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004876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科室: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的或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2、医院常见的多重耐药有、等。3、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再予实施措施 ,隔离标识的颜色是:。4、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者或定植者,应进行安置,不能进行单间安置时,应将感染患者安置。5、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时,应于填报“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卡”给院感办,若发生院内感染,须同时上报。6、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应及时进行。7、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并进行。8、抗菌药物分级为、和。9、治疗性

2、抗菌药物使用前应医院应,根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10、医院应从、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二、多选题1、早期发现 MODR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包含:()A、外院转入者。B、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C、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2、MODR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 ()A、散发病例 ,24 小时内填 MDRO感染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B、3 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C、确定为医院感染者,医生必须24 小时内在信息系统填报医院

3、感染病例报告卡。D、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应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4、MODR医护人员的防控措施()A、严格执行手部卫生规范。B、戴手套:当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伤口分泌物、排泄物等体内物质时应戴手套。 C、戴口罩、面罩、护目镜:患者飞沫可能喷溅到面部时。D、穿隔离衣:为病人诊疗护理操作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5、预防和控制 MODR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正确的是: ()A、医院内感染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前,要先留取标本送培养.B、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C、当病区出现多重耐药菌株,检查其他患者所用的抗菌药物,必要时停用可促进这些特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药物。D、治

4、疗 MODR感染病人首选高级抗菌药物。.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答案一、填空题:1、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2、医院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MRSA、VRE、 ESBL、 CRE 、CR-AB 、MDR/PDR-AB、MDR/PDR-PA。3、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 ,隔离标识的颜色是:蓝色。4、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者或定植者,应进行单间安置,不能单间时,应将同一种病原菌感染患者同室安置。5、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时,应于24h填报“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卡”给院感办,若发生院内感染,须同时上报。6

5、、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应及时进行洗手或手消毒。7、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物品,并进行清洁和消毒。8、抗菌药物分级为非限制级、限制级和特殊级。9、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应医院应送检病原学检测,根据药敏合理选择抗菌药物。10、医院应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二、多选题1、早期发现MODR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包含:( ABCD)A、外院转入者。B、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C、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6、。2、 MODR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 ABCD)A、散发病例 ,24 小时内填MDRO感染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B、3 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C、确定为医院感染者,医生必须24 小时内在信息系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D、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应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4、 MODR医护人员的防控措施(ABCD)A、严格执行手部卫生规范。B、戴手套:当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伤口分泌物、排泄物等体内物质时应戴手套。 C 、戴口罩、面罩、护目镜:患者飞沫可能喷溅到面部时。D、穿隔离衣:为病人诊疗护理操作有可能污染工作服

7、时。5、预防和控制MODR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正确的是:( ABC)A、医院内感染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前,要先留取标本送培养.B、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C、当病区出现多重耐药菌株,检查其他患者所用的抗菌药物,必要时停用可促进这些特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药物。D、治疗 MODR感染病人首选高级抗菌药物。.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试题科室: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手术部位感染( SSI)是外科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括、。2、预防用药尽量控制在皮肤切口前左右或静脉给药。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必要时手术床加温。冲洗用生理盐水应保持在左右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应用或。

8、4 手术者如有手部皮肤破损应戴,手术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5、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应遵循“、”的次序。6、特殊感染病人(如气性坏疽等)手术安置在进行,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的规定。7、手术时间超过,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出血量,术中应该追加一次;8、缩短择期手术的术前住院日,应尽量。9、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10、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血管内导管的患者出现或,并伴有、等感染表现。11、紧急状态下的置管, 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 应当在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并作相应处理

9、。13、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 注射药物前,应当用或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14、中心静脉置管部位首选,置管部位铺,严格无菌操作。15、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更换置管穿刺点敷料的时间为无菌纱布更换,.无菌透明敷料,如纱布或敷料出现、时应立即更换。二、单选题1、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A、长期卧床B、留置导尿管C、膀胱冲洗D、膀胱内注射2、下列除哪项外可以作为泌尿系感染诊断()A、下腹痛,肾区叩击痛,伴或不伴发热B、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C、尿检白细胞男性 10 个 / 高倍视野,女性 5 个/ 高倍视野D、临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为泌尿系感染3、有关

10、泌尿道感染的预防措施,下列何者为正确()A、导尿管应每周定期更换B、女性的导尿管应固定于下腹部C、使用抑菌剂灌洗可减少感染率D、每个病人应用个人的集尿壶4、哪项不属于尿路刺激症状()A、尿频B、尿急C 、血尿D 、尿痛5、感染患者行细菌学检查的最佳时机应是()A. 应用抗菌药物之后C.应用抗菌药物之前B. 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D.以上都不对6、微生物学标本采集后送检时限为()A. 不得超过 2 小时B.不得超过 4 小时C. 不得超过 6 小时D.不得超过 8 小时.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手术部位感染( SSI)是外科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

11、部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2、预防用药尽量控制在皮肤切口前0、5-2 小时左右或麻醉诱导期静脉给药。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 防止低体温。 必要时手术床加温。 冲洗用生理盐水应保持 37左右。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应用剪毛或使用化学脱毛剂。4 手术者如有手部皮肤破损应戴双层手套,手术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5、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应遵循“先清洁切口、再污染切口、最后感染切口”的次序。6、特殊感染病人(如气性坏疽等)手术安置在隔离手术间(负压层流)进行,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隔离预防技术的规定。7、手术时间超过3 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

12、,或者出血量大于 1500ml,术中应该追加一次;8、缩短择期手术的术前住院日,应尽量少于3 天。9、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10、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血管内导管 48 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 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显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 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 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11、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 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 提高对静脉置管患者的专业护理质量。12、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 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13、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