必要时及时与麻醉师、术者联系,以防止意外发生。9、术毕有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工人一起将病人抬至手术推车上,搬动齐 纳检查各种管路并固定好,以防搬动引起引流管滑脱。搬动病

4、人过程中一定要将推车 紧靠手术床并固定化,车、床两边均有人保护。10、局麻病人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应与工人一同至换车室,以保证病人安全,然后由工人将病人送回病房。如有特殊情况,巡回护士应与工人一同将患 者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交接用物及病人。U、硬模外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手术结束后,带好呼吸气囊,氧气 袋,由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共同送病人回病房,途中医护人员应守护在病人头 侧,注意观察病情,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二、手术体位的安全管理措施1、手术前巡回护士应仔细检查病人皮肤,检查受压部位及手术区皮肤是否完 整,对昏迷、消瘦、小儿(身体有无抓伤)、长期卧床及外伤病人尤其应该注意, 如有异常

5、及时与病房护士、手术医生沟通,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2、手术床单应平铺无折皱,病人的皮肤不能与托手板、尺布等橡胶物品直接 接触,勿与金属床、头架、器械托盘等金属物接触,应用敷料阻隔以防使用电刀时导 电灼伤。3、摆放手术体位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暴露病人,并注意保暖。4、给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病人眼睛涂眼药膏,防止角膜干燥划伤。头面部手术病人眼睛用保护膜保护,防止消毒液溅入眼内灼伤角膜。耳部手术病人用 棉球堵塞耳道,防止消毒液流入耳内,灼伤鼓膜。5、摆放体位时病人的骨隆突处应用软垫衬托,防止受压、破损。手术时间较长,如:心脏手术、断指再植等手术病人躯干及枕部应垫凝胶垫圈)。6、 平卧位时颈下垫软

6、垫保护颈椎,上肢外展不得超过900以免损伤臂丛神 经。膝关节下垫软垫,避免膝关节过伸,造成术后疼痛或神经损伤。踝关节下垫软垫,防止足跟受压。7、俯卧位时注意避免呼吸运动受限。在胸腹下垫俯卧位垫时注意腹部的位置置 于垫子中空处,避免受压。小腿要垫高,使脚尖自然下垂,保持功能位。硬模外麻醉或清醒病人,巡回护士术中注意帮助病人变换面部受压位置, 防止面颊部长时间受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颈椎手术病人,面颊受压处垫马蹄形凝胶 圈,并确保眼球不受压。术中严密观察病人防止插管脱落。8、侧卧位胸部垫软枕,在垫高手术部位的同时,注意舒展健侧肢体,避免大血管、腋神经受压,保证输血输液通畅。肾脏手术时腰桥要对准手术部

7、位摇起10 15cm,不要过高,防止腰椎滑脱,手术结束将腰桥及时放平。9、截石位时髋关节外展应小于900在不影响暴露手术野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腿部支架对肢体的牵拉,固定肢体时要衬垫,松紧适度,观察双下肢末端皮 温,保持静脉回流良好,术后轻轻拍打下肢,预防下肢静 脉血栓形成。10、婴幼儿皮肤娇嫩,进行各种操作应轻柔,尽量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固定体位及束缚压脉带应用棉垫衬托,防止损伤皮肤。四肢不过分牵引,以防 关节脱位。11、体位固定好后,检查并妥善固定命脉通路,确保术中输血输液的通畅及静 脉给药的方便。12、 手术结束应将病人手术区域皮肤的血迹拭净擦干,包裹敷料。一)确保清点物品数目的准确1、清

8、点物品时,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必须看清实物仔细清点,巡回护士复述一 遍,确保首次清点准确无误,并规范、准确记录。2、清点纱布时,应松开纱布外包裹,将纱布都开,分块仔细清点,防止纱布粘在一起影响清点的准确性。3、清点纱布垫时,将垫子充分展开,分块仔细清点,防止两块纱布垫粘在一 起。4、清点器械时,需重复清点两遍,对点和单点各一遍。缝针清点两遍,第一 遍从针尖清点,第二遍从针尾处清点,一确保清点数目的准确性。5、清点时,注意检查器械的螺丝是否松动脱落,电刀头是否完整、缝针是否弯曲,仔细检查器械功能,保证器械的完整性。6、棉球、头皮夹、脑棉清点:棉球一个个仔细检查后清点,防止两个粘在一起。头皮夹数量较

9、多,易滑动,应五个一组,分组清点。脑棉应检查棉絮的质量、脑 棉的缝线是否牢固,是否两块粘在一起。二)防止器械纱布等遗留体腔1、手术开始前,按物品清点要求仔细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等,准确记录。2、随病人带入手术间的敷料、绷带以及消毒区所用的纱布、纱布球等与手术台 上能够混淆的物品,应在手术开始前,全部送出手术间。手术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将纱 布、缝针等物带入或带出手术间。3、手术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手术创口周围整洁,暂不用的物品应及时 交还洗手 护士,不得随意放置或堆积在手术创口周围。4、手术过程中,手术台上增加或去取下的敷料及器械等,士及 应由巡回护 时、准确记录。5、体腔和深部手术创口内填入纱布垫

10、或留置器械时术者要及时通知助手和洗手、巡回护士,体腔内的纱布垫必须有长带或用巾钳夹住,留于创口外。体内 留置的物品需要带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在手术护理记录 单上详细记录,手术医师 签字,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6、从手术台取下或落在地上的纱布(垫)、器械、缝针等巡回护士要及时收 回,放在固定的地点保养,便于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清点,术后交洗手护士刷洗或做 好交接班。7、缝合体腔和深部创口前,洗手护士要与巡回护士清点所有的器械、敷料,数量无误后方可关闭体腔。8、缝合体腔和深部创口后,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要再次清点所有的物品。在护 理记录单上双签字。四、电刀使用的安全管理措施一)病人的保护1、使用绝缘、

11、清洁和干燥的手术床布。2、避免病人皮肤接触金属物品(皮肤暴露处用布巾包裹)及自身皮肤之间接 触。3、术中使用易燃性的麻醉剂、酒精类皮肤消毒剂或病人胃肠道在内存在生气体 如沼气时使用电刀要慎重。4、手术结束后将负极板整片水平自病人身体上揭除,揭除时一手固定皮肤、另 一手慢慢揭除极片,负极片揭除后观察粘贴处皮肤情况。5、避免在带电解质的液体内,如血液或生理盐水中使用高频电刀,密集的电子 束可传导其他处造成机体损伤。二)正确使用负极板L使用高质量的负极板:一次性使用,边缘完整,具有柔软度和较强的粘附力。2、选择肌肉血管丰富的部位粘贴负极板,避免在骨隆突、瘢痕、皮肤缺损或受伤、脂肪较多的位置粘贴,并保

12、证粘贴部位皮肤清洁、干燥、局部无毛发。3、粘贴负极板时,其长轴应与身体的纵轴垂直,确保与粘贴部位皮肤完整而紧 密接触。4、负极板应尽量靠近手术区,避免越过身体的交叉线路,以便使电流通过的路 径最短。5、婴幼儿皮肤面积较小,注意负极板粘贴的位置,确保粘贴的效果。术中冲洗体腔时避免液体溢出浸湿极板处皮肤。6、心电图电极片避免在电刀电流同路中,应远离活动电流至少15cm,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禁用高频电刀,以防心率失常的发生。三)正确使用电刀手柄1、 重复使用的电刀手柄开包前仔细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有效期、灭菌效 果。2、术前仔细检查电刀头、手柄及线的完整性,确保刀头无缺痕、弯曲,避免刀 头段落体内。

13、检查刀头、电线的橡胶外鞘是否缺损,以免漏电伤人。3、使用过程中及时清除电刀头上的焦痂,以防止焦痂包裹电刀头,使绝缘性能 增加,切割效果差,因此加大电流而造成切割部位组织烫伤。4、停止使用电刀时,手柄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将器械或其他物品压在手柄 上,造成放电击伤病人。5、电刀头未与组织完全接触前不要通电。6、不可直接用水冲刷电刀线,可用湿纱布擦洗电刀头及导线,擦洗过程中不得 用力拽拉导线。四)设备的使用及保养1、正确连接相关组件并插牢,先连接好负极板线、电源线后,再开电源开关。2、手术结束后控制面板上电切、电凝的功率应复零,先关电源开关,再撤电源线,整理好各组件后,电刀归位,注意保持设备的整洁、

14、干净。3、仪器应定期检测及保养,以免漏电伤及病人及医护人员。五)腔镜手术使用电刀注意事项1、应定期检查电极有无绝缘不良,如有漏电禁止使用。使用前仔细检 查腔镜器 械与电极绝缘情况。2、防止电传导引起热损伤:通电时间不可过长;电凝时电刀头不可接 触金属器 械及夹闭血管和管状组织上的钛夹;主要组织附近如大血管、胆管、神经等慎用或禁用 电刀。3、电凝损伤可波及5mm范围,在电凝时,注意保持与空腔脏器的间距应大于5mm,电凝离断时应尽量靠近需要切除的病变组织,如电凝胆 囊动脉时应防止损伤胆 管,电凝分离粘连的组织时防止损伤肠管、输尿管等。4、使用脚踏开关时通电时间尽量短,不需要通电时应移开脚踏开。手术

15、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 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但是,手术室护理还存在着许多 安全隐患,有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等 许多医疗事故。、存在问题1、制度不健全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 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 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 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2、技术方面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 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 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 全。3、环境方面 手术室内噪声源,如:吸引器、监护仪、麻醉呼吸 机、电凝器等,不仅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而且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 应而降低工作效率。操作方面 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